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目的通过二因素试验探索硅提高干旱胁迫下党参种子萌发的潜力。方法采用发芽试验,聚乙二醇-6000模拟干旱胁迫,研究不同浓度硅(0,2,4,6,8 mmol/L)对干旱胁迫下党参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在干旱胁迫显著抑制党参种子萌发的前提下,硅可促进党参种子萌发,且随硅浓度升高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研究还发现,干旱程度越强,促进效果越显著。综合分析发芽率(势)、发芽指数、胚芽(根)长度和鲜重等指标,得出2 mmol/L和4 mmol/L浓度硅可显著升高各项指标(P0.05),所以确定2~4 mmol/L为最佳浓度范围。结论硅具有促进党参种子萌发的潜力,这为进一步研究硅对党参药材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2.
再障的发病机理目前尚未完全阐明,用同种骨髓移植能重建患者的造血功能提示了造血干细胞的受损可能是本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但骨髓移植由于受多种条件的限制,目前在国内尚难广泛开展。近年来国内外相继用胎肝细胞输注(FLT)治疗再障,并取得一定疗效。我们在1982年曾用胎肝细胞悬液短期内多次输注治愈1例重症再障,从中得到启发,自1981年3月至1983年7月,我们连续治疗再障15例共63次,取得较好  相似文献   
33.
手术室护理管理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与临床科室相比,有其特殊性,主要在于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处理三大环节,把握好各环节的质量管理关,是配合医生顺利完成手术的关键之一.现将手术室管理体会报告如下. 1 加强手术室护士长的调配人员管理  相似文献   
34.
张延红  赵晓丽  刘岩  来锦  白雪 《河北医药》2014,(7):1089-1090
目的探讨临床上急性脑卒中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安全有效的吸痰方法。方法将60例急性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吸痰方法,试验组双手载无茵手套插入吸痰管,用大拇指按压、移开吸痰管末端侧孔控制负压实施与断开,吸痰管插入一定深度,遇到阻力后不上提。比较2组患者剧烈咳嗽、黏膜损伤情况。结果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试验组一次插管吸净率高,延长了吸痰间隔时间,减少了吸痰次数,避免了呼吸道黏膜频繁刺激,减轻了吸痰对呼吸道黏膜的损伤,减少了并发症,是一种人性化吸痰方法。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临床气管切开术患者心理应激状态的效果。方法选取神经内科气管切开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实施针对气管切开术、术后沟通障碍、吸痰、舒适的改变等应激源采取的相应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应激继发性高血压、应激性高血糖、睡眠障碍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气管切开后1h、3d发生应激性高血压、应激继发性高血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睡眠障碍、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气管切开术患者产生的心理应激状态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减轻应激反应对机体的损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6.
黄芪种子发芽检验标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适宜于黄芪种子萌发的最优条件,为制订黄芪种子检验规程提供依据。方法:以98%硫酸处理30 min+35℃温水浸泡9 h打破种子休眠,通过不同温度、不同发芽床和不同光照条件进行处理,以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3个指标对不同处理方法进行评价。结果:随着温度的升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发芽势呈下降趋势;30℃处理下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发芽势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其中15℃的发芽率最高,但与20℃处理下的发芽率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发芽床对发芽率的影响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砂床可较好地抑制杂菌增长;无论是光照还是黑暗条件,黄芪种子均能正常发芽。在砂上15℃黑暗培养,黄芪种子发芽效果最好,其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为(98.5±0.65)%、(85.5±0.87)%和175.8±2.31,且发芽周期仅为4 d。结论:建议黄芪种子质量检验标准方法为将其在砂上于15℃黑暗培养,以发芽第2天、第4天分别作为初次、末次计数时间计算其发芽指标。该检验方法简单、可控,且发芽周期短,发芽率高。  相似文献   
37.
党参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党参的ISSR-PCR反应体系,为今后利用ISSR标记技术进行党参鉴定及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提供一个标准化程序。方法:采用试剂盒法提取党参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了ISSR-PCR反应体系中MgCl2、dNTPs、引物浓度、TaqDNA聚合酶、模板DNA用量及退火温度对ISSR-PCR扩增的影响。结果:建立了重复性好,分辨率高的ISSR-PCR反应体系,即在25μL反应体系中,含有10×PCR Buffer缓冲液2.5 μL,MgCl2 2.0 mmol·L-1,dNTPs 0.5 mmol·L-1,引物0.4 μmol·L-1,Taq DNA聚合酶1.0 U,模板DNA为30 ng;扩增程序为:94 ℃预变性5 min,然后94 ℃变性30 s,51.7 ℃退火1 min,72 ℃延伸1.5 min,共计35个循环,循环结束后在72 ℃延伸7 min,4 ℃保存。结论:建立了适用于党参的ISSR-PCR反应体系,为应用ISSR技术鉴定党参种质资源、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及其遗传多样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8.
目的:建立不定根诱导技术体系,为当归不定根的大规模生产奠定基础。方法:以当归种子无菌发芽小苗和休眠芽为试验材料,研究培养基种类、有机物组分及激素组合对当归不定根诱导和生长的影响。结果:最佳的不定根诱导外植体是休眠芽叶片、胚轴和根;不同VB1和VB6浓度比例对当归不定根生长的影响显著,其中VB1 10 mg·L-1和VB6 05 mg·L-1组合诱导效果最佳,适当提高VB1浓度可以促进当归不定根的诱导;IBA 05 mg·L-1+IAA 20 mg·L-1激素组合适宜于不定根诱导。结论:建立了当归不定根诱导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39.
目的:以休眠芽为外植体,建立党参丛生芽发生途径的实验技术体系,为党参种苗工厂化离体快繁及党参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和种类的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诱导休眠芽产生丛生芽。以1/2 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和种类的生长素诱导丛生芽生根。结果:MS+6-BA 1.0 mg/L+NAA 0.5 mg/L+蔗糖30 g/L+琼脂7.5 g/L培养基是诱导休眠芽产生丛生芽及丛生芽继代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丛生芽诱导率为50%。每个小芽丛经继代培养后可增殖12~18个新芽。最佳生根培养基是1/2 MS+IBA 2.0 mg/L+蔗糖15 g/L+琼脂7.5 g/L+活性炭1 g/L,生根率达85.7%,植株生长健壮。结论:建立了以休眠芽为外植体的党参丛生芽再生植株的离体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40.
目的 系统评价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万方数据库、VIP和CBM,收集建库至2021年4月有关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病率及影响因素的中、英文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