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1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126篇
耳鼻咽喉   40篇
儿科学   36篇
妇产科学   70篇
基础医学   106篇
口腔科学   66篇
临床医学   235篇
内科学   147篇
皮肤病学   65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9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22篇
综合类   627篇
预防医学   150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322篇
中国医学   249篇
肿瘤学   11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4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研究鉴定丁香酚布洛芬酯在大鼠体内的代谢行为。方法选择健康Wistar大鼠3只单剂量20mg·kg-1尾静脉给药丁香酚布洛芬酯后,收集0~12h尿样。将尿样经SPEC18固相萃取柱纯化后,采用LC/MSn方法对尿中的待测的代谢产物进行选择离子监测(SIM)和多级全扫描质谱分析(MSn)。结果在尿中首次检测到丁香酚布洛芬酯的7种代谢产物,其中包括1种Ⅰ相代谢产物和6种Ⅱ相代谢产物。结论丁香酚布洛芬酯在大鼠体内主要先水解成丁香酚和布洛芬,经进一步代谢与葡萄糖醛酸结合。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尼莫地平2种晶型在家兔体内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家兔单剂量交叉口服尼莫地平不同晶型胶囊, 采用HPLC测定血药浓度,非隔室模型计算药动学参数,利用方差分析、单-双侧t检验和(1-2α)置信区间评价其生物等效性。结果尼莫地平晶型Ⅰ和Ⅱ的cmax分别为46.7和39.6 ng·mL-1,tmax为2.8和3.0h,AUC0→t为351.5和341.0 ng·h·mL-1。尼莫地平晶型Ⅱ相对于晶型Ⅰ的生物利用度为97.0%。结论尼莫地平2种晶型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53.
川芎嗪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川芎嗪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小肠回流装置,以UV法和HPLC法分别测定酚红和川芎嗪的含量.结果:川芎嗪在小肠的吸收速率常数(Ka)于不同药物浓度2.5,5,10,25 mg·L-1时分别为0.360 8,0.388 1,0.444 6,0.385 9 h-1;不同pH值7.8,6.8,5.4时分别为0.466 4,0.413 9,0.270 5 h-1;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时分别为0.291 3,0.220 9,0.172 8,0.133 3 h-1.结论:药物浓度对Ka无影响;在pH 7.8~5.4范围内,随药液pH值的增大,药物的Ka显著增加;药物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吸收较好,在结肠的吸收较差;川芎嗪在肠道的吸收呈一级动力学过程,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  相似文献   
54.
采用乙腈-磷酸盐缓冲液(pH5 . 0 )为流动相,在C1 8反相色谱柱上进行线性梯度洗脱的方法分析注射用阿莫西林舒巴坦钠中高聚物以及有关物质。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把舒巴坦、阿莫西林以及阿莫西林的各个聚合物完全分开,同时阿莫西林二聚体的峰面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供试品溶液如显杂质峰,其单一杂质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溶液阿莫西林峰面积的2倍(2. 0 % ) ;杂质峰峰面积总和不得大于对照品溶液阿莫西林峰面积的9倍(9 .0 % )。  相似文献   
55.
目的考察蜂毒体外抗凝血活性的稳定性。方法采用凝血酶原活化时间法进行测定。结果供试品在 0~ 6 .0mg/ml浓度范围内 ,凝血时间具有明显的浓度依赖关系 ,相关系数为 0 .972 2 ;蜂毒的抗凝血活性在光照及酸性条件下相对稳定 ,其水溶液在强碱性条件下易降解 ,6 0℃条件下 6h内活性相对稳定 ,在胃蛋白酶及胰蛋白酶作用下 5min开始失活。结论蜂毒在低温及生理pH条件下较稳定 ,水溶液易失活 ,在有蛋白酶存在下极易失活  相似文献   
56.
文章介绍了程丑夫教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顽固性头痛等疑难杂症中灵活运用小柴胡汤加减的临床经验 ,并通过采取抓主症、识客症 ;明经络 ,中病机 ;知犯何逆 ,随症治之等有效措施 ,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7.
58.
手足口病(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普通病例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臀等部位斑丘疹、疱疹,重症病例则出现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并发症,个别病例病情进展快,往往突然出现外周微循环衰竭、神经源性肺水肿,最终导致死亡[1].本文将我院339例手足口病患儿分为两组(A、B),采用权威病情监测法,使手足口危重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显著下降.现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59.
60.
目的 探讨7例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癌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癌的临床特点、组织形态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7例肾上腺皮质癌中皮质醇增多症1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例,无功能性4例.7例均为肾上腺超声诊断,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癌.6例进行随访,随访时间(21.7±20.6)个月,死亡3例.结论 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癌罕见,诊断依据病理学及免疫表型,多为无功能性(57.1%),亦可表现内分泌功能异常(42.9%),非低恶性度肿瘤,治疗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