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5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29篇
预防医学   29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51篇
中国医学   63篇
肿瘤学   28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T细胞Th1/Th2、Th17/Treg介导的炎性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方法:筛选符合肝郁脾虚证型的溃疡性结肠炎入院及门诊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柳氮磺胺吡啶片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方案的基础上采用痛泻要方加减进行治疗。2周为1个疗程,连续干预2个疗程。治疗前后对患者临床症状和疗效进行评价,采集患者外周血通过ELISA方法检测血清IL-4、IL-10、IL-17和IFN-γ的含量。之后计算每个样本治疗前后IFN-γ/IL-4和IL-17/IL-10的比值。结果:在治疗有效率方面,对照组为41.94%,治疗组的有效率为67.7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均呈现降低趋势,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降低趋势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IL-4和IL-10的含量升高明显,IL-17和IFN-γ的含量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比值分析发现,治疗后两组IFN-γ/IL-4和IL-17/IL-10的比值均呈现降低趋势,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治疗组降低趋势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泻要方联合常规西医治疗能够明显缓解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症状,机制与其能够促使Th1/Th2、Th17/Treg介导的炎性平衡朝炎性抑制方向转化相关。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中风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组采用隔药饼灸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24 h排尿次数、尿失禁程度及临床症状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24 h排尿次数及临床症状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24 h排尿次数差值及临床症状评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尿失禁程度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尿失禁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药饼灸配合针刺是一种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3.
目的 分析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获得病理学完全缓解(pCR)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141例新辅助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pCR的因素,比较治疗前后受体状态的变化.结果 本组21例(14.9%)患者获得pCR,其中蒽环类联合紫杉类方案的pCR率为16.8% (19/113),单独以蒽环类为主方案的pCR率为7.1% (1/14).蒽环类药物的剂量强度与pCR率有关(P<0.05),随着蒽环类剂量强度的增加,pCR率增加.紫杉类药物相对剂量强度<0.85组与≥0.85组pCR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pCR的中位化疗周期数为6个周期(3~10个周期).1~4个周期者的pCR率(8.2%)与>4个周期者(2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6个周期者的pCR率(7.1%)与≥6个周期者(2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1例pCR患者中,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均阴性者14例,均阳性者7例.全组患者中,治疗前后E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状态保持一致者较多,分别占74.2%、69.7%和87.7%.治疗前后ER、PR状态无变化者分别为49例(74.2%)和46例(69.7%).在激素受体状态发生变化者中,ER由阴性转为阳性者13例(7.1%),其中11例部分缓解,2例疾病稳定;ER由阳性转为阴性者4例(12.9%),治疗前后的ER状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由阴性转为阳性者13例(28.9%),由阳性转为阴性者7例(33.3%),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查体测量肿瘤直径≤5 cm和化疗周期数≥6个周期与pCR有关(均P<0.05).结论 蒽环联合紫杉类方案的新辅助化疗可获得较高的pCR率;治疗前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和受体状态不是决定pCR的主要因素,肿瘤直径≤5 cm、化疗周期数≥6个周期、给药剂量较足量的患者易获得pCR.建议检测乳腺癌患者治疗前后的受体状态,任何一次、任何一种受体阳性,即可选择术后内分泌和(或)靶向治疗,争取更多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纳米羟基磷灰石/硅酸钙复合材料的根尖封闭性能。方法选取42个直根管的前牙,随机分为3个试验组(每组各12个)和2个对照组(每组各3个),采用逐步后退法预备根管,用侧向加压法进行充填。3个试验组所用根管材料分别是纳米羟基磷灰石/硅酸钙牙胶尖组(n-HA\Ca)、羟基磷灰石/硅酸钙复合材料糊剂加牙胶尖组(HA\Ca)、纳米羟基磷灰石加牙胶尖组(HA),用葡萄糖微渗漏测量法和扫描电镜观察根充材料与根管壁的密合度,评价根尖封闭性。结果经苯酚硫酸法检测,3组材料的葡萄糖渗漏浓度有显著性差异(t=2.4647,P〈0.05)。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硅酸钙复合材料的根尖封闭性能优于羟基磷灰石/硅酸钙复合材料和纳米羟基磷灰石。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临床表现、运动心肺功能及血气的改善情况。方法60例肺间质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予口服强的松;两组均治疗2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2个月后显示治疗组肺功能、血气及运动心肺功能指标(Wmax、VO2 max/kg、VO2/HR、VEmax)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改善(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能显著改善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运动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6.
β—地中海贫血的产前诊断及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β-地中海贫血产前诊断及造血干细胞移植。β-地中海贫血(简称βT)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常染色体不完全显性遗传病,在分子病理基础上开展了诸多临床应用,本文对这些进展作一简要综述。产前诊断βT基因诊断是直接检测本病的根源基因,针对性强,特异性高。其产前诊断是指应用分子杂交及PCR等基因诊断技术对有βT遗传风险的胎儿在出生前进行遗传学诊断,这是降低重症βT儿出生率的重要措施。对象为已生育过βT儿的孕妇,有家族史或近亲婚配的高危孕妇。其检测来源有四种:1.胎血:常在孕18~24周经胎盘吸引术/胎儿镜取脐带胎血0.2~0.5 …  相似文献   
97.
头颈部肿瘤皮肤放射损伤的药物防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头颈部肿瘤的放疗中 ,以局部高剂量电子线和深部X射线治疗中皮肤损伤尤为严重。轻者出现干性皮肤反应 红斑、色素沉着、皮肤脱屑、毛发脱落 ,重者出现湿性皮肤反应 皮肤水疱、破溃、液体渗出 ,以至全皮坏死 ,常导致治疗中断或 和终断。作者将微量元素硒 (Se)和维生素E混合制成外用软膏 ,涂抹照射区皮肤 ,经临床对照观察效果良好。方法介绍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 临床资料 :本组随机采用自 1995~ 1999年住院病人40例 ,男 17例 ,女 2 3例 ,年龄 16~ 5 3岁 ,鼻咽癌 2 2例 ,喉癌12例 ,上颌窦癌 6例 ,采用病人自身不同部位作为实验野、…  相似文献   
98.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查体、超声和钼靶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疗效评价中的差异.方法 通过查体、超声和钼靶分别测量、记录141例NAC患者肿瘤状况,分析治疗前后原发灶、淋巴结的变化.结果 全组中晚期患者居多,Ⅰ期仅占8.5%.化疗前查体的乳腺肿块较超声检查明显偏大(P<0.01).评价疗效时,原发灶查体误判完全缓解(CR)率高达46.8%(22/47),而超声误判残留率为84.0%(21/25).43例行钼靶检查患者中,有23例(53.5%)患者困难以测量肿块大小而无法评价疗效;5例有钙化的患者,虽化疗后肿块缩小,但钙化范围无变化.在治疗中,25例有效患者行原发灶空芯针穿刺,在9例穿刺病理阴性者中,仅有3例达pCR;16例穿刺阳性者均未达pCR.超声检查怀疑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通过空芯针穿刺的病理阳性率为88.3%(53/60),超声检查不怀疑者仍有20.0%(1/5)为阳性.24例超声未探及腋窝肿大淋巴结患者中,有9例(37.5%)前哨淋巴结活检阳性.化疗前淋巴结病理阳性患者64例,化疗后转阴36例(56.3%).全组原发灶及淋巴结均达病理完全缓解(pCR)者21例,占14.9%(21/141).结论 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对腋窝淋巴结进行空芯针穿刺或前哨淋巴结活检明确病理状态非常重要,查体、超声及铜靶检查对原发灶肿瘤大小的判断都有相当的误差,可采用病灶穿刺来评价NAC的疗效,但对结果 的判断还需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99.
目的:通过观察步长脑心通对慢性脑缺血致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步长脑心通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和机制。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制备前脑缺血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1月和2月模型对照组及给药组(步长脑心通),另设1月和2月正常对照组,每组6只大鼠。应用Morris水迷宫评定不同时期大鼠认知功能; 通过HE染色观察神经细胞的形态学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率及Bcl-2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Morris水迷宫检测结果表明,1月和2月给药组大鼠游迷宫平均潜伏期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HE染色观 察发现,1月和2月给药组大鼠锥体细胞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缺血性改变较模型对照组改变轻,2月较1月给药组缺血改变明显;TUNEL染色观察发现,1月和2月给药组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给药组Bcl-2蛋白阳性细胞灰度平均值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步长脑心通可明显提高Bcl-2的表达,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可用于治疗慢性脑缺血所致的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00.
转移相关基因VEGF-C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转移相关基因VECF-C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5例甲状腺癌组织中的VEGF-C的表达情况.结果 VECF-C的阳性率在淋巴结转移组(90%)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80%),P<0.01.在乳头状腺癌中的表达率(91.67%)高于其它病理类型,VECF-C在良,恶性肿瘤中均有表达.Ⅰ,Ⅱ,Ⅲ期的表达率分别为82.14%,100%,100%,随分期而增加.死亡8例中有6例VEGF-C呈阳性表达.结论VEGF-C与甲状腺癌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与分期及预后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