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88篇
综合类   73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我国较为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据国内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40岁以上中国人群中平均患病率已经达到8.2%[1]。缺氧性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COPD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2],它与患者住院风险增加、运动耐力下降及死亡率增加有关[3-4]。目前,对于COPD并发PH(COPD-PH)除了积极干预原发病外,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5]。中医药对防治COPD-PH具有一定疗效,越来越受到医疗界重视。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观察全国名老中医王会仍主任中医师协定方保肺定喘颗粒对气虚痰瘀型COPDPH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肺动脉压力及肺血管形态学变化的影响,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2.
目的:比较Kimura法及Warshaw法在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SPDP)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8年12月~2013年4月32例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Kimura法 20例,Warshaw法 12例?比较两种手术操作过程?安全性及并发症之间的差异?结果:Kimura法和Warshaw法在手术时间和出血量之间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胰漏发生率?腹腔内出血发生率?切口感染率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保留脾脏胰腺体尾部切除术中Warshaw法与Kimura法同样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脾脏动静脉切断保留脾脏后脾脏的形态、功能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1年1月间18例(长治市人民医院7例、解放军总医院11例)切断脾脏动静脉保留脾脏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胰头部恶性肿瘤3例,胰体尾囊腺瘤6例,胰体尾实性假乳头瘤5例,胰体尾胰岛细胞瘤2例,胰体尾外伤2例.对患者术前、术后血小板计数、凝血酶时间、免疫学指标(CD3、CD4+、CD8+)、脾脏体积进行分析,并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并发胰瘘2例,脾脏局部梗死1例,所有患者均无脾切除后凶险性感染、血小板计数增多、腹腔出血、脾脓肿等.术后3-6个月随访血小板计数、凝血酶时间、免疫学指标、脾脏超声及CT形态均正常.结论 脾脏动、静脉切断保留脾脏可较好保留脾脏的形态、功能.  相似文献   
94.
95.
目的评价结扎束血管闭合系统(LigaSure)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1~10月应用LigaSure行腹腔镜肝切除术15例,其中规则性肝切除11例(Ⅱ、Ⅲ段肝切除9例,,Ⅳb肝段切除1例,Ⅵ段肝切除1例),局部切除4例。结果 15例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90~300 min,(123±70)min;术中出血量30~800 ml,(100.8±60.8)ml,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均为肝细胞肝癌。15例随访6~16个月,(8.5±5.3)月,均恢复良好,腹部CT复查均未见局部复发及腹壁戳孔种植性转移。结论 LigaSure血管闭合系统用于腹腔镜肝切除术,术中止血有效,是腹腔镜肝切除手术的有力助手。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总结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patic angiomyolipoma,HAML) 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探讨其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6 年4 月-2010 年4 月我院收治的20 例HAML 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 例患者中男6 例,女14 例,多无明显临床症状(16/20).肿瘤长径平均5.25cm.B 超多表现为高回声不均质光团(9/13).大部分患者CT 或MRI 动态增强扫描表现为动脉期病灶明显强化(19/20),门脉期及延迟期仍持续不同程度的强化.病理结果提示病灶由不同比例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及脂肪组成.免疫组化显示HMB45(20/20)、SMA(16/20) 表达阳性.CK、AFP 均呈阴性.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切除,随访无复发.结论 由于HAML 影像学表现多样,HAML 术前确诊存在一定困难,最后确诊需依靠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分析.治疗目前仍以手术切除肿瘤为首选,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细胞癌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为排除不同肿瘤对本研究的影响,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经我院病理证实为肝细胞癌的患者78例,其中36例患者行腹腔镜肝切除术,42例同期行开腹肝切除术,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肝功能变化、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生存率等指标。结果所有手术均获成功。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15~286min,平均171min;开腹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30~260min,平均164min。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上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切除方式及切缘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改变比开腹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腹组,两组患者在术后肿瘤复发及1、2、4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肝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但对恶性肿瘤,应注意肿瘤的种植转移。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应用于腹壁结核性脓肿穿刺活检术,对提高穿刺活检取材完整率和病理诊断阳性率的价值。 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5年11月因腹壁肿块在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结核科住院的患者66例,男性24例,女性42例,分为2组,A组23例,男性8例,女性15例,为2013年9月—2014年2月住院的腹壁肿块患者,知情同意并签字后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B组43例,男性16例,女性27例,为2014年2月—2015年11月住院的腹壁肿块患者,知情同意并签字后首先行腹壁肿块超声造影,根据超声造影选择穿刺活检区,并确定取材目标区:①腹壁肿块部分增强型取造影剂充填的增强区+小部分无增强区;②肿块完全增强型取造影剂增强区。后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A组23例患者:转移性癌1例,血肿1例,余为腹壁结核,活检取材完整率为47.8%(11/23),病理结果的阳性率为82.6%(19/23);B组43例患者:转移性癌2例,腹壁皮脂腺囊肿伴感染1例,余为腹壁结核,所有患者超声造影提示腹壁肿块全增强型8例,腹壁肿块部分增强型35例,活检取材完整率为90.7%(39/43),病理诊断阳性率为100%(43/43),B组活检取材完整率和病理诊断阳性率较A组明显提高,χ2值分别为15.00及5.20,P均<0.05。 结论 超声造影应用于腹壁结核性脓肿穿刺活检术,可明显提高穿刺活检取材完整率和病理诊断阳性率。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射频消融(LRFA)与经皮射频消融(PRF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 年9月~2016年9月解放军总院海南分院肝胆外科60例HCC患者78个肿瘤结节,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LRFA组30例46个肿 瘤结节,PRFA组30例32个肿瘤结节。LRFA组行LRFA治疗,PRFA组采用PRFA,术后随访3年,比较两组完全消融率、严重并 发症、复发率及总生存率。结果LRFA组术后瘤体完全消融率为95.65%(44/46),PRFA组为93.75%(30/32),两组的完全消融 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LRFA组为0%(0/30),PRFA组为6.7%(2/30),两组严重并发症发 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RFA组复发率13.33%(4/30),复发时间为6~32月;PRFA组复发率23.33%(7/30),复发 时间为4~34 月,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3 年总生存率:LRFA组为96.15%、55.12%,PRFA组为 93.73%、48.54%,两组1、3年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RFA与PRFA都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手 段,但是LRFA的复发率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安全性更高,尤其在治疗特殊部位肝癌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00.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大出血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T)后急性大出血的处理原则与方法。方法:总结我院1991—2001年期间PDT术后急性大出血6例的诊治经验井复习文献,就临床表现、出血原因、处理方法与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上腹部胀痛与腹腔引流管内或周围出血是所有病例的主要临床表现,2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症状,均有术后胰瘘。所有病例均进行血管造影检查,来自胃十二指肠动脉出血3例,胰十二指肠下动脉2例,胰腺残端后缘1例。前3例施行肝动脉血管造影与栓塞,未再出血。后3例再次行手术止血,1例术后5d死于反复再出血致多器官衰竭。加用健脾行气中药可促进肠功能恢复。结论:出血后应给予必要的准备,及时进行血管造影检查明确出血来源,根据出血的部位选择肝动脉栓塞或手术止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