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88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51.
目的探讨脑皮质电图(ECoG)对外伤性癫痫手术治疗价值及脑血流改变对癫痫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8例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常规神经学检查及EEG、CT、MRI检查,初步确定致癫灶部位,术中采用皮质脑电及深部电极精确定位,术后应用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Doppler,TCD)检测脑血流变化,并用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ofdailyliving,ADL)量表评价手术效果。结果28例患者中17例ECoG痫灶定位准确,术后随访结果表明患者癫痫发作改善明显,按照ADL评分有效12例,显效9例,效差4例,无效3例。术后TCD检测脑血流增加较术前有明显差异。结论ECoG能对外伤性癫痫灶进行术中精确定位,致癫灶多在影像学改变附近。ECoG对选择手术方式及指导手术切除范围有重要价值,术后脑血流检测对癫痫预后判断具有较高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52.
云南省公共卫生事业存在的问题、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者从传染病,慢性病,伤害,职业病,经费,信息,管理,公共卫生改革等几个方面分析了云南省公共卫生事业面临的问题及挑战,针对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253.
扣带回毁损术后尿失禁解剖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扣带回毁损术后尿失禁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10例顽固性精神病的立体定向扣带回毁损术术后发生尿失禁的状况,解剖观察12例扣带回毁损灶和胼周动脉及其分支的关系。结果 术后因扣带回毁损术引起的尿失禁6例,1周内恢复者1例,1~3个月恢复3例,3个月后仍未恢复者2例。旁中央动脉是供应旁中央小叶的主要血管,旁中央动脉位置相对恒定,且两侧旁中央动脉不对称分布,扣带回毁损灶后界波及旁中央动脉的有9例,其中波及双侧旁中央动脉的有5例。结论 扣带回立体定向毁损术的疗效是肯定的,其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尿失禁,在不影响疗效的基础上通过精确细化靶点坐标等措施是应该可以得到防治的。  相似文献   
254.
目的:观察GDNF和单纯疱疹病毒载体介导的GDNF(HSV-GDNF)对体外培养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损伤后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培养8d的神经元,随机分成4组,行划痕损伤后观察神经元存活数、Bcl-2免疫反应(BCL-2-IR)阳性神经元数目和平均光密度。结果:损伤后第1、3、5和7天,GDNF和HSV-GDNF组的三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第1、3天,GDNF功效优于HSV-GDNF;第5、7天,HSV-GDNF的功效较好。结论:GDNF和HSV-GDNF具有增强受损运动神经元Bcl-2表达的作用,且HSV-GDNF作用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255.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丰台区弯曲菌的耐药率和耐药谱,对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耐药率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采用双孔滤膜法对辖区哨点医院收集的2018—2021年腹泻病例粪便标本进行弯曲菌的分离培养、实时荧光PCR鉴定、全自动生化鉴定及飞行质谱鉴定,采用琼脂稀释法对弯曲菌进行药敏试验,并进行耐药分析。组间计数资料的比较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共收集粪便标本1 354份,弯曲菌检出率8.12%,其中空肠弯曲菌82.73%,结肠弯曲菌17.27%。弯曲菌对萘啶酸、环丙沙星和四环素的耐药率最高,均为73.64%,且2019年弯曲菌对萘啶酸、环丙沙星和四环素的耐药率高于2018年和2021年。空肠弯曲菌对红霉素、阿奇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泰利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低于结肠弯曲菌。空肠弯曲菌多重耐药率为36.26%,耐药谱以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抗生素三重耐药为主。结肠弯曲菌多重耐药率为57.89%,耐药谱以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氨基糖甙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抗生素五重耐药为主。结论 北京市丰台区腹泻病例弯曲菌的耐药情况均较为严重,应加强...  相似文献   
256.
目的分析和探讨云南省汉族学生运动素质现状及敏感期的特点,为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云南省2014年7~22岁8 795名汉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每个年龄段的运动素质,如50m跑、立定跳远、仰卧起坐、斜身引体、引体向上和握力、50 m×8往返跑、1 000 m/800 m跑和坐位体前屈等反映身体速度、力量、耐力和柔韧等素质的相关指标进行研究。采用年增长率■的方法,计算各项身体素质的敏感期临界值和敏感期年龄。比较各项身体素质发展在不同素质的年龄和性别的差异。结果总体而言,除柔韧指标外,云南汉族学生的身体素质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仅柔韧素质和耐力成绩(13~22岁),女生成绩优于男生,其余均反之,尤其是在性发育成熟的14~22岁;各项身体素质的敏感年龄女生均比男生提前约2年;云南汉族学生的身体素质敏感年龄主要集中在小学年龄段(7~12岁)(69.70%),其次是初中阶段(13~15岁)(27.27%);各项身体素质中速度素质敏感年龄出现相对较早(7~9岁)、力量素质的敏感年龄出现相对靠后(10~14岁),随后是柔韧素质的敏感年龄是12~14岁、耐力素质的敏感年龄出现最晚为...  相似文献   
257.
目的了解甘肃地区城镇汉族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高尿酸血症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6年7—9月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20~80岁甘肃地区城镇汉族居民4 263人进行问卷调查及实验室检测,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高尿酸血症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甘肃地区城镇汉族成年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8.02%,男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24.23%)高于女性(13.55%)(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城乡、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吸烟、饮酒状况、体力劳动程度、身体锻炼人群间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发达地区、饮酒和经常锻炼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而已婚、重体力劳动为保护因素。结论甘肃地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较高,具有罹患慢性病风险,有必要采取针对性的人群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58.
  目的  分析昆明市中小学生血压偏高的流行趋势、分布特征,为制定昆明市中小学生高血压的预防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云南省昆明市2个县(区)11所学校9至18岁中小学生,进行现场体格测量及问卷调查。本研究共调查12 026人。  结果  昆明市中小学生血压偏高的检出率为8.15%,标化检出率为7.85%。中小学生血压偏高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P < 0.01)。流行特征为:随着年龄的增加,患血压偏高的风险也相应的增加(P < 0.01);男生高于女生(P < 0.01);汉族学生血压偏高检出水平上升较快,年平均上升1.11%(P < 0.01);城区学生高于郊/县区学生,但郊/县区学生血压偏高检出水平上升速度快于城区学生, 年平均上升2.78%(P < 0.01);超重(OR = 2.45)、肥胖(OR = 4.78)是血压偏高的高危人群(P < 0.05)。  结论  昆明市中小学生血压偏高问题不容忽视,应尽快开展昆明市中小学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探究,以降低中小学生不健康行为生活方式的发生,从而减少成人高血压、冠心病和脑卒中等慢性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59.
探讨中国部分民族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少数民族儿童青少年肥胖超重的预防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云南省7个州(市)汉族、白族、傣族、哈尼族、傈僳族、纳西族和佤族7个民族8~18岁中小学生,进行问卷和体格测量等调查.利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超重肥胖的流行态势及影响因素.结果 16 645名儿童青少年中,超重肥胖的检出率为11.38%,标化检出率为11.85%;腹型肥胖率为12.29%,标化腹型肥胖率为13.49%.其中超重率为7.83%,肥胖率为3.55%.居住地年平均气温低和每天适量体育锻炼是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0.32,0.93).腹型肥胖(OR=9.53)、男生(OR=1.74)、汉族(OR=0.50)、居住在高纬度(OR=2.92)和经济发展水平高(OR=1.11)的地区、平均每天玩计算机等电子设备时间长(OR=1.14)、睡眠时间过长(OR=1.12)和自觉课业负担重(OR=1.47)是超重肥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中国各个民族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问题不容忽视.应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儿童青少年的预防与干预,以减少儿童超重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260.
分析2000-2014年云南省汉族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学生体质与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对2000,2005,2010和2014年4次云南省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13~18岁汉族中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进行动态分析,并分析个人、学校和社会因素等对体质健康的影响.结果 2000,2005,2010和2014年云南省汉族中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率分别为98.92%,94.44%,92.48%和91.01%,农村高于城市,女生高于男生(除2010年男、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2014年初中生体质健康及格率(92.37%)高于高中生(89.66%),社会经济水平“中”地区的学生(93.97%)高于“差”地区的学生(88.41%),非超重肥胖学生(93.87%)高于超重肥胖学生(70.45%),每天看电视、用计算机和玩电子游戏时间≤2h的学生(91.71%)高于>2 h的学生(88.34%);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超重肥胖学生体质健康不及格的比例高于非超重肥胖学生(OR=6.071),每天看电视、用计算机和玩电子游戏时间>2h学生体质健康不及格的比例高于≤2h的学生(OR=1.483).结论 云南省汉族中学生近15年来体质健康水平下降,并受营养状况和静态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