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5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41.
彭岩  肖昭扬  于德钦  赵杰  张万琴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8):101-103,i0002
目的:探讨红藻氨酸处理的C57BL/6J小鼠癫痫发作后癫痫发作敏感性能否形成及其机制。 方法:实验于2004-03/06在大连医科大学生理学教研室进行。选用C57BL6J小鼠36只,实验分为盐水对照组(n=8)和红藻氨酸处理组(n=24)。红藻氨酸处理组根据不同时间点又分为红藻氨酸处理后0.5h,2h,24h组。每组8只。盐水对照组为C57BL/6J小鼠颈部皮下注射0.2mL盐水,红藻氨酸处理组为C57BL/6J小鼠颈部皮下注射0.2mL惊厥剂量红藻氨酸(25mg/kg)诱导癫痫发作,分别在红藻氨酸处理后0.5,2,24h,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海马内c-Jun免疫阳性神经元,作为神经元兴奋的形态功能指标来观察癫痫发作相关脑区的兴奋传递通路,同时检测海马门区γ-氨基丁酸免疫反应活性阳性神经元数目。红藻氨酸处理后7d。存活的C57BL/6J小鼠被给予皮下注射12.5mg/kg阈下剂量的红藻氨酸,以检测癫痫发作敏感性。 结果:实验纳入36只C57BL/6J小鼠,中途有4只脱落,最终有32只进入结果分析。①惊厥剂量红藻氨酸诱发C57BL/6J小鼠(n=24)在30min内出现癫痫持续状态,并伴有全身强直阵挛性惊厥。其中4只在30min内死亡。②d后阈下种量未引起癫痫发作,即癫痫发作敏感性未形成。③脑内免疫组化显示,海马各部位γ-氨基丁酸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在检测各时间点内均未见任何脱失现象;与盐水对照组比较,红藻氨酸组诱发急性癫痫发作,红藻氨酸处理后,在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c-Jun免疫反应最早增强(P〈0.05),CA3部位不增强,以CA1部位c-Jun免疫反应在24h显著性升高(P〈0.001)。④与盐水对照组相比,惊厥剂量的红藻氨酸处理后0.5h,2h,24h,海马门区γ-氨基丁酸免疫阳性神经元的数目及染色程度未见明显改变(P〉0.05)。 结论:C57BL/6J小鼠具有对红藻氨酸引起癫痫急性发作的敏感,可能与CA1接受内嗅皮层海马穿通通路的直接投射有关,同时C57BL/6J小鼠海马对红藻氨酸引起的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损伤不敏感,海马门区γ-氨基丁酸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完整性可能在防止癫痫敏感性形成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42.
目的调查分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糖尿病门诊建档患者失访原因并评价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前于上海市普陀区曹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糖尿病门诊建档且失访的患者150例,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患者一般资料和失访原因,并对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强化随访干预,比较随访前后患者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血糖水平。结果糖尿病患者失访原因主要为对随访重视不够、身体原因、错误认知等。随访干预后,糖尿病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干预前;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失访原因较多,应加强对患者失访干预,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以促进行为改变。  相似文献   
43.
嘉定区1976~1997年肺癌死亡率趋势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每年有15万人死于肺癌,在一些大城市,肺癌死亡率平均每年以5%左右的速度上升。为了解肺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给今后的肺癌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嘉定区1976~1997年的肺癌死亡资料进行趋势分析和预测,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资料来...  相似文献   
44.
鹿茸对去卵巢小鼠子宫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鹿茸对雌性去势小鼠子宫生长的影响.[方法]雌性小鼠去卵巢10 d后,随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用鹿茸冻干粉每天以2、6和18 mg剂量连续给去卵巢小鼠灌胃14 d,对照组分为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阴性对照组为去卵巢组;阳性对照以20μg剂量的雌激素连续灌胃14 d,应用子宫/体重比值和子宫外径的测定以及HE染色来观察鹿茸对雌性去势小鼠子宫的形态学改变.[结果]子宫/体重比值,去卵巢组、2、6和18 mg组分别是(0.82±0.05)、(0.95±0.06)、(1.12±0.10)、(1.37±0.04)mg/g,6 mg组和18 mg组与去卵巢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外径去卵巢组和18 mg组分别是(0.80±0.04)、(0.97±0.06)mm,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HE染色和实物照片可以观察到雌性去卵巢小鼠的子宫随着鹿茸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子宫内膜逐渐增生,腺体逐渐增大.[结论]与去卵巢组比较实验组鹿茸有促进雌性去卵巢小鼠子宫生长的作用,并与鹿茸的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5.
探讨具有抗癫痫反复发作作用的蝎毒耐热蛋白(scorpion venom heat-resistant protein,SVHRP)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表达的影响。采用免疫细胞化学ABC法与HPIAS系列彩色病理图文定量分析系统相结合,检测NPY-免疫阳性产物(NPY-IR)表达的变化,用RT-PCR技术观察NPY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终浓度范围为0.2、2、20和200μg/ml的SVHRP分别与培养10d的海马神经元共孵育24h后,NPY阳性神经元的反应强度明显增强,具有剂量-反应关系。终浓度为20μg/ml的SVHRP分别与培养10d的海马神经元共孵育3、6、9、12和24h,NPY阳性反应强度增强,并呈时间-反应关系。RT-PCR结果显示,20μg/ml的SVHRP与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共孵育24h后,NPY 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以上结果提示SVHRP可诱导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NPY阳性反应和NPY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46.
脑缺血对癫痫敏感性和脑内CCK及NPY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采用改良栓线法制备 SD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 ,腹腔注射阈下剂量 (3 5 mg/kg,2 d)戊四唑(PTZ)制备慢性癫痫点燃模型。通过观察大鼠的行为检测其癫痫敏感性的改变 ;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 PTZ点燃脑缺血大鼠的相应脑区的神经肽 Y(NPY)和胆囊收缩素 (CCK)的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量和免疫反应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脑缺血后大鼠癫痫敏感性明显增强 ,PTZ点燃大鼠缺血侧齿状回颗粒细胞区、海马门部和额叶皮质等处出现大量 CCK阳性神经元且免疫反应强度明显增强 ,而 NPY阳性神经元则大量脱失且免疫反应强度也明显减弱。本研究提示 ,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后出现的癫痫敏感性增高以及 PTZ点燃大鼠缺血侧额叶皮质、背侧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层和海马门部 CCK中间神经元代偿性增生和大量 NPY中间神经元丢失可能参与癫痫敏感性增高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47.
目的 :观察海马内脑啡肽原mRNA长期高表达与癫痫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用红藻氨酸癫痫模型制备癫痫发作动物 ,然后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 ,每天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中药蜈蚣粗提液 ( 16mg/kg)灌胃。 10d后再次给予同样剂量的KA检测癫痫发作易感性。结果 :KA后给予蜈蚣粗提液可明显抑制动物癫痫发作易感性。原位杂交结果显示 ,给予蜈蚣粗提液可防止KA后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中脑啡肽原mRNA的高表达。结论 :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中脑啡肽原基因的高表达很可能是癫痫发作易感性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8.
背景 我国成年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病率高,但糖尿病治疗率和治疗控制率低。糖尿病前期人群可出现糖尿病并发症,且患病率高于正常人群。目前社区糖尿病管理针对糖尿病前期的干预、慢性并发症筛查、科普宣传等缺乏相应的证据。目的 调查、分析社区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人群糖尿病管理现状,为优化社区糖尿病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月在上海市安亭、真如、曹杨、青村、桃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糖尿病前期人群101例及2型糖尿病患者1 055例。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向调查对象发放流行病学调查表。收集调查对象一般资料,并比较糖尿病前期人群和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干预率、药物治疗率、慢性并发症筛查率及科普宣传教育率。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干预率和药物治疗率高于糖尿病前期人群(P<0.05)。糖尿病前期人群慢性并发症筛查率为19.8%(20/101),低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78.6%(829/1 055)(P<0.001)。已行慢性并发症筛查的糖尿病前期人群中未发现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低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24.7%(205/829)(P=0.022)。糖尿病前期人群接受科普宣传教育率为27.7%(28/101),低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67.2%(709/1 055)(P<0.001)。结论 社区糖尿病前期人群的生活方式干预率、慢性并发症筛查率及接受科普宣传教育率均明显低于2型糖尿病患者,提示社区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管理重视程度不足,亟待改进。  相似文献   
49.
目的:通过对社区糖尿病专病门诊患者进行规范的综合管理,提高糖尿病控制的全面达标,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方法:选取2004年到曹杨社区医院糖尿病专病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干预前后糖尿病控制指标的对比分析。结果:与干预前相比,56例糖尿病患者干预后HbA1c有明显降低,同时HbA1c控制良好及以上的百分率与控制理想的百分率也高于干预前;TC达到控制良好及以上的百分率显著升高;但其他观察指标控制情况(理想、良好、差)的构成比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本次干预前后,除TC和HbA1c的控制情况较干预前有所提高外,其他观察指标的控制情况均无明显改善。社区综合管理糖尿病的模式仍需要继续完善。  相似文献   
50.
彭岩 《社区卫生保健》2007,6(6):408-408
2005年3月起,本中心对46例糖尿病患者开展综合健康教育,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