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9篇
  3篇
中国医学   10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对针灸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的现代临床研究文献进行频数和聚类分析,总结其针灸辨证选穴规律.方法:收集1949年~2009年针灸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所致的吞咽困难的现代临床文献,临床观察病例数在30例以上,疗效80%以上的文献,对其辨证分型、取穴、归经使用聚类、频数、排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符合条件文献共220篇,...  相似文献   
102.
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困难针灸辨证选穴规律微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针灸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的现代临床研究文献进行频数和聚类分析,总结其针灸辨证选穴规律。方法:收集1949年至2009年针灸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所致的吞咽困难的现代临床文献,临床观察病例数在30例以上,疗效80%以上的文献,对其辨证分型、取穴、归经使用聚类、频数、排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符合条件文献共220篇,使用聚类分析得出5个证型,共使用79个穴位,总频次为847次,其中出现频次占3%以上的经穴8个,阳经穴4个,阴经穴2个,经外奇穴2个。结论:针刺治疗假性球麻痹所致的吞咽困难主穴以阳阴两经为主,配合经外奇穴,并根据聚类分析主穴依次为廉泉、风池、金津、玉液、内关、翳风、完骨、风府,为制定有效、简洁、易推广的针灸治疗假性球麻痹规范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3.
背景:内关针刺可上调相关血管生长因子的表达,但血管新生相关生长因子较多,针对部分因子研究有局限性。目的:观察心肌缺血损伤小型猪血管生长功能性基因表达谱特征及内关穴位埋针的干预效应。方法:将32只小型猪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建立小型猪心肌缺血模型,内关组和膈俞组分别在造模基础上进行内关、膈俞穴埋针治疗,假手术组穿线不结扎。埋针7d后取各组小型猪的缺血心肌组织进行实验。结果与结论:应用QSeries血管生长功能基因组表达谱芯片共检测到96个与血管生成功能密切相关的基因。与模型组比较,内关组显著上调基因17个,下调基因3个,膈俞组显著上调基因14个,下调基因2个。就其基因功能分类而言,内关组、膈俞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表达基因各有其自身特点,但特异的促进因子和抑制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及受体、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受体、生长因子及受体以及其他细胞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和化学增活素、基质蛋白酶及抑制剂以及其他相关基因是各组共有的,其中以血管生长因子及受体最多。说明心肌缺血以及穴位埋针后的干预均与血管生长因子差异表达有关,但内关埋针与膈俞埋针作用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肾小管酸中毒并发骨软化症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内分泌科2003—2008年收治的2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肾小管酸中毒并发骨软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者均有龋齿、乏力、骨痛,15例患者有口干症状,10例患者有眼干症状。依据临床表现、骨X线和骨密度检查结果,20例患者分为严重骨病组(10例)和轻度骨病组(10例)。对比两组风湿免疫指标:严重骨病组SSA阳性率、SSB阳性率及球蛋白水平高于轻度骨病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骨病组ANA、类风湿因子和γ球蛋白水平高于轻度骨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脏和肌肉组织活检均可见淋巴细胞浸润和免疫复合物沉积。治疗后无力、骨痛显著缓解。结论继发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肾小管酸中毒的骨软化症,除了传统的纠酸补钙治疗外,仍需积极的免疫抑制治疗和补充足量的活性维生素D。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患者构音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确诊为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经过文献分析、专家咨询及临床验证综合后的针刺结合康复治疗方案和传统治疗方案治疗,治疗结束后经过改良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方法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构音障碍各小项分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经治疗后除静止呼吸外,其他所有分项与治疗前比差异有显著性和极显著性(P<0.05,0.01),对照组经治疗后在流涎、静止呼吸、言语呼吸、静止时颌位置、软腭抬高、舌运动抬高、言语会话、言语速度与治疗前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项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和极显著性(P<0.05,0.01),治疗组在以上各项维度中均优于对照组(P<0.05,0.01),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5)。结论:本方案针刺和康复治疗能改善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患者构音障碍。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观察和解聚散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致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层黏连蛋白(LN)的影响。方法:采用UUO建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贝那普利组和和解聚散方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并设假手术组;UUO术后7天、14天和21天取材,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手术侧肾组织CTGF和LN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UUO模型组7天、14天和21天的CTGF和LN的表达均增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和解聚散方组7天、14天和21天肾组织中的CTGF和LN表达均减少(P0.05);21天和解聚散方组CTGF的表达比贝那普利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和解聚散方可以降低肾间质纤维化不同时间点CTGF和LN的表达,表明了和解聚散方的有效性,验证了肾络聚散消长病机学说指导下的和解聚散法为延缓慢性肾脏病肾间质纤维化进展的有效治法。  相似文献   
107.
路绍祖教授,贵州省针灸名家,从事针灸医疗、教学工作近40年,为全国名老中医、师带徒导师。1耳胀痛(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赵某,男,27岁,1997年4月14日初诊。1月前因感冒后出现双耳内胀痛,但无发热及流脓,经某医院静滴“青霉素”等治疗,效不显。自述双耳发胀疼痛,听力减退,查耳后及耳颞部疼痛,尤以翳风和完骨穴为甚,见鼓膜轻度充血,窍内有积液,鼓膜外突,眼红,口干口苦,舌红,苔薄黄腻,脉弦数。证属肝胆湿热,阻塞耳窍。治当清肝胆湿热,通三焦耳窍。治疗:近取耳门、听宫、听会(每次任选1~2穴),远取外…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比较动态三维超声造影(D-3D-CEUS)与增强CT(CECT)肝细胞癌诊断及微波消融后疗效评价作用,探讨两者对肝细胞癌诊断及疗效评价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9年1月我院行微波消融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D-3D-CEUS与CECT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对肝细胞癌的诊断情况、动脉期肿瘤内部显示、肿瘤供血血管情况及肿瘤边界情况,所有患者随访1年,以临床随访的最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肝细胞癌微波消融后的评价情况及诊断效能进行评价。结果:80例患者经D-3D-CEUS诊断均为肝细胞癌,其中肝细胞癌直径<3cm 55例,肝细胞癌直径≥3cm 25例,肿瘤有内部坏死21例;CECT表诊断均为肝细胞癌,其中肝细胞癌直径<3cm 53例,肝细胞癌直径≥3cm 27例,肿瘤有内部坏死22例,两者对肝细胞癌的直径及内部坏死诊断效能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3D-CEUS对肝细胞癌肿瘤供血血管清晰度优于CECT,CECT对肿瘤边界清晰度优于D-3D-CEUS,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检查方式下动脉期肿瘤内部显示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80例患者经过临床随访最终诊断为局部残留11例,消融完全69例,D-3D-CEUS疗效评价准确率为91.25%(73/80),CECT疗效评价准确率为90.00%(72/80),两种检查方式评价疗效的准确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D-3D-CEUS与CECT对肝细胞癌微波消融后的疗效评价的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4.20%、91.30%、72.73%、81.82%、66.67%、60.00%、95.59%、96.92%,两种检查方式评价疗效的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D-3D-CEUS在对肝细胞癌肿瘤供血血管清晰度优于CECT,CECT对肿瘤边界清晰度优于D-3D-CEUS,两者对肝细胞癌微波消融后疗效评价均具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9.
1病例报告患者女,58岁。主因牙齿脱落30年,口干、眼干12年,恶心、呕吐2周,抽搐1周,于2004年5月29日入院。患者30年前出现牙齿松动,逐渐脱落。12年前出现口干、眼干,后出现四肢乏力、软瘫,血钾为1.3mmol/L,经腮腺造影诊为干燥综合征,并发肾小管酸中毒,予枸橼酸钾治疗。近2周出现食欲不振、恶心、非喷射性呕吐,对症处理效果不佳。1周来,频繁抽搐,发作时意识丧失,双眼上吊,面部发绀,双手握拳,  相似文献   
110.
患者女,64岁.2000年7月因"全身骨痛2年,加重伴活动受限6个月"首次住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内分泌科.患者当时行走受限,翻身坐起困难,身高变矮约10 cm.体检:脊柱呈S形,腰椎和肋骨压痛(+).患者无类似疾病家族史.血钙2.2 mmol/L,磷0.5 mmol/L,碱性磷酸酶(ALP)189U/L,钾4.1 mmol/L,甲状旁腺激素(PTH)8.04 pmol/L(正常值1.3~7.6 pmol/L).尿钙73 mg/24h,磷623.1 mg/24h.24 h尿氨基酸分析:丙氨酸和门冬氨酸轻度升高,余氨基酸均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