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5 毫秒
31.
目的 :探讨结核分枝杆菌对乙胺丁醇 (EMB)产生耐药性的分子机制 ,建立直接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EMB药物敏感性的实验方法。方法 :采用PCR扩增技术对 7株耐乙胺丁醇结核分枝杆菌进行PCR扩增 ,扩增产物经纯化后 ,直接在ABI3 77型全自动测序仪上进行DNA测序分析。结果 :7株EMB耐药株的embB基因测序有 5株 ( 71.4% )发现点突变 ,其中Met(ATG)→Lle(ATA) 1例 ,Met(ATG)→Lle(ATC) 1例 ,Met(ATG)→Lle(ATT) 2例 ,Met(ATG)→Val(GTG) 1例 ,另外 2株EMB耐药株的embB基因测序未发现突变位点。结论 :embB3 0 6位氨基酸Met被置换是结核分枝杆菌对乙胺丁醇产生耐药性的重要机制 ,测序分析可确认耐药基因的突变位点 ,是快速检测耐乙胺丁醇结核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2.
目的评估一种用于抗分枝杆菌药物高通量筛选的XTT/mPMS组合显色系统。方法评估XTT/mPMS系统的检测限、稳定性、细胞毒性、培养基组分干扰作用以及药物筛选试验的信噪比、Z’因子等性能指标,进行常用抗分枝杆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与刃天青显色法(resazurin microtitre assay,REMA)结果比较。结果 XTT/mPMS对分枝杆菌的检测下限为2.4×107CFU/mL,检测上限不同菌种在1.8×108~7.5×108CFU/mL之间。XTT/mPMS和7H9培养基37℃恒温共培养时至少在7 d内保持相对稳定。XTT/mPMS能与7H9-S培养基组分的营养添加剂(OADC)发生非细胞还原反应;其工作浓度(XTT 0.2 mmol/L,mPMS 0.04 mmol/L)对分枝杆菌具有低细胞毒性;XTT/mPMS检测的Z’因子均大于0.8,信噪比较低;分枝杆菌7H9-S液体培养MIC检测5~7 d(快生菌36~48 h)即可获得结果;MIC结果除M.tuberculosis的乙胺丁醇(EMB)有差异外基本与REMA法一致。结论 XTT/mPMS组合显色系统反应快速、稳定、低毒,适合于抗分枝杆菌药物高通量快速筛选。  相似文献   
33.
34.
食管癌组织端粒酶活性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食管癌组织端粒酶活性检测的意义。方法 采用TRAP结合银染分析技术检测了33例食管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 ,8例良性疾病组织。结果  33例中 2 9例阳性表达 ,阳性率 87.9%。而癌旁组织有 2例阳性表达 ,阳性率 6 .1% ,8例良性疾病组织均为阴性。 2 3例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 2 2例呈阳性表达 ,阳性率 95 .6 %。食管癌组织端粒酶活性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良性疾病组织。端粒酶活性表达与癌细胞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结论 测定食管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对食管癌诊断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CR)在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6例肺部疾病住院患者手术切除的病变肺组织和相应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痰标本,其中32例为肺癌,24例为良性肺部疾病.标本经一般处理,PCR扩增后,产物经电泳EB染色,紫外灯下观察.结果:32例肺癌组织标本中,14例(43.8%)在p16基因启动子区域呈现异常甲基化,其中9例(64.3%)在相应的BALF中检测出甲基化存在,5例(35.8%)在相应的痰标本中也检测出甲基化存在.24例良性肺部疾病,其中肺囊肿10例,肺结核14例,手术切除标本和BALF及痰标本中均未检测出p16基因甲基化存在.结论:MSPCR技术对肺癌患者BALF及痰标本中的异常甲基化检测具有高度特异性,是一项有潜力的肺癌早期诊断新技术.  相似文献   
36.
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检测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核病的实验室诊断技术主要包括细菌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等三大领域的诊断方法。与细菌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相比,免疫学诊断技术同时兼具简便、快速、价廉、无需贵重仪器、容易在基层实验室推广等优势,因此,长期以来一直是结核病研究人员重点关注并且坚持不懈努力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7.
结核分枝杆菌链霉素耐药分离株rpsL基因突变的检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结核分枝杆菌(结核菌)对链霉素(Sm)产生耐药性的分子机制,建立直接快速检测结核菌Sm药物敏感性的试验方法。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银染分析技术检测32例结核菌临床分离株的rpsL基因。结果 以结核菌标准株(H37Rv)为对照,32株结核菌临床分离株中,10株Sm敏感株的rpsL基因未见SSCP泳动异常,22株Sm耐药株中,16株(72.7%)的rpsL  相似文献   
38.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插入 /缺失( ID)多态性与血浆 PAI-1活性的关系.[方法]用 PCR方法扩增 93例心肌梗死患者及 87例健康体检者 ACE基因特异性片段,同时应用发色底物法测定 PAI-1活性.[结果] ①心肌梗死组 ACE DD基因型频率 32.3%和 D等位基因频率 54.3% ,高于对照组 12.6%和 37.4%, P均 < 0.01; ACE基因型分布与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压、胆固醇、甘油三脂、血糖等无关.②心肌梗死组血浆 PAI-1活性( 0.85± 0.19) AU/mL,高于对照组( 0.66± 0.20) AU/mL, P< 0.01.③心肌梗死组 DD基因型血浆 PAI-1活性高于 ID基因型及Ⅱ基因型 P均 < 0.01; ID型血浆 PAI-1活性亦高于Ⅱ型 P< 0.05.对照组 DD基因型血浆 PAI-1活性高于Ⅱ基因型 P< 0.05;而 DD型血浆 PAI-1活性虽高于 ID型, ID型亦高于Ⅱ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① ACE DD基因型可能是心肌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性;② PAI-1水平可能受 ACE基因 ID多态性的影响, ACE基因型可能通过影响纤溶平衡而引起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39.
目的预测并分析结核分枝杆菌(MTB)RD12区4个抗原的CD4^+T和CD8^+T细胞表位分布情况。方法在NCBI数据库上查询并获得各个抗原的氨基酸序列,用Blast分析其与MTB复合群及人类蛋白的同源性。利用SYFPEITHI、NETCTL、BIMAS和NetMHC数据库预测并分析MTB的RDl2区抗原CD8^+T细胞表位的分布情况;利用NetMHC数据库预测并分析MTB的RD12区抗原的CD4^+T细胞表位的分布情况。然后,综合CD4与CD8表位预测,筛选出优势表位肽段。结果通过预测与分析,初步筛选出MTB的RD12区4个抗原的CD8^+T细胞候选表位16个;CD4^+T细胞的强结合候选表位234个,弱结合候选表位505个,综合CD4与CD8表位预测并分析,最终筛选出13个优势表位肽段。结论预测出来的T细胞候选表位将为结核病的特异性诊断及新的抗结核多表位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0.
目的分离纯化结核分枝杆菌重组蛋白38-kDa、16-kDa、Mtb81、ESAT-6、CFP10、Rv3425、Rv3391,并比较7种蛋白的免疫学特性,评价其在结核血清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评价确诊结核病人、非结核病人、健康人血清中7种重组蛋白的抗原性。结果成功分离纯化了7种重组蛋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表明,7种抗原均能有效区分确诊结核病人、非结核病人和健康人,其中阳性率最高的是ESAT-6为47.3%,特异性最高的是Rv3391为98.3%。联合抗原中阳性率和特异性最高的是CFP10+ESAT-6+Rv3391抗原组合。结论单一抗原中ESAT-6具有较高的免疫原性,联合抗原中CFP10+ESAT-6+Rv3391抗原具有很高的阳性率和特异性,在结核诊断具有很高的诊断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