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CRP、BNP、LVEF与心功能分级相关关系。方法采用非配对的t检验对心功能不全组与对照组患者CRP、BNP、LVEF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心功能不全组患者CRP、BNP、LVEF之间相关关系及CRP、BNP、LVEF与患者心功能分级之间关系进行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以分析心功能不全患者CRP、BNP、LVEF与发病时间相关关系,并将心功能不全患者按发病时间分组后分析CRP、BNP、LVEF与心功能分级之间相关关系。结果心功能不全组与对照组患者CRP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BNP与心功能分级显著相关,LVEF与心功能分级显著负相关,CRP与心功能分级不相关。心功能不全患者CRP与发病时间明显负相关。心功能不全患者按发病时间分组后,BNP与心功能分级显著相关,LVEF与心功能分级均显著负相关,而CRP与心功能分级不相关。结论 CRP不能反应患者心功能分级情况,BNP与LVEF是反应患者心功能分级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N-端脑钠肽(NT-proBNP)水平的变化。方法入选的80例呼吸困难患者分为三组:COPD组24例,CHF组29例,COPD+CHF组27例;测定患者的血浆NT—proBNP浓度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CHF组和COPD+CHF组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COPD组(P〈0.01)。与CHF组比较,COPD+CHF组血浆NT-proBNP水平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合并CHF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LVDd、LVDs值呈正相关(r=0.66,P〈0.01;r=0.68,P〈0.01),与LVEF值呈负相关(r=-0.76,P〈0.01)。结论NT-proBNP检测结合超声心动检查有利于COPD患者合并CHF的诊断,亦有利于心功能判断。  相似文献   
13.
张正毅  徐崇利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1):3299-3300
炎症反应蛋白是由肝细胞生产和分泌的,在急性、慢性炎症疾病过程中,体内出现和升高的一组金属蛋白,心肌缺血导致体内炎症反应蛋白(C-reacfive protein)、白介素、淀粉蛋白(Amyloid)、肿瘤坏死因子(TNK)等变化。检测患者血中CRP水平对急性冠脉事件预后的判断更有实际临床价值。通过测定不同类型心绞痛病人体内的C-反应蛋白水平,来探讨不同类型心绞痛患者CRP浓度与心肌缺血程度的相关性,为临床判断心绞痛性质,指导及正确治疗提供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对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栓塞性疾病病人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入选21岁~75岁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病人共20例,且病情稳定在1个月以上。服用氯吡格雷75mg/d,持续12周,观察其服药依从性、血压、心率、肝肾功能、血尿粪常规的变化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入选时尿红细胞、大便隐血均为阴性,收缩压(133.6±19.8)mmHg,舒张压(82.4±9.6)mmHg,心率(73.2±7.9)/min;血红蛋白(135.7±9.2)g/L,白细胞(6.3±0.98)×109/L,中性粒细胞0.62±0.03,血小板(203.4±40.0)×109/L;尿素氮6.1mmol/L±1.4mmol/L,肌酐82.3μmol/L±16.2μmol/L;谷丙转氨酶30.4U/L±11.2U/L,谷草转氨酶27.9U/L±6.3U/L。1例受试者因皮疹退出研究,另19例完成12周随访,服药依从性为95.0%。在2周、4周、8周、12周时随访血压、心率、肝肾功能指标等,较入选时均无统计学意义,未见任何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显著下降。12周随访时2例病人出现尿红细胞阳性;未见大便隐血者;无脑出血、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出血事件发生,1例病人出现皮下淤斑,3例病人出现轻至中度过敏反应。结论氯吡格雷用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栓塞性疾病病人耐受性好,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全血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pro—brainnatriureticpeptide,NT—pro—BNP)浓度的变化。方法入选78例心脏病患者分为3组:心功能正常组22例,射血分数正常心衰(heartfailurewithpreservedejectionfrction,HFPEF)组33例,射血分数减低心衰(heartfailurewithreducedejectionfraction.HFREF)组23例。测定患者的全血NT—pro.BNP浓度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HFPEF组患者全血NT.proBNP浓度高于心功能正常组[(1424±996)pg/mL vS.(167±117)pg/mL,P〈0.01],低于HFREF组[(1424±996)mg/Lvs(5910±2828)mg/L,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衰患者全血NT—proBNP浓度与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72,P〈0.01),与左心房内径(r=0.34,P〈0.05)、左心室舒张末内径(r=O.61,P〈0.05)及左心室收缩末内径(r=0.62,P〈0.05)、E/A比值(r=0.40,P〈0.05)呈正相关。结论HFPEF患者全血NT—pro—BNP浓度升高.但升高幅度不如HFREF患者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设32例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同时设正常对照组,观察AMI患者及正常体检者血清cTn-I和CK-MB变化。结果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cTn-I检测兼有心肌酶的优点,同时比心肌酶特异性更高,窗口期更长、阳性结果表现更早。结论与CK-MB相比,cTn-I对于AMI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诊断AMI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联合应用潘托拉唑与复方铝酸铋预防急性冠脉综合征后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2006—2008年住院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67例纳入本组研究,其中男147例、女20例,年龄47-85岁,平均(73±12)岁,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n=51)、潘托拉唑组(n=61)和复方铝酸铋组(n=55)。急性冠脉综合征常规治疗的方法相同。观察3组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3组急性冠脉综合征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潘托拉唑组13.11%、复方铝酸铋组20.0%、联合治疗组3.92%。联合治疗组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后联合应用胃黏膜保护剂与质子泵抑制剂可以更加有效预防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18.
张志华  徐崇利 《安徽医药》2016,37(2):203-205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段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病时间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24例AMI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治疗。将患者按不同年龄段分为A、B、C组3组。A组40例(38~49岁),B组43例(50~75岁),C组41例(76~81岁),比较分析每一组患者的支架植入率、血管开通时间、治疗情况、并发症、发病时间段、心肌标志物及预后情况。结果 3组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顺利,均获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内溶栓后血流(TIMI)≥3级分流。A组支架置入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B、C两组少(P<0.05)。A组罪犯血管开通时间≤12 h,所占比例较B、C两组多(P<0.05)。A组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症比例低于B、C两组(P<0.05),B、C两组并发症比例相当(P>0.05)。A组患者好发高峰时间为6:00~12:00,B、C两组好发高峰时间段0:00~6:00。3组心肌标志物比较中,A组CK升高显著高于B、C两组(P<0.05)。A、B、C3组患者院内病情好转率分别为95%、88.4%、8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年龄段AMI患者发病时间有一定的规律性,50岁以下患者较50岁以上患者院内预后好,应积极治疗;对于高龄患者,应注重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9.
左室肥厚(LVH)是冠心病(CAD)的严重并发症,它是预测CA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1],也是心律失常发生的病理基础之一。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心率变异性(HRV)变化与CAD预后密切相关,冠心病HRV异常降低,预示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性增大[2]。本文拟通过对LVH与HRV及心律失常的关系的研究,进一步了解它们在CAD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本院临床诊断为CAD患者86例,男50例,女36例,平均年龄(56.5±7.4)岁,其中心肌梗死15例,心绞痛71例。入选病例均排除有房颤、束支传导…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