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7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3篇
耳鼻咽喉   18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4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42篇
综合类   149篇
预防医学   4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目的:了解长期生长趋势资料统计分析方法的不足,寻找经验模态分解法在生长长期趋势资料分析中的可行性。方法:通过阅读国内外有关生长长期趋势统计分析方法、经验模态相关理论及应用的文献,寻找经验模态分解法理论与生长长期趋势资料分析的结合点,探讨基于经验模态分解法的生长长期趋势资料的分析方法构建的可行性。结果:现有的长期生长趋势统计分析方法不能将遗传和环境因素的作用分离,不能用于客观评价环境因素在生长发育水平的影响。经验模态分解法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分析非线性、非稳态时间序列数据的最好方法,由于体质状况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综合影响,使得长期生长趋势资料呈现非线性、非稳态特征,从理论上讲,经验模态分解法可用于长期生长趋势资料的统计分析。结论:经验模态分解法适合长期生长趋势资料的统计分析,基于经验模态分解法理论创建长期生长趋势统计分析新方法是解决传统统计分析方法诸多不足的一条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2.
目的:比较不同相关系数下,不同插补方法对儿童青少年体格测量指标缺失数据的插补效果,为生长监测数据缺失数据的处理提供方法学依据。方法:以全国适龄青年体质调研数据为基本数据,各指标随机产生50个缺失值,采用均值、一元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对缺失数据进行插补,比较不同相关系数下3种方法的插补效果。结果:当数据集中缺失数据指标与某一指标相关系数在0.8以上时,一元回归插补和多元回归插补结果相当;当相关系数小于0.60.8时,多元回归插补明显优于一元回归插补和均值插补;当相关系数小于0.6时,3种方法插补效果均不理想。结论:在生长监测数据缺失数据插补中,应根据缺失数据指标与其他指标的相关系数,选择不同插补方法进行插补。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亚低温对心脏外科术后低心排的治疗价值及其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5月至2011年2月本院心脏外科术后应用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及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治疗仍存在低心排,而给予亚低温治疗的患者12例.监测患者亚低温治疗前后心排血指数(Cl)、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尿量的变化等.结 果在应用亚低温治疗过程中,将患者膀胱温度降至33~ 35℃以降低组织的氧需求.与治疗前比较,经亚低温治疗后患者CI(ml·s-1·m-2)明显增加(38.34±5.00比30.01±5.00),S-vO2明显升高(0.64±0.07比0.54±0.08),尿量(ml·kg-1·h-1)明显增加(3.0±2.1比1.5±1.1,均P<0.05);而心率、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氧分压则无明显改变.结论 亚低温治疗可有效改善心脏外科术后低心排患者循环功能,且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94.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不能手术的原发性大肝癌3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照射对不能手术的原发性大肝癌治疗效果。方法收集1997年10月至2008年6月不能手术的原发性大肝癌35例。肿瘤直径8~12 cm。根据Child-Pugh肝功能分级,A级26例,B级9例。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每次照射剂量4~5 Gy,每周3次,总剂量50~55 Gy。结果放疗后2~3个月CT复查,CR 17.1%,PR 65.7%,NC 11.4%。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1.4%、42.9%、20.0%,30例复查AFP,21例明显下降,其中8例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对原发性肝癌有肯定的治疗效果,特别是对不能手术的大肝癌是一种有效的局部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5.
心理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海 《吉林医学》2011,(3):605-606
目的: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81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143例和对照组1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接受心理健康教育。采用药片计数法以及自编服药依从性量表,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追踪2年内复发情况。结果:在住院第3周、第6周、第7周及出院第3个月,研究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年内再住院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96.
目的 评价肾动脉化疗栓塞术在肾癌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1年6月经肾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肾癌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术前肾动脉化疗栓塞术+肾癌根治术10例(A组)、单纯肾动脉化疗栓塞术16例(B组)、肾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免疫治疗13例(C组).结果 39例均成功栓塞,A组分别于栓塞后2~7 d内行肾癌根治术,手术时间1.5~4.O h,平均2.1 h,出血量100~400 ml,平均150 ml,较本院同期肾癌未行动脉化疗栓塞手术者出血量平均减少约350 ml,术后恢复快.B组与c组所有患者的肿块缩小,部分患者腔静脉血栓缩小或消失,血尿减轻或消失,症状不同程度减轻,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肾动脉栓塞化疗术用于肾癌的术前准备,可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成功率;对于不能或不愿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的确是安全有效的姑息治疗,肾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是否联合免疫治疗疗效不确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7.
目的 观察日间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在体外循环(CPB)下冠状动脉(冠脉)旁路移植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并探讨其应用时机.方法 2002年5月~2009年4月该院体外循环下冠脉旁路移植术术后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进行日间CVVHDF患者20例,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A组(n=12例,符合SIRS诊断)和B组(n=8例,符合MODS诊断).观察两组透析前后心率、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氧分压、肾功能等指标变化.结果 CVVHDF治疗后8 h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和动脉血氧分压较前升高,尿素氮(BUN)和血肌肝(Scr)显著下降,肾功能有所改善,心率和CVP较未透析时明显下降(P<0.05).A组死亡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日间CVVHDF是治疗冠脉旁路移植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且应强调及早进行,以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应用骨骼化左乳内动脉(LIMA)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选取2013年1~4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单纯CABG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122例,其中男77例、女45例,年龄41~76(62.8±10.5)岁。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60例,使用骨骼化LIMA;B组,62例,使用带蒂LIMA,LIMA均吻合到前降支上。结果术中获取LIMA过程中,A、B组各有1例失败而改为大隐静脉移植,被排除在外。术后A组和B组的其余病例分别发生围手术期心肌梗死2例(3.4%)和3例(4.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院内各死亡1例,死亡率分别为1.7%和1.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无纵隔感染,B组有1例纵隔感染,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游离LIMA时间长于B组[(30.7±7.2)min vs(17.2±5.6)min,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6~10个月,术后6个月冠状动脉CT显示A、B两组LIMA血管通畅率分别为96.8%和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合适的技术获取骨骼化LIMA作为血管材料进行CABG的近期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9.
目的 对优质护理干预在肺结核大咯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方法 选取肺结核大咯血患者90例为实验对象,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的护理干预手段,而观察组予以优质护理的干预手段.对组间护理效果作出分析.结果 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者有效止血率、咯血的再次发生率、焦虑抑郁得分、住院时间、护理的满意度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肺结核大咯血的患者进行护理时,利用优质护理的干预手段不仅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还能调整患者的抑郁及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0.
肾移植患者T淋巴细胞核仁组织区嗜银蛋白的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中的rDNA转录活性在异体肾移植手术前后的变化及其敏感性。方法 异体肾移植手术前后取外周血T淋巴细胞 ,检测核仁银染面积与核面积的比值(Ag NORs) ,同时取血做T淋巴细胞表面抗原测定和病毒抗体检测。结果 外周血T淋巴细胞Ag NORs含量由术前的 (6 2 9± 0 97) % ,分别下降为术后 1周的 (4 6 3± 0 90 ) % ,术后 2周的 (4 81±1 6 ) %和术后 3周的 (4 5 6± 1 2 ) %。手术前的Ag NORs值与术后不同时期的Ag NORs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术后不同时期的Ag NORs值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Ag NORs值不受性别及有无病毒感染的影响。T淋巴细胞表面抗原测定 ,CD3、CD4、CD8、CD4/CD8等手术前后无显著性变化 ,也不受病毒感染的影响。结论 外周血T淋巴细胞Ag NORs值可用于肾移植患者的免疫监测 ;在免疫低下人群中用Ag NORs值监测免疫状态较T淋巴细胞表面抗原测定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