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7篇
综合类   21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评价脑脊液细胞学在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比较140例病毒性脑炎病人脑脊液细胞学与脑脊液常规及生化的检查结果。结果脑脊液细胞学在病毒性脑炎发病早期的异常检出率为77.14%,脑脊液常规和生化的早期异常检出率分别为42.86%,37.14%;脑脊液细胞学在病毒性脑炎发病早期的异常检出率与脑脊液常规或生化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脑脊液常规与生化的早期异常检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毒性脑炎早期的脑脊液细胞学异常改变以淋巴细胞反应为主(85.19%)。结论脑脊液细胞学在病毒性脑炎发病早期的异常检出率显著高于脑脊液常规和生化,并且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提示价值,临床常规进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可提高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42.
目的:对于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效果欠佳的多发性硬化急性期患者,选择血浆置换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入住江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多发性硬化急性期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入组标准采用2010年中国多发性硬化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中华神经科杂志,2011;43(7)516-521)。均为对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治疗(静脉注射甲强龙1g×5d)效果不明显者(治疗后EDSS评分改善〈0.5分),共计13例,其中男3例,女10例;年龄23-66岁,平均(40.08±4.09)岁;平均病程1.3年;平均急性期发病时间4.8d。所有13例患者均采用血浆置换治疗。治疗前后,均采用1983年Kurtzke JF的神经功能障碍量表(EDSS)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比较血浆置换治疗后EDSS评分的改变。结果血浆置换开始前EDSS平均6.0分(2.5-8.5),血浆置换后6名(46.2%)患者EDSS改变〈2分。5名患者(38.5%) EDSS改变为(2-4分)。2名患者(15.4%)的EDSS改善〉4分。在所有接受血浆置换的病例中,治疗前的EDSS评分(6.154±0.61),治疗后EDSS评分(3.846±0.65)(P=0.0167)。两组疗效比较:患者3次血浆置换治疗后的EDSS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的EDSS评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所有13名患者在接受血浆置换后EDSS评分明显下降。平均EDSS评分下降2分。结论本研究进一步显示对于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患者选择血浆置换治疗是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43.
44.
目的探讨脑梗死(CI)、脑出血(CH)、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发病的季节规律。方法收集江西省人民医院2004~2009年脑卒中患者3922例。其中CI2382例,CH1293例,SAH247例。用圆分布分析探讨脑卒中患者发病的季节规律。结果 CI冬季高发,平均角在1月份(P〈0.05),男性患者的平均角在1月份(P〈0.05),女性患者的平均角在2月份(P〈0.05);CH夏季高发,平均角在8月份(P〈0.05),男性患者的平均角在8月份(P〈0.05),女性患者的平均角在8月份(P〉0.05),无集中趋势。SAH夏季高发,平均角在7月份(P〈0.05),男、女间无差别,平均角在7月份(P〈0.05)。结论脑卒中发病具有季节性,在脑卒中防治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其发病的季节特点,并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45.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培养滤液蛋白10(culture filtrate protein 10,CFP10)的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 enzyme linked immunesorbant assay,Dot-ELISA)方法。方法采用真空泵抽吸浓缩检测样本,改进Dot-ELISA用改进前的和改进后的Dot-ELISA方法检测同一批临床确诊的结核性胸膜炎的胸腔积液25例和非结核性胸腔积液31例,比较方法改进前后检测CFP10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改变实验程序中的工作条件(硝酸纤维素膜的孔径、滴加样本的体积、真空泵抽吸的压力、不同的封闭液、温育的温度和时间及抗体的滴度),确定最适工作条件及重复性和稳定性。结果改进前检测CFP10的敏感性为76.0%,改进后并应用最适条件的敏感性为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特异性和重复性、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Dot-ELISA法特异性和改进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1),且稳定性和重复性较好。结论所建立的Dot-ELISA是一种比较敏感、特异和稳定的检测方法,能用于结核特异性抗原的检测和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46.
121例自发性出血性脑血管病人DSA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自发性出血性脑血管病出血常见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检查的121例经CT证实为出血性脑血管病人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67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中,经DSA证实为动脉瘤55例,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2例,阴性10例;24例自发性脑内血肿中,动静脉畸形(AVM)13例,Moyamoya病3例,静脉性血管畸形1例,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1例,阴性6例;30例自发性脑室出血中,AVM 2例,动脉瘤2例,Moyamoya病21例,阴性5例.结论 自发性出血性脑血管病出血常见的原因有动脉瘤、AVM、烟雾病、DAVF等,该类患者应常规进行DSA检查查找病因,以便及时去除病因,预防再出血.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基维生素B12对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MS)急性期的疗效。方法72例随机分为甲泼尼龙加大剂量甲基维生素B12组36例(观察组)及甲泼尼龙组36例(对照组),比较2组的有效率、治疗前后扩充致残量表(EDSS)平均评分及神经电生理包括体感诱发电位(S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视觉诱发电位(VEP)的变化。结果治疗7d时2组治疗前后EDSS评分均显著降低(均P〈0.001),有效率对照组为69.4%、观察组为75.0%,比较2组有效率和治疗后EDS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治疗30d时观察组有效率为9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P〈O.05);观察组EDSS评分也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O.05)。诱发电位在治疗7d时2组总的改善率无差别(P〉0.05),在治疗30d时2组有显著性差异(P〈O.05),尤其在VEP、BAEP改善明显(P〈O.01)。结论甲泼尼龙加用大剂量甲基维生素B12治疗急性期多发性硬化,能提高有效率,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且长程使用效果可能更佳。大剂量甲基维生素B12可以作为免疫抑制治疗急性期多发性硬化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48.
目的研究老年脑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对12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进行评分;根据头颅CT或MRI扫描结果记录卒中部位;使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评分。结果老年PSD发生率为59.1%(71/120),以轻中度抑郁为主。脑卒中患者中伴发危险因素者、左前大脑半球损害者、存在神经功能缺损者、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者以及社会支持程度差者PSD发生率高。结论老年PSD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9.
目的 评价大剂量甲泼尼龙和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急性期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2~2007年分别采用大剂量甲泼尼龙、免疫球蛋白以及两者联合冲击治疗67例复发一缓解型急性期M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主要的治疗方法分为甲泼尼龙(MPS)组、免疫球蛋白(IG)组及甲泼尼龙加免疫球蛋白(MPS IG)组,以治疗前后3组患者Kurtzke神经功能障碍量表(EDSS)平均评分的变化反映疗效,比较以上3种治疗急性期MS的疗法的疗效.结果 治疗7d时有效率MPS组为69.2%.IG组为85%,MPS IG组为85.7%,IG组和MPS IG组明显高于MPS组(P均<0.05);治疗30d时有效率Mrs组为96.1%,IG组为100%,MPS IG组为95.2%.3组之间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IG组和MPS IG组住院治疗后第7d时EDSS评分降低明显(P<0.01).且优于MPS组(P均<0.05);治疗30d时3组治疗前后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均<0.01),MPS IG组与IG组、MPs组比较ED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大剂量甲泼尼龙和免疫球蛋白均对急性期复发一缓解型MS有效.其中免疫球蛋白能较快起效,但二者合用并没有比单用表现出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0.
俞旭波  屈新辉 《光明中医》2022,(22):4137-4139
目的 探讨三七通舒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的方法,共纳入160例患者,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79例和77例患者完成6个月随访。比较三七通舒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试验组)和单用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并评价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个月时,试验组患者CSS评分、NIHSS评分以及BI得分与对照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3个月和6个月时,CSS评分、NIHSS评分以及BI得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 <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三七通舒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与单用依达拉奉相比可获得更好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