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1.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肺动脉瘘的DSA表面及栓塞治疗的疗效。材料与方法 经股动脉插管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分析冠状动脉-肺动脉瘘的DSA,确诊后采用聚乙烯醇颗粒及软钢丝栓塞。结果 9例冠状动脉-肺动脉瘘均被造影所证实。2例较粗大的瘘,分别3次用聚乙烯醇泡沫全塞及软网丝栓塞,再次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肺动脉瘘完全被阻塞。结论 选择性冠性动脉造影是诊断冠状动脉-肺动脉瘘的最佳方法。对较大的瘘,临床有症状者可用介入栓塞治疗,其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可靠、预后佳,最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小剂量芬太尼硬膜外辅助推注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73例在脊硬联合麻醉下施行剖宫产手术者随机分为三组:单次脊麻效果满意组(A组),单次脊麻效果不满意者分:小剂量芬太尼硬膜外辅助组(B组),单纯硬膜外组(C组).结果 B组起效时间长于A组,明显低于C组;但对HR、BP的影响,B组与C组无明显差异,但明显优于A组.术中产妇自觉宫缩痛程度A组与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明显低于C组.对婴儿娩出后Apgar评分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脊麻效果不满意时,小剂量芬太尼硬膜外辅助推注在剖宫产手术中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应用NT—海球栓栓塞髂内动脉配合治疗骶尾部肿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4.
动脉插管化疗与栓塞治疗肝癌的少见并发症及防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相似文献   
15.
进行心血管造影时高压注入造影剂瞬间产生的各种心律紊乱,国内外虽已有报道,但对于接受心血管造影儿童的心功能、肺动脉压力、紫绀及造影前心律等条件差异与造影瞬间心电图改变的关系,尚未见报道。近两年来我系统观察了42例次心血管造影瞬间的心电图改变与临床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巨大肿块(直径4cm以上)74例,良性17例.思性57例。通过对这些乳腺巨大肿块的X线及临床表现的分析,着重探讨了X线有关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7.
骶管阻滞复合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脐以下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骶管阻滞是硬膜外阻滞的一种,常用于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腹部以下手术,穿刺顺利者有确切完善的效果.但小儿即使术前予以足量的术前药,也不能充分配合完成静脉穿刺及骶管穿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析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加鸡尾酒疗法在膝关节镜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诊治的80例膝关节术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实施股神经阻滞法、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加鸡尾酒疗法,统计分析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未出现术后并发症,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17.5%,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是(1.8±1.1)分,对照组是(4.3±1.2)分,组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加鸡尾酒疗法在膝关节镜术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喉罩通气全麻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91年喉罩通过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认可进入临床以来,经不断发展,目前已成为可靠的气道处理方法之一.本研究主要是观察喉罩对患者血压和心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对右心收缩特征所知甚少,70年代后期人们才逐渐强调右心功能的重要性。本文应用压力与压力变化率“双信息图”探讨先天性心脏病(下简称先心病)收缩性特征,系国内首次报道。资料与方法对象:为诊断先心病进行右心导管术病例70名.年龄6~18岁,平均9.6岁。男女各35例。分成四组:Ⅰ组(对照组) 6例;Ⅱ组(房间隔缺损,简称ASD)26例;Ⅲ组(室间隔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