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超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超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均行PVP治疗,比较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及功能障碍指数,记录住院时间以及骨水泥渗漏、再骨折及感染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发生骨水泥渗透7例(8.75%),住院时间为(9.82±0.81)d;术后随访1年,再骨折发生率为12.50%,均再次进行PVP。患者术后VAS评分、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结论PVP治疗超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可有效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胸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92.
目的 分析幽门螺旋杆菌抗体、胃蛋白酶原、促胃液素-17与胃癌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20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并以70例胃炎患者做对照,比较不同临床分期胃癌患者血清幽门螺旋杆菌抗体阳性率、胃蛋白酶原水平、促胃液素-17,Spearman相关性分析上述因子与胃癌的相关性。结果 胃癌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抗体阳性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抗体阳性比例逐渐升高;胃癌患者血清中胃蛋白酶原Ⅱ及促胃液素-17高于对照组(P<0.05),胃蛋白酶原Ⅰ低于对照组(P<0.05);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Ⅱ及促胃液素-17逐渐升高,胃蛋白酶原Ⅰ水平逐渐降低;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幽门螺旋杆菌抗体、胃蛋白酶原Ⅱ和促胃液素-17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396、0.059和0.047,而胃蛋白酶原Ⅰ的回归系数为-0.040。结论 幽门螺旋杆菌抗体、胃蛋白酶原、促胃液素-17与胃癌的临床分期相关。  相似文献   
93.
【目的】从物理因素的角度探讨两面针种子休眠的原因。【方法】通过种子吸水试验检查两面针种子的吸水特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种皮的显微结构,并比较层积处理对两面针种皮的影响。【结果】两面针的种皮透水性良好,无明显吸水障碍;两面针种子具有坚硬致密的种皮结构,低温层积处理可以降解、软化其种皮结构。【结论】两面针种子中存在种子发芽的物理抑制因素,采用低温湿沙层积处理可解除两面针种子的萌发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4.
黎勇  张振山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2):2439-2440,2450
目的分析动力髋螺钉(DHS)、动力髋螺钉结合大粗隆支持钢板(DHS结合TSP)、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HR)治疗EvansⅣ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EvansⅣ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3组:DHS组20例,DHS结合TSP组20例,FHR组20例,观察比较3组的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获得随访9~36个月,平均27个月。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DHS组为75%,DHS结合TSP组为80%,FHR组为90%;FHR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时间短于其他2组(P均<0.05),DHS组手术时间短于DHS结合TSP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DHS结合TSP组(P<0.05),DHS组与DHS结合TSP组下地时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DHS、DHS结合TSP、FHR治疗EvansⅣ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满意,其中FHR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卧床时间短,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荧光质粒的构建及经脂质体转染软骨细胞的表达情况.方法:体外酶消化分离法培养兔关节软骨细胞并采用特异性细胞外基质Ⅱ型胶原免疫细胞染色进行鉴定.双酶切法切取TGF-β1的cDNA片段,通过T4 DNA连接酶连接到pEGFP-C1载体上构建pEGFP-C1-TGF-β1表达质粒.用构建的pEGFP-C1-TGF-β1表达质粒经脂质体转染软骨细胞,在12、24 h、2、4、6 d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内TGF-β1基因的表达,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表达水平.结果:成功分离培养软骨细胞,Ⅱ型胶原免疫细胞染色显示细胞胞质染成棕黄色,胞核基本不着色.pEGFP-C1-TGF-β1真核表达载体质粒成功构建,酶切及测序结果证明表达质粒的DNA序列完全正确.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后的软骨细胞有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软骨细胞的转染率分别为12 h:(8.22±2.02)%,24 h:(16.54 4±2.91)%,2 d:(14.06±3.67)%,4 d:(14.24±2.62)%,6 d:(12.36±2.28)%.荧光定量PCR检测转染软骨细胞TGF-β1基因拷贝数为16 277±1779,高于未转染软骨细胞的3095±205(P〈0.05).结论:构建的TGF-β1荧光质粒可以转染软骨细胞并获得表达,为基因治疗骨性关节炎的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昂丹司琼注射液配合中药敷脐治疗由顺铂(DDP)引起的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含DDP联合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A、B 2组,A组予昂丹司琼注射液配合中药敷脐,B组仅予昂丹司琼。结果 A组对呕吐的有效控制率显著高于B组(P<0.05),且可有效保护患者生活质量。2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昂丹司琼注射液配合中药敷脐可以有效控制顺铂的联合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并保护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昂丹司琼注射液配合中药敷脐治疗由顺铂(DDP)引起的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对照法,将100例含DDP联合化疗的肺癌患者随机分成A、B 2组,A组予昂丹司琼注射液配合中药敷脐。B组只予昂丹司琼。结果 A组对急性呕吐和迟发型呕吐的有效控制率均高于B组(P均<0.05)。2组的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昂丹司琼注射液配合中药敷脐可以有效控制顺铂联合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98.
背景:采用自体颗粒骨结合打压植骨技术,行单节段腰椎椎间融合治疗下腰椎结核具有可靠的融合率,但目前临床应用报道不多。目的:探讨经腰椎后路椎弓根钉置入并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治疗单节段下腰椎结核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07/2009-07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单节段下腰椎结核患者20例,均行后路一期病灶清除、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腰椎椎体间融合内固定。置入内固定后评价其神经功能障碍改善、疗效、椎体融合及畸形矫正情况。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0个月。采用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结果优11例,良8例,中1例,优良率95%。椎间融合率约为90%。内固定未见松脱、断裂等并发症。置入后及末次随访时Cobb角、椎间高度均较置入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后路一期病灶清除、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腰椎椎体间融合固定是治疗下腰椎结核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9.
背景:采用自体颗粒骨结合打压植骨技术,行单节段腰椎椎间融合治疗下腰椎结核具有可靠的融合率,但目前临床应用报道不多。 目的:探讨经腰椎后路椎弓根钉置入并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治疗单节段下腰椎结核的临床可行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07/2009-07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单节段下腰椎结核患者20例,均行后路一期病灶清除、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腰椎椎体间融合内固定。置入内固定后评价其神经功能障碍改善、疗效、椎体融合及畸形矫正情况。 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0个月。采用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结果优11例,良8例,中1例,优良率95%。椎间融合率约为90%。内固定未见松脱、断裂等并发症。置入后及末次随访时Cobb角、椎间高度均较置入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表明后路一期病灶清除、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腰椎椎体间融合固定是治疗下腰椎结核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0.
背景:采用自体颗粒骨结合打压植骨技术,行单节段腰椎椎间融合治疗下腰椎结核具有可靠的融合率,但目前临床应用报道不多。目的:探讨经腰椎后路椎弓根钉置入并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治疗单节段下腰椎结核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07/2009-07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单节段下腰椎结核患者20例,均行后路一期病灶清除、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腰椎椎体间融合内固定。置入内固定后评价其神经功能障碍改善、疗效、椎体融合及畸形矫正情况。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0个月。采用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结果优11例,良8例,中1例,优良率95%。椎间融合率约为90%。内固定未见松脱、断裂等并发症。置入后及末次随访时Cobb角、椎间高度均较置入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后路一期病灶清除、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腰椎椎体间融合固定是治疗下腰椎结核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