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目的探讨行为个性人格因素对脑梗死患者早期智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应用A型性格问卷及艾森克个性问卷对178例脑梗死患者及87例对照组进行心理学检查,对比分析其智能障碍的发生与患者的性格特点和个性特征的关系。结果A型行为智能障碍组63.27%,非智能障碍组47.75%,对照组35.63%。P量表分>60,智能障碍组63.27%,非智能障碍组35%,对照组20.69%。N量表分>55,智能障碍组42.86%,非智能障碍组38.75%,对照组24.14%。结论A型行为不但是脑梗死的易感行为,更为脑梗死后的智能障碍的产生发挥重要作用。精神质的个性和不稳定情绪是脑梗死患者的主要情绪特征,特别对脑梗死后智能障碍的发生影响重大。  相似文献   
52.
目的应用多通道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分析技术,探讨正常青年受试者对情绪性词汇认知加工脑神经功能电活动机制。方法应用不同情绪效价的情绪刺激图片对31例健康志愿者进行情绪效价5个水平情绪脑电诱发电位的测试判别,观察受试者对5个情绪效价水平情绪词汇的情绪反应。结果 ERPs统计参数映像图(SPM)结果,对词汇情绪性加工的显著性差异最早可见于刺激后60~200ms;中后期(刺激后420~960ms)极负性和中性情绪反应显著性差异表现为右腹侧记忆-注意整合网络出现刺激负荷效应。极正性和中性情绪反应差异为中期(刺激后320~420ms)的左顶、颞、枕,晚期(刺激后680~1 000ms)见到右额中央负荷效应。极正性和极负性情绪反应差异于刺激后400~1 000ms见于双侧眶额皮层、腹内侧前额皮层、前扣带回皮层和躯体感觉皮层等脑区的广泛记忆-注意整合网络引起更强的激活。结论个体认知行为差异和社会环境背景影响不同情绪效价情绪性词汇的加工,不同情绪效价的情绪性词汇加工过程中存在显著性差异。正负性情绪词汇的加工是双侧半球广泛脑区的记忆-注意整合网络激活效应,并存在脑的偏侧化激活效应。  相似文献   
53.
目的 研究和探讨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对癫(癎)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湛江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的癫(癎)患者386例,分别进行韦氏智能、情感、生存质量等测定,并进行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观察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的差异.结果 386例癫(癎)患者中,认知水平低于正常者(IQ值≤ 90分)297例(76.94%), 认知水平低下者(IQ值≤70分)217例(56.22%).回归分析显示患者职业、文化程度、病程、发作次数等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显著.相关分析显示认知功能水平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感评分呈显著负相关,与患者的情绪、精力、认知功能、用药顾虑显著相关,而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与其情绪、精力、认知功能显著相关.心理干预治疗后,患者认知功能、情感障碍、生存质量明显改善.结论 抗癫(癎)药可造成癫(癎)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积极有效规范化的心理治疗和健康教育对患者的认知功能、情感障碍、社会生存质量均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54.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 of the human with half hippocampal formation lesion engaged in color task, location task and color-location associated task of working memory. Meth-ods The behavioral performances were recorded from 13 patients of half hippocampal formation lesion and 13 healthy subjects while performing three binding tasks. At-test was adopted. Results In color task or location task, behavioral performances of reaction time [(1167.46±99.52) ms;(915.85±46.19) ms] and accuracy [(79.23±2.42) % ;(81.77±2.55) % ] of patients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healthy subjects [(1132.61±97.90) ms, (80.69±1.55) % ;(888.77±65.94) ms, (83.69±2.63) %]. But that in associated task of patients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t worse. In color-location task, the reaction time[(1146.69±51.93)ms] of patients is longer than that of the healthy subjects [(1073.08±51.42)ms], and the reaction accuracy [(73.92 ±2.87)%] of patients was worse than that of healthy subjects [(83.92±2.72)%]. Conclusion The hipp-ocampal formation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for working memory of simple visuo-spatial associations.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并发抑郁的疗效及其对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对138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合并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采用黛力新治疗,对照组采用多塞平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记录精神状态,用Fugl-Meyer量表和目测类比评分法(VHS)对患者上肢关节被动运动范围、上肢和腕关节的运动功能、疼痛及水肿程度并对比疗效。结果 经治疗28d后两组对比,HAMD、SDS,评分及减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的治疗愈率、显效率及有效以及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合并抑郁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6.
赵卫  时愔  曾勇  钟华俊  王开化 《贵州医药》2006,30(7):623-624
跟骨骨折是足部常见的复杂骨折,占全身骨折的20%,约75%的为关节内骨折.其治疗一直存在很大争议.随着对其损伤机制和病理解剖认识的深入,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已取得越来越多的重视和认可.至2001年以来,我科利用切开复位可塑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2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用于显微硬度仪测试牙齿秞质的标本制作方法,为深入研究秞质结构提供精确的实验模型.方法:选取人类牙齿秞质作为实验对象,将釉质块精细磨削和基底包埋后对秞质表面进行显微硬度测试.结果:经过包埋后的标本表面显微硬度测试结果恒定,表面压痕规则清晰,可信度高.结论:精细磨削后配合包埋制作基底,能够满足显微硬度仪测试的要求,是一种简便实用的显微硬度测试模型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58.
对5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危重患者应用机械通气,在疾病不同时期给予针对性护理:急性期加强镇静、气道管理,观察肺复张并发症,做好俯卧位通气护理等;发展为继发感染期后,注意预防和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恢复期加强功能锻炼。结果4例治愈出院,1例接受进一步康复治疗。提出根据疾病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9.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治疗时间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开放性临床研究,将发病12 h内358例急性脑梗死随机分为溶栓治疗组178例,常规治疗组180例。溶栓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尿激酶150万U静脉注射,其中超早期(溶栓治疗距发病时间<6 h )溶栓组治疗123例,延迟(溶栓治疗距发病时间6~12 h )溶栓治疗组55例。评价溶栓疗效和出血转化安全性。结果溶栓组总有效率89.89%(114/210),病死率3.8%(12/178),脑出血并发症5.7%(12/210),脑出血病死率2.9%(6/210);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48.0%(108/225),病死率9.3%(21/225),脑出血并发症0.9%(2/225),无1例死于脑出血。结论尿激酶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超早期溶栓治疗方面效果显著,急性脑梗死发病12 h内尿激酶静脉溶栓疗效较好,但脑出血并发症明显增多,临床终点死亡结局不高。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功能训练结合高压氧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困难改善情况。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试验组给予高压氧结合吞咽功能训练、针灸及中医中药治疗,对照组给予针灸及中医中药治疗。分别在治疗后的1、2、3、4周进行疗效的判断。结果试验组患者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在4个时间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训练结合高压氧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