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8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目的:本研究拟观察转化生子因子β1(TGFβ1)诱导乳鼠CFs向MFs分化中α—SMA及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酶解-差速贴壁分离法分离培养乳鼠CFs,将10ng/mL的TGFβ1诱导培养第1天细胞;细胞免疫荧光及共聚焦纤维观察α—SMA及Cx43表达;以免疫印迹和RT—PCR分别半定量比较两者a—SMA及Cx43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分离培养2d的原代CFs细胞极少表达a-SMA及Cx43蛋白及其mRNA;经TGFβ1诱导24h后α—SMA及Cx43蛋白及其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1)。结论:TGFβ1,可诱导乳鼠CFs向MFs分化,导致α—SMA及Cx43蛋白及其mRNA表达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22.
动态优化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系统包括: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的术前评估,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设备安全植入和参数的正确设置,术后密切随访,适时的临床干预,参数的及时修订,合理辅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和 /或射频消融术和外科根治术。文章综述了术前评估及怎样动态随访? 抗心律失常药与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3.
目的 通过观察患者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前后肾功能的变化情况,旨在探讨肾功能对CRT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1年12月至2012年11月间202例在安徽省立医院植入CRT的患者,分别在术前、术后1个月和6个月检测患者的肾功能,通过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来评价肾功能水平.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肾功能的变化情况以及与CRT疗效的关系.结果 共入选202例CRT患者,有40例(1 9.8%)患者符合慢性肾功能不良(CKD)标准,与非CKD组相比,CKD组患者的年龄大、缺血性心肌病多.术后有146例(72.3%,有反应组)CRT有效,有反应组患者在术后6个月时肾功能显著改善.根据术前eGFR水平的不同,将CRT患者分为肾功能中重度损害组、轻度损害组和正常组,各组患者的CRT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随着肾功能的下降,CRT疗效逐渐变差.结论 术前eGFR水平与CRT的疗效显著相关,随着肾功能的下降,CRT疗效逐渐变差.同时,CRT亦可改善肾功能,在术后6个月时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4.
目的回顾性研究射频消融治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术后频发室性早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本中心5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术后患者,24h动态心电图提示室性早搏负荷大于总心率的10%,给与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结果 5例患者男性4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48±13.43岁。4例患者被成功消融,即刻成功率为80%;随访12个月4例均无复发。4例成功消融患者随访6个月较术前比较,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增加(31.05±3.50%vs.23.00±2.94%,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减小(60.50±5.06mm vs.68.00±6.37mm,p〈0.05)、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明显减小(127.32±28.09vs.186.75±40.90,p〈0.05)。另1例患者术前和术后,各心脏超声参数无明显变化。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射频消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CRT术后频发室性早搏的方法,同时也可以改善CRT术后无反应者疗效。  相似文献   
25.
9例11次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电风暴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总结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电风暴治疗的体会。方法与结果9例置入ICD后发生电风暴11次。均去除诱因,心电监测下静脉推注美托洛尔和/或胺碘酮,其中,2例加行室性心动过速(VT)射频消融,另1例加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1次ICD电风暴均全部纠治。结论静脉推注美托洛尔和/或胺碘酮、适时VT射频消融和/或急诊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等综合治疗能有效终止ICD电风暴。  相似文献   
26.
27.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全身性疾病.一般认为是感染引起的自体免疫反应,以关节滑膜病变为主.后期可导致关节强直,畸形和严重功能障碍。到目前为止,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1996年8月~1997年6月.我科用风湿液配伍消炎痛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20例,用消炎病治疗RA作对照,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药物:①风湿液(羌活、独活、红花、川芎、续断、鹿角胶、鳖甲胺等)。②消炎痛25mg/片(上海九福药业公司产,批号960402)。1.2一般资料:本组20例.男5例,女15例,年龄最大…  相似文献   
28.
收集54例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资料,持续时间在1个月到3年之间,均符合射频消融指征,使用同样消融方法,术后未转复窦性心律的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单独使用伊布利特(单药组)26例;另一组为伊布利特联合硫酸镁(联合组)28例.两组的成功率分别为:单药组为73%,联合组为82% (P <0.05);两组用药前后QTc分别为:单药组为(443 ±30) ms、(484 ±32)ms(P <0.05),联合组为(445±34) ms、(465 ±35) ms(P <0.05),联合组用药后QTc显著小于单药组(P<0.05).单药组6例出现频发室性早搏,而后自行消失,1例出现持续性单行性室速,不能自行终止,电转复成功,2例出现窦性停搏,1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而联合组出现3例频发室性早搏,1例出现窦性停搏,1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伊布利特联合硫酸镁转复导管消融术后持续性心房颤动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微管稳定剂Taxol对缺氧心肌细胞Cx43表达和分布的影响,探讨其作为新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潜在价值。方法酶解法分离的大鼠心肌细胞缺氧120 min,并以不同浓度的Taxol干预;台盼蓝排斥实验测定细胞存活率;免疫印迹检测Cx43的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染色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分析Cx43的分布。结果 Taxol在0.1~10nmol·L-1浓度下成剂量依赖性地提高杆状细胞数,促进细胞存活,而100 nmol·L-1~10μmol·L-1浓度下杆状细胞数开始减少;缺氧时心肌细胞Cx43蛋白表达下降,Taxol呈剂量依赖性地改善心肌细胞的Cx43表达,但过量的Taxol则抑制心肌Cx43;正常心肌细胞Cx43主要分布在细胞两端,缺氧时细胞侧边出现Cx43分布。0.1~10nmol·L-1的Tax-ol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侧边Cx43,100 nmol·L-1~10μmol·L-1的Taxol也抑制心肌细胞两端Cx43。结论缺氧导致心肌细胞Cx43表达降低,分布紊乱,低剂量微管稳定剂Tax-ol可以明显地保护缺氧心肌Cx43,具有潜在的抗缺血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0.
目的 评价心电图在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患者VV间期优化中的作用.方法 入选30例心功能Ⅲ~Ⅳ级(NYHA分级)CRT患者(男27例,女3例),年龄42 ~79(63.3±10.6)岁.植入1个月后,分别程控为单独右心室起搏和单独左心室起搏,记录体表心电图.左心室起搏时,记录胸前导联从起搏信号到QRS波起始部假δ波结束之间的间期(T1);右心室起搏时,记录胸前导联从起搏信号到QRS波开始改变之间的间期(T2).T1 -T2的值为从心室侧壁与间隔部同步除极左心室所需的时间延迟,为最佳左-右心室激动的间期(Optimal VV间期).同时采用超声扫描测定不同VV间期时的主动脉速度时间积分(VTI),产生最大VTI间期为最佳VV间期,对比两种方法结果.结果 超声优化最佳VV间期在左心室领先起搏-30 ms、-70 ms时分别有20例、5例;左、右心室同步起搏(0 ~5 ms)时有3例;右心室领先起搏+30 ms时有2例.心电图优化最佳VV间期在左心室领先起搏-30 ms、-70 ms时分别有19例和5例;左、右心室同步起搏时有4例;右心室领先起搏+30 ms时有2例.两种方法相关性良好.结论 采用心电图可计算出CRT患者最佳VV间期,与超声心动图相关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