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21.
目的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护理单元绩效评价指标。方法以平衡记分卡(balance score card,BSC)为指导思想,运用关键业绩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ion,KPI)建立护理单元绩效考核体系,采用2轮德尔菲法确定各指标和权重占比。结果护理绩效评价体系包括有财务维度、顾客维度、内部流程维度、个人成长维度4个一级指标考评,包括有9个二级指标、29个三级指标,财务维度占60%、顾客维度占10%、内部流程维度占20%、个人成长维度占10%。结论基于平衡记分卡原理建立的护理单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为临床护理单元绩效分配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介入下颅内血肿清除术的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将114例颅内血肿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传统组(58例)和内镜组(56例),传统组行开颅血肿清除,内镜组行内镜介入下血肿清除。术后予密切监测病情变化、维持有效的呼吸和循环、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加强各管道护理、及时控制和减少并发症、有效的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结果内镜组术后疗效(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日等),日常生活能力评价及护理质量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内镜介入下颅内血肿清除术后配合精细护理可明显提高手术疗效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3.
24.
临床护理路径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术患者健康教育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实行整体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CNP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质量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NP模式可明显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度和护理质量满意度,同时也为医院创建优质护理服务奠定了基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5.
颅内动脉瘤破裂是导致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和颅内出血的主要病因。消化道出血是颅内动脉瘤破裂少见的临床并发症,缺乏可借鉴的护理经验。我科收治了1例动脉瘤破裂患者,经栓塞介入治疗,术后第7天并发了消化道大出血,经过多学科联合会诊,积极采取急救措施,患者消化道出血症状明显改善,营养状况得到纠正,经过32天的治疗,患者好转出院,连续回访6个月,患者的身体和生活均恢复至正常状态。本文总结本例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实施营养评估、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支持;经外周置入中等长度导管的护理;早期实施肢体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26.
正雾化吸入治疗是临床预防肺部感染的重要措施,为使住院患者方便、有效的雾化吸入,增进雾化吸入效果,我院研制了已获得国家专利的一种多功能雾化吸入器固定装置(专利号:201520700406.0)。该装置新型实用、经济、方便、安全、效果显著,为临床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实施科学护理,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改良助行器在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早期活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历史对照抽样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术后按照常规方法进行下床活动康复锻炼;选择2016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5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干预组,术后借助助行器进行下床活动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离床的活动时间及持续时间、术后下床活动过程中管道故障、跌倒等意外事件发生率、术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恢复程度及患者满意度等指标差异性。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首次离床活动时间及持续时间、术后早期下床活动过程中管道故障、跌倒等意外事件发生率、术后ADL恢复程度及患者满意度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术后改良助行器在肝癌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中的应用安全有效,为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双导师制带教在本科实习护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2017—2018学年59名、2018—2019学年57名新入院本科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按照来院实习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2017—2018学年)和观察组(2018-2019学年)。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应用“全程联合专科”双导师带教进行本科护生临床实习带教,比较2组本科护生实习期间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临床工作能力考核、综合素质评价和临床带教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本科实习护生科室月度理论和操作考核、学校中期临床工作能力考核、医院终期综合素质评价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临床带教满意度为 98%,高于对照组的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77,P=0.031)。结论 “全程联合专科”双导师带教有利于提高本科护生临床实习教学质量及临床带教满意率。  相似文献   
29.
患者女,28岁,因“发热伴:卷识不清3d”于2011年4月29日收住入院。患者既往有“双向情感障碍病史”数年并间隙性服用抗精神病类药物奥氮平,2周前行剖宫产,产后第8天出现发热,高达41.0℃,伴精神症状,胡言乱语,行为冲动,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备皮不剃毛对颅内动脉瘤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穿刺处感染的影响。方法将300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两组均于手术前1天沐浴加肥皂水清洁术区皮肤三遍,实验组仅剪去可能影响手术穿刺的阴毛,于术前2h用清水清洗会阴部。对照组常规剃去会阴部所有的阴毛及汗毛,术前2h用清水清洗会阴部。并对两组术后穿刺处感染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术后穿刺处感染发生率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前备皮不剃毛不会增加术后穿刺处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