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7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8篇
临床医学   106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158篇
预防医学   9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5篇
  1篇
中国医学   84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摘要】
背景与目的 本文作者全面回顾了成人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现有证据及各类评估和诊疗建议。本文的目标读者为院前急救人员、内科医师、专职医疗人员和医院内参与卒中发病后最初48 h诊疗的有关人员。这一指南将取代此前的2007版和更新后的2009版指南。
方法 编写委员会成员由美国心脏协会卒中委员会的科学声明监督委员会指定,各成员来自不同专业领域。共识编写的整个过程严格遵守美国心脏协会的利益冲突政策。小组成员被分配了与自己专业领域相关的主题,重点回顾了前版指南发表之后的卒中文献,并按照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的证据分级方案起草建议。
结果 指南的目的是降低卒中发病率和卒中相关死亡率。本指南既提倡卒中医疗系统的整体概念,又体现卒中医疗的各个细节,从患者的识别到急救医疗服务启动、转运、分诊,包括了整个在急诊室和卒中单元的最初几个小时内的救治过程。本指南讨论了卒中的早期评估和一般性治疗,以及缺血性卒中特殊的干预措施,如再灌注策略以及脑复苏的最优化措施。
结论 由于很多建议基于有限的资料,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仍亟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2.
急性心肌梗塞(AMI)多由于发生频发的室早继而造成室速或室颤,导致病人死亡。我们在临床护理中观察到:AMI患者中如心室晚电位(VLP)出现阳性者,发生并发症及死亡的机会远高于心室晚电位阴性者。自1991年以来,随机选择资料较完整的35例AMI患者心室晚电位为阳性与35例AMI患者心室晚电位为阴性者进行对照,其中,阳性组男性24例,女11例,平均年龄53岁。阴性组男19例,女16例,平均年龄51岁。 评判标准;①总QPS≥120ms;②总QRS时限较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pp65核酸疫苗对宿主细胞免疫功能的诱导效应。方法用自行构建的含HCMVpp65基因的重组质粒免疫小鼠,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以及CD8 T细胞分泌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IL)-4的情况,并以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增殖试验作补充验证。结果接种重组质粒组与仅接种空质粒或生理盐水对照组小鼠的免疫效应不同,表现为CD8 T细胞百分率增加(P<0.05),分泌细胞因子IFN-γ和IL-4的CD8 T细胞百分率亦增高(P<0.05),两者的平均荧光强度值增高更为显著(P<0.05)。免疫小鼠的脾脏T细胞经HCMVpp65蛋白刺激后,实验组的刺激指数(SI)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HCMVpp65核酸疫苗接种可诱导宿主的细胞免疫反应,倾向于表现为细胞毒性T细胞(Tc)1和Tc2的混合应答以及脾脏T细胞的增殖效应。  相似文献   
54.
正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信号通路都是相对保守的信号通路,贯穿哺乳类动物的一生并可以调节很多生物学进程。研究显示,Wnt/β-catenin通路与NF-κB通路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且共同参与多方面的调控。创面愈合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过程,是涉及炎性细胞、细胞外基质和细胞因子等多种因素的级联反应。  相似文献   
55.
目的检测OLFM4^GW112/hGC-1、GRIM19及PIN1基因在12种人肿瘤细胞株中的表达,并探讨与肿瘤细胞凋亡与周期的关系。方法利用RT-PCR半定量的方法检测GW112、GRIM19与PIN1三种基因在人12种肿瘤细胞株中转录水平。结果RT-PCR结果显示:12种人肿瘤细胞株中GW112、GRIM19与PIN1三种基因均有表达,未出现转录缺失。其中胃癌细胞SGC-7901与脑胶质瘤细胞CHG-5中的GW112表达明显强于GRIM19,而在其余十种细胞株中GW112表达却明显低于GRIM19。实验组细胞中,PIN1基因只在SGC-7901株与CHG-5株中表达较弱,其余表达均较强。结论GW112、GRIM19与PIN1在这些肿瘤细胞中的表达状况很可能与它们的周期调控和细胞凋亡有关,对三种基因的表达研究可进一步对分析三种基因的功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不同提取方法对豆茶决明中木犀草苷的影响,为高效提取木犀草苷的含量提供可靠方法。方法以木犀草苷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筛选最佳提取工艺,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提取物中木犀草苷的含量。结果正交试验各因素对结果影响大小为乙醇浓度料液比回流时间回流次数。结论最佳提取工艺为10倍量80%乙醇回流1 h,提取2次。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解毒洗剂改善糖尿病溃疡患者微循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糖尿病溃疡患者予解毒洗剂熏洗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0 min、2 h观察溃疡周围血流灌注量、经皮氧分压及患肢足背动脉血流及踝肱指数等微循环指标的变化。结果:患者治疗后10 min、2 h血流灌注量基线值均高于外洗前血流灌注量基线值(P<0.01);且治疗后10 min的基线值升高较治疗后2 h更显著(P<0.01)。治疗后10 min加热增加率低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 h的加热增加率(P<0.01,P<0.05)。治疗后10 min、2 h经皮氧分压均低于外洗前经皮氧分压(P<0.01);且治疗后2 h的氧分压降低较治疗10 min更显著(P<0.01)。治疗后10 min、2 h足背动脉血流最大速度均较治疗前减慢(P<0.05),且治疗后10 min疗效较治疗后2 h更显著(P<0.05)。治疗后10 min、2 h患者踝肱指数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治疗后10 min疗效较治疗后2 h更显著(P<0.05)。结论:解毒洗剂可显著改善糖尿病溃疡周围及肢端微循环,促进创面愈合,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8.
刘政  刘明  张玥  宋福晨  王冠 《光明中医》2015,30(2):239-241
侯玉芬教授是第四、五批全国名老中医,擅长周围血管疾病的诊治。本文总结侯玉芬教授治疗闭塞性动脉硬化症下肢重症缺血的临证经验。侯教授临证注重辨证论治,提出湿热瘀阻是下肢重症缺血的主要病机特点,中西医结合治疗是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同时重视体位疗法及治未病。  相似文献   
59.
目的:通过改变小鼠corin蛋白结构来研究跨膜区和胞外段对corin酶原激活和质膜锚定的影响。方法采用定点突变的方法构建小鼠和人corin蛋白跨膜区和胞外段互换的突变质粒,转染HEK293细胞后,Western blotting检测corin表达及活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corin在细胞膜上表达情况。结果发现小鼠corin蛋白的跨膜区换成人corin跨膜区之后,并未影响corin蛋白表达、活化及质膜锚定;但是人corin胞外段换成小鼠的之后,则可以促进corin蛋白活化及质膜锚定。结论小鼠corin胞外段存在可能促进corin蛋白酶原活化及质膜锚定的序列。  相似文献   
60.
康烁  高俊香  张玥  邱静静 《护理研究》2014,(9):3262-3264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糖尿病病人自行注射胰岛素规范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提高糖尿病病人自行注射胰岛素规范管理为活动主题.通过现状调查,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病人胰岛素注射知识掌握率、胰岛素注射操作掌握率、生化指标达标率明显高于开展品管圈活动前(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糖尿病病人自行注射胰岛素的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