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 毫秒
11.
目的 探讨乳癌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方法 通过对2004年1月~2009年3月108例实施乳癌根治术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 结果发生皮下积液12例,皮瓣坏死8例,腋窝淋巴瘘2例,上肢水肿6例.少量积液可每日抽吸加压包扎,大于50ml/日可切开放置引流管或拆除1针缝线.皮瓣坏死<3cm换药即可,>3cm时给予切痂植皮.上肢淋巴水肿轻中度不需特殊处理,重度水肿进行上肢功能锻炼,应用热透疗法后好转,全部患者痊愈出院. 结论合理设计切口,术中仔细操作,适当加压包扎,保持负压通畅,上肢功能锻炼对防治乳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上肢淋巴水肿十分重要,可使这些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河北省10城市部分初治涂阳肺结核病患者全程督导短程间歇化疗效果。方法从本省10城市分别抽取其市辖门诊200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结核病防治机构登记治疗的新发涂阳肺结核病患者,采用两阶段全程间歇短程化疗方案和全程督导的管理方法,收集化疗患者相关数据。结果强化期末痰菌阴转率为90.1%,满疗程治愈率为91.5%,不同性别患者治愈率接近,各年龄组患者治愈率不同,65岁以上年龄组患者的治愈率较低,其中75岁以上年龄组最低为73.7%,但与其他年龄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2.1%。结论全程间歇短疗程化疗方案具有疗效高、不良反应少,患者容易接受、易管理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14.
不同健康促进干预措施对肺结核病人发现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实施不同方式的健康促进干预措施对肺结核病人发现情况的影响程度。方法2004年1—12月在45县实施如下干预措施:发放宣传单/画、通过电视或无线广播播放结核病有关知识、粉刷墙体标语、颁发和张贴政府布告、在乡级卫生院制作宣传栏、编排地方戏。结果2004年1-12月45县可疑肺结核症状者就诊率、涂阳肺结核病人登记率均较去年同期和其他对照县同期增高,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部分就诊可疑者的就诊信息来源和各种宣传活动执行情况与病人发现率的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墙体广告、电视、宣传栏和政府布告对病人发现率的提高贡献较大,其中墙体标语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结核病健康促进工作,可以提高可疑肺结核症状者就诊率和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其中墙体广告、电视宣传和宣传栏实施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P53、PCNA蛋白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本院于2008年6月~2010年7月手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组织蜡块76例作观察组,同时选取正常肺组织24例作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两组组织中PCNA、P53表达情况进行检测;通过回顾性随访,观察其远期生存、复发转移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PCNA、P53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为72.37%、8.33%和67.26%、4.9%,Ⅰ~Ⅱ期与Ⅲ期患者PCNA阳性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53表达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PCNA的表达与生存期有关,生存1年以下和3年的患者的P5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0%,20%(P<0.05),PCNA的阳性率分别为60%,40%(P<0.05),从而提示P53和PCNA表达阳性率越高,患者生存期越短,预后差.PCNA阳性者1年及3年生存率均显著低于PCNA阴性患者(P<0.05).结论 PCNA、P53高度表达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造成影响的重要因素,其异常表达和肺癌发病、进展与转移间有密切关系,可作为对肺癌恶性程度与预后准确判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护理安全文化在心外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心外科开展优质护理中加强护理安全文化的管理,并建立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结果通过在开展优质护理中加强护理安全的管理,其中出现的护理不良事件较之前有明显的降低,同时患者对工作人员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的提高。结论在心外科的优质护理中加强护理安全文化的管理,不仅能够大大地降低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而且还提高了护理的满意度,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患者的优质护理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01~2010-10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148例,分为西医治疗组74例,中西医治疗组74例,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中西医治疗组总有效率93.24%,西医治疗组75.67%,2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应积极配合中医疗法,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患者 ,男 ,32岁 ,病例号 :59000。因转移性右下腹疼2天。无诱因上腹及右下腹疼 ,持续性 ,阵发加重 ,不放散 ,恶心未吐 ,不发热 ,来院门诊以阑尾炎收入院 ,行急诊手术。术中腹内有血性渗液 ,阑尾长9cm ,直径1cm ,表面充血 ,轻度炎症。考虑器官扭转 ,探查大网膜血管栓塞 ,颜色发暗 ,根部以网膜右动脉为轴顺时针扭转3周 ,并淋巴结肿大 ,网膜大部坏死。切除大网膜 ,双扎血管 ,查余腹腔无异常 ,常规切除阑尾 ,冲洗腹腔清点器械 ,术毕。术后7天拆线 ,病人恢复良好。病理 :大网膜30cm×20cm×30cm。血管扩张淤血 ,间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CNA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6月-2010年7月手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组织蜡块76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正常肺组织2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两组组织中PCNA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PCNA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Ⅰ~Ⅱ期与Ⅲ期患者PCNA阳性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NA阳性者1年及3年生存率均显著低于PCNA阴性患者(P〈0.05)。结论:PCNA高度表达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造成影响的重要因素,其异常表达和肺癌发病、进展与转移间有密切关系,可作为肺癌恶性程度与预后准确判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健康促进干预措施对结核病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在全省173个县区中随机抽取2个县,作为研究对象,于2005年7月至2006年6月在两县实施健康促进干预;通过电视、村广播室播放,粉刷墙体标语、颁发和张贴政府布告,在各级医疗机构制作宣传栏,发放宣传单(画)、印制发放印有结防知识手提包7种方式宣传结核病有关知识;实施干预前后分别对不同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005年7月至2006年6月两县可疑患者就诊率、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发现率和发现患者的规则治疗率均较去年同期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次问卷调查显示群众、医务人员和治疗中的患者结核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均明显提高。电视、村广播、墙体广告、宣传栏和政府布告对知晓率提高的贡献较大。结论实施健康促进干预,可提高结核病控制工作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