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目的 调查上海市城区和郊区全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现状及培训方式需求,比较两者间差异.方法 2011年7月至2012年5月,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参加“上海市家庭医生临床能力培训”和“上海市全科医生临床能力评估”的全科医生进行调查.结果 市区组710人,男性33.0%,平均年龄(36.7±6.8)岁;郊区组843人,男性33.2%,平均年龄(36.6±5.1)岁.84.6%的市区组和85.6%的郊区组被调查者曾参加过全科医学继续教育学习班.两组对继续医学教育整体效果的总体满意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95,P=0.371),其中满意和非常满意的比例分别为45.1%、13.8%和49.5%、9.1%;郊区组对继续医学教育增强全科医学基本理论(Z=-2.296,P=0.022)、增强基本操作技能(Z=-2.013,P =0.044)和继续医学教育教材(Z=-2.819,P=0.005)的总体满意程度高于市区组.两组均认为脱离社区实际需求是继续医学教育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3%比65.2%,x2=3.213,P=0.082);郊区组中认为培训时间太短(19.7%比11.0%,x2=18.045,P<0.05)、课程内容太少(7.5%比4.3%,x2=5.747,P=0.019)、领导不重视(14.3%比6.5%,x2=19.95,P<0.05)的比例高于市区组,认为课程内容重复(24.8%比34.8%,x2=15.327,P<0.05)、培训时间太长(16.4%比28.2%,x2=26.055,P<0.05)的比例低于市区组.两者选择最多的教学方法均为案例分析(73.3%比78.0%,x2=0.635,P=0.4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郊区组选择理论授课的比例高于市区组(63.6%比50.8%,x2=6.712,P=0.010),选择问题导向学习的比例低于市区组(43.1%比51.9%,x2=4.273,P=0.010).结论 上海市城郊全科医生对继续医学教育整体效果基本满意,认为脱离社区实际需求是当前的突出问题;两者对继续医学教育的评价和培训方式的需求存在差异,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分析采用标准化病人(SP)评价学员临床能力的可能影响因素,为科学考核、评估全科学员提供依据。方法:52名学员参加考试,SP站点的考核分3个环节,包括重点问诊和体检、病历书写和口试,分别测试学员的沟通技能、信息收集、综合接诊能力以及临床思维、诊疗决断能力。结果:性别对学员临床能力的测试没有影响;工作经历对学员的综合接诊能力有显著的影响(P<0.01);病例不同,学员沟通技能、病历书写及病例分析的考核成绩有显著差异(P<0.01);培训基地不同,信息收集和病历书写两项技能考核成绩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除学员的自身能力,工作经历、不同的考核病例及培训基地对学员临床能力的测试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标准化病人(SP)考核学员的临床能力,探讨改革全科规范化培训的毕业考核方法。方法上海2006级3个全科医学临床培训基地的52名学员参加考试,SP站点的考核分3个环节,包括重点问诊和体检、病历书写和口试,分别测试学员的沟通技能、信息收集、综合接诊能力以及临床思维、诊疗决断能力。结果SP对于学员问诊、体检及沟通技能的评分均高于考官评分,但两者间有相关性(P〈0.01),其中体检项目的相关系数最高(r=0.774)。各项技能平均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867,P〈0.01),其中综合接诊能力的平均分最低(64±22,P〈0.01)。沟通技能与信息收集的相关系数最大(r=0.582,P〈0.01)。考核成绩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男女学员各项技能的平均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工作经历的学员综合接诊能力成绩明显低于没有工作经历的学员(P〈O.05),而其余各项技能中不同工作年限的学员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员沟通技能、病历书写和病例分析成绩随考核病例的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不同培训基地的学员信息收集和病历书写成绩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SP能较为全面、客观地评估学员的临床能力,指导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改进。  相似文献   
15.
上海部分社区就诊居民健康教育需求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上海部分社区就诊居民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探讨我国城市社区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方法 在上海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就诊居民进行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问卷.结果 84.8%的居民就诊时接受过医护人员的健康教育,不同社区的居民就诊时接受健康教育的比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263,P=0.000).医护人员诊病时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教育的时间中位数为2.5 min,居民期望健康教育的时间中位数为5.5 min,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接受过健康教育的就诊居民对医护人员给予健康教育的评价分别为:非常有用占66.5%,非常可靠占68.5%,有帮助占75.7%.面对面咨询是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72.8%),也是社区居民最希望的形式(74.6%).居民接受的健康教育内容中饮食、运动、慢性病防治、心理分别为89.7%、73.8%、50.1%、41.0%.居民接受慢性病的健康教育内容中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肿瘤、痛风分别为70.6%、54.0%、42.2%、15.6%、14.4%.结论 大部分社区医生能对就诊者进行健康教育,时间需适当增加,健康教育形式及内容需进一步完善.建议加强包括强化培训、同伴教育、现场指导、案例剖析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专业培训,建立健康教育指南,促进健康教育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标准病例测评数字化症状评估程序在疾病覆盖、诊断准确性以及安全分诊方面的应用情况。方法 2020年3月8日至8月11日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8款中文版症状评估应用程序。将200个标准病例的症状分别输入各症状评估程序, 并做应答, 直到应用程序给出诊断建议、紧急性建议, 或无法继续。分析各应用程序所能给出诊断的疾病比例、诊断的准确率以及安全分诊的比例。所有病例的创建及诊断标准、分诊标准, 症状输入及应答, 与标准诊断的比较、裁决, 均由分别独立的专业组完成。结果不同症状的评估应用程序表现不同。针对研究中的标准病例, 可给出建议的应用程序中, 覆盖疾病比例为29.0%(58/200)~99.5%(199/200), 前3位疾病的诊断准确率为 8.5%(17/200)~61.5%(123/200), 安全分诊比例为84.8%(167/197)~99.5 %(198/199)。结论数字化症状评估程序应用的疾病覆盖、诊断准确性及安全性分诊表现差异较大。良好表现的症状评估应用程序, 可作为辅助医生的工具, 但即使表现良好的症状评估程序, 仍有开展真实诊疗环境中有效性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