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1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1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2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胃肠道神经鞘瘤16例临床病理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胃肠道神经鞘瘤(gastrointestinal schwannomas,GS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方法 对16例GSs进行形态观察,免疫组化标记,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肿瘤多见于胃部,临床表现多为腹部隐痛或进食哽噎,少数伴有黑便.肿瘤主要由纤细或肥胖的梭形细胞组成,胞质淡嗜伊红,细胞核可有一定异形性,排列成模糊的栅栏状,可见核仁,核分裂少见.多数病例可见外周淋巴细胞套及生发中心形成、或多或少的黏液变性区域、慢性炎细胞浸润和肿瘤边界的灶性浸润性生长.免疫组化:肿瘤细胞阳性表达S-100蛋白和GFAP,部分病例表达nestin,不表达CD34、CD117、DOG1和SMA.结论 GSs是消化道少见的间叶性肿瘤,绝大多数为良性,易误诊为胃肠道间质瘤(GISTs).外周淋巴细胞套是重要的形态学特征之一,确诊需要依靠S-100蛋白、GFAP等免疫标记物配合.  相似文献   
32.
间质性肺病是指肺的各种非肿瘤性病变,表现为两侧肺多灶或弥漫性影像学异常。间质性肺病的病理改变为不同程度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各种急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形成复杂多样、相互交叉重叠的组织学结构,导致病理改变特异性差,诊断困难。本文概况介绍间质性肺病的常见组织学改变及诊断思路,以期提高对肺间质性肺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33.
近年来陆续有文献报道无暴露于煤尘环境和吸烟史的女性患者,在支气管镜检查中,其支气管镜特点为支气管黏膜,在支气管镜检查中,其支气管狭窄或闭塞,而胸部CT有纵隔或肺门淋巴结肿大或钙化[1-3],并与结核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34.
创伤性膈疝系由闭合性或开放性胸腹部暴力损伤所致。随着现代交通事业发展及其它诸多因素 ,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我院 1987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共收治胸腹联合伤82 5例 ,其中创伤性膈疝 2 6例 (3.2 % ) ,现就本组 2 6例诊治体会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2 6例  相似文献   
35.
多形性脂肪瘤三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形性脂肪瘤三例黄志勇孟凡青例1男,56岁。右小腿内侧皮下肿块6个月余,不痛,卵圆形,扁平,可活动。因近来明显增大,于1993年2月手术切除送病理检查。例2男,63岁。右肩背部外侧皮下肿块1年余,无痛,扁平,分叶状,可活动。自感近2~3个月增大明显,...  相似文献   
36.
为探讨PCNA,C-erbB-2,Cyclin D1及MMP2等标志物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预后的相关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61例胃癌组织中PCNA,C-erbB-2,Cyclin D1和MMP2的表达,并将其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转移淋巴结数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示PCNA,C-erbB-2,Cyclin D1及MMP2均与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数目呈正相关。PCNA和Cyclin D1的表达还分别与肿瘤大小和组织分化程度呈正相关,而C-erbB-2及MMP2与肿瘤大小及组织分化程度无关。提示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数目是影响胃癌预后的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子;胃癌愈到晚期,PCNA,C-erbB-2,Cyclin D1及MMP2等肿瘤标志物表达愈强,从而加速了胃癌的生长与转移。  相似文献   
37.
38.
目的:探讨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6例胰腺浆液性囊腺瘤进行临床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例胰腺浆液性囊腺瘤中,平均年龄52.6岁,男:女为1∶1,其中2例位于胰头部,4例位于胰体尾。临床表现均为胰腺囊性占位。本组6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微囊型3例、寡囊型2例、囊实型1例。组织学上,囊壁内衬扁平或立方上皮,胞质透亮,核圆形、卵圆形,大小一致,无明显核异型和核分裂象。6例肿瘤细胞均表达EMA、CK7、CK19阳性,且PAS阳性。4例患者随访时间4个月至2年不等,未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2例术后痊愈,出院失访。结论:胰腺浆液性囊腺瘤是一种良性肿瘤,术前确诊率较低,手术切除后预后好。  相似文献   
39.
目的评估分化不良型早期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探讨其内镜治疗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9月-2008年12月经手术证实的100例分化不良型早期胃癌患者,对其年龄、性别、肿瘤大小、部位、大体类型、溃疡、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及淋巴管肿瘤浸润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分化不良型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达18.00%。多变量分析显示肿瘤大小(〉2cm)、侵犯至黏膜下层、淋巴管肿瘤浸润均是分化不良型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肿瘤大小和淋巴管肿瘤浸润是分化不良型黏膜内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在直径≤2cm且无淋巴管肿瘤浸润的分化不良型黏膜内早期胃癌中未发现淋巴结转移。结论直径≤2cm且无淋巴管肿瘤浸润的分化不良型黏膜内癌患者可考虑内镜治疗,术后需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40.
<正>我院1984年1月至2008年10月共收治30例创伤性膈肌破裂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30例患者中男24例,女6例,年龄15~58岁。以青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