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9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23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4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GBV-C或庚型肝炎病毒(HGV)可能是黄病毒的一个新属种,该病毒经血和血制品传播,并可建立持续性病毒血症。但也有约1%~3%志愿献血者(血源病毒感染低危人群)也携带此病毒,由此提示此病毒除经肠道外传播外,可能还有其它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42.
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的增多,伤亡也增高,在死亡的病例中有2/3是颅脑损伤,其中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率高达70%~80%[1]。而这些病人的病情又有多变、易变、突变等特点。因此,给重症监护病人提出了更高要求,现就几年来在脑外科监护病房工作的几点体会浅谈如...  相似文献   
43.
研究显示糖尿病病人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于预防肾微血管病有特殊益处。这些药物还能有效地减少非糖尿病病人心力衰竭的死亡率。β阻滞剂也可降低心肌梗死后心原性死亡率。因为上述心原性死亡也是2型糖尿病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所以推荐使用β阻滞剂作预防性治疗,此外,β阻滞剂对于心力衰竭的治疗也有效。本研究目的旨在评估ACEI(卡托普利)和β阻滞剂(阿替洛尔)对2型糖尿病病人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是否有预防作用。病人与方法 1148例有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病人分布于英格兰、苏格兰和北爱尔兰20个研究中心,平均…  相似文献   
44.
HL-3460B尿液分析仪临床应用性能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春平  杨明清 《西部医学》2005,17(5):429-430
目的评价HL-3460B尿液分析仪的性能。方法采用临床标本及尿液室内质控物对HL-3460B尿液分析仪进行重复性、准确性及与其它尿液分析仪的一致性评价;同时,对该仪器与镜检的符合率进行检测。结果HL-3460B尿液分析仪的重复性、准确性良好,与其它仪器及镜检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P〉0.01)。仪器检测红、白细胞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8.97、83.85和96.30、97.74。结论HL-3460B尿液分析仪的敏感性、特异性符合迁筛标准的要求,适合于中小型医院或大型医院的急诊检验等工作量相对较少的实验室使用。  相似文献   
45.
新近发现线粒体解偶联蛋白UCP2和UCP3在人类表达程度很高,UCP2广泛分布,而UCP3则只见于骨骼肌。这种组织分布特点提示UCP3对于人体能量平衡可能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了解人股外侧肌中UCP2和UCP3mRNA表达是否与肥胖症者或有Ⅱ型糖尿病的肥胖症者的脂肪或葡萄糖代谢以及休息时的能量消耗有关。病人和方法 9例肥胖症者其中包括3例Ⅱ型糖尿病病人(未经药物治疗,但进行饮食控制,空腹血糖为81~105mmol/L)。所有研究对象均空腹10小时,应用Backman葡萄糖分析仪Ⅱ测定血糖水平;应用商业药盒分别测定血浆游…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能有效调节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的腹式呼吸训练对心率、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1/02在河北师范大学心理健康实验室完成。分层随机选取河北师范大学志愿者大学生34名,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7名。两组进行基线血压测试后,实验组进行腹式呼吸训练,进行15min的腹式呼吸,记录后5min的心电指标,同时测量血压,停止腹式呼吸后,记录5min的心电指标,同时测量血压。对照组进行正常呼吸,心电指标、血压测量同实验组。比较两组心率及血压的变化,并以实验第二次测定舒张压的有无变化为标准,将被试分为舒张压反应性高组和舒张压反应性低组,比较舒张压反应性高、低两组被试心率变异性的差异。结果:参与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①实验组在腹式呼吸训练后,平均心率、最小心率较基线阶段均显著下降[(67.06±7.22),(68.76±0.38);(54.29±7.04),(57.24±0.07)次/min;P<0.05];两组在呼吸实验后5min最大心率和呼吸实验阶段最小心率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86.76±9.18),(89±12.70);(59.00±9.14),(53.82±5.90)次/min;P<0.05]。②实验组在腹式呼吸训练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下降[(110.94±10.63),(114.06±10.15);(68.59±7.27),(71.29±10.33)mmHg(1mmHg=0.133kPa);P<0.05],对照组收缩压有所上升,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③对照组舒张压反应性高(5名)、低(12名)者之间心率变异性(频域)的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舒张压反应性高(11名)、低(6名)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腹式呼吸训练可以降低心率和血压,调节心血管自主神经的反应性,平衡舒张压反应性高、低引起的心率变异性变化。  相似文献   
47.
乙型肝炎病毒载量与血清学标志及preS1抗原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载量与血清学标志及preS1抗原的关系,为乙型肝炎的诊断、疗效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血清HBVDNA载量、血清学标志及preS1抗原。结果155例HBVDNA载量大于103拷贝/ml的标本中,preS1阳性136例,HBeAg阳性100例,两种检测指标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preS1/HBeAg组合分析检测HBV复制的灵敏度100%、特异性78·1%。preS1或HBeAg阳性患者HBVDNA拷贝数显著高于preS1或HBeAg阴性患者(P<0·01)。结论血清preS1、HBeAg与HBV复制密切相关。作为反映HBV复制的指标,preS1优于HBeAg,preS1/HBeAg组合分析优于preS1,preS1/HBeAg在HBV的诊断和疗效评估方面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8.
目的了解人体重要寄生虫感染现状,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制定的寄生虫病例回顾性调查表对住院病例的各项基本资料及入出院时间、诊断等项分别进行查阅、记录。结果2007年1月至12月对7072例在我院住院的病人进行大便寄生虫检查,共检出寄生虫感染病例79例,占1.1%。感染的寄生虫虫种有5种,其中钩虫感染37例,占46.9%;蛔虫感染32例,占40.5%;绦虫感染3例,占3.8%;鞭虫及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各1例,分别占1.3%;钩虫、蛔虫混合感染4例,占5.1%;钩虫、蛔虫及鞭虫混合感染1例,占1.3%。结论79例寄生虫感染病例中,职业分布以农民感染率较高;年龄分布以儿童和老年人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49.
目的 通过对决明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研究,寻找提高决明子及幼苗在盐胁迫条件下抗性能力的途径。方法 测定盐胁迫下决明子在经过不同质量浓度的外源性5-氨基乙酰丙酸(ALA)处理后,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并对决明幼苗叶片叶绿素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原生质膜透性、叶片丙二醛(MDA)量、可溶性糖量、可溶性蛋白量及脯氨酸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进行测定。结果 100 mmol/L盐胁迫下的决明子萌发受到显著抑制,但是经过不同质量浓度的ALA处理后,萌发指标均有升高。结果表明,外源性ALA处理显著提高了决明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提高了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量,显著提高了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II有效光化学效率(Fv′/Fm′),PSII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光化学淬灭系数(qP),降低了原生质膜透性、叶片的MDA量及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提高了盐胁迫下幼苗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量,显著提高了叶片SOD、POD、CAT活性。结论 外源性ALA通过提高决明子的萌发指数,提高幼苗光合效率、渗透调节物质量及抗氧化酶活性,有效地减缓盐胁迫对决明子及幼苗产生的伤害,提高种子及幼苗的抗盐能力。  相似文献   
50.
亚精胺对盐胁迫下紫苏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春平  何平  喻泽莉  杜丹丹  胡世俊 《中草药》2011,42(7):1407-1412
目的 通过对紫苏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研究,寻找提高紫苏种子及幼苗在盐胁迫条件下的抗盐能力的方法.方法 测定不同浓度亚精胺(Spd)处理后的盐胁迫下紫苏种子的发芽势(Gv)、发芽率(Gr)和发芽指数(Gi),并对紫苏幼苗叶片的相对含水量、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 盐胁迫下的紫苏种子萌发受到显著抑制,但是经过不同浓度的Spd处理后,萌发指标均有所升高,其中经过0.25 mmol/L Spd处理,各项指标均达到最大,Gv为59.7%,Gr为69.4%,Gi为12.8.Spd处理减缓了盐胁迫下紫苏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和总黄酮降低的趋势,并且降低了叶片MDA的量.Spd处理后SOD、POD和CAT3种酶的活性均有所增加,但在Spd为0.25 mmol/L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72.4 U/g、8.7 U/mg、8.8 U/mg.结论 0.25 mmol/L的Spd能够有效地减缓盐胁迫对紫苏种子及幼苗产生的伤害,提高了种子及幼苗的抗盐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