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4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观察沙苑子胶囊在更年期综合征中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给予口服沙苑子胶囊,对照组服用谷维素,两组的治疗周期均为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查女性激素六项,进行Kuppermann指数症状评分。结果治疗组3个月时在心悸、失眠、潮热出汗、疲劳、情绪障碍等Kuppermann指数症状评分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女性激素六项中雌二醇(E2)、和孕酮(P)有统计学差异(P 0.05),其他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沙苑子胶囊能显著改善部分自主神经症状,对更年期女性激素水平有一定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2.
隔瓣后是指从三尖瓣环到瓣膜牵连部,其上缘往往有膜样间隔组织,后缘直接由三尖瓣环构成,前缘是肌肉。隔瓣后型室间隔缺损(PSVSD)位于三尖瓣隔瓣后下方,造成隔瓣后室间隔部分或完全缺损。由于PSVSD靠近房室结或希氏束,易于粘连三尖瓣并影响其功能,曾被列为介入治疗的禁忌证[1,2]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流入道型室间隔缺损(IVSD)介入治疗适应证及并发症防治措施.方法 采用国产室间隔缺损(VSD)封堵器对46例IVSD患儿进行封堵治疗.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显示VSD直径(6.8±5.3) mm.所有患儿在透视及超声监测下通过建立股动静脉轨道,经右心系统释放封堵器,并分别于术后1、3、6、12、24个月通过TTE、心电图检查等方法,从患儿残余分流、瓣膜功能及心律方面进行随访评价.结果 封堵器置入成功40例,未成功6例,成功率82.6 %;4例封堵器释放后存在少量残余分流,术后1个月超声复查残余分流消失.随访中未发现新出现的三尖瓣返流病例;2例原为少量三尖瓣返流者,封堵术后出现中量返流;1例术前伴中度三尖瓣返流,术后出现了重度返流.4例于术后3~6 d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常规应用激素等药物治疗,2例痊愈,2例置入临时起搏器8~10 d完全恢复;术后出现6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5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2例室性期前收缩,随访3个月均完全恢复.结论 部分IVSD可选择介入治疗,近中期效果良好.但应严格把握适应证,加强其并发症防治.  相似文献   
34.
小腰大边封堵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伴膜部瘤形成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应用新型国产小腰大边封堵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VSD)伴膜部瘤形成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总结其技术难点与治疗策略。方法49例VSD伴膜部瘤形成患者,造影测量VSD左室面入口直径为8~22(13.8±4.9)mm,右室面均有2个或以上出口,最大出口直径为2~14(5.6±3.1)mm。根据膜部瘤大小、形态、位置及膜部瘤组织黏连牢固程度,植入不同类型和型号国产小腰大边封堵器,封堵器直径为4~16(6.8±2.6)mm。封堵后15min重复左心室造影和经胸心脏超声检查(TTE),观察封堵即刻效果。术后连续心电图(ECG)监护5d,定期行ECG、心脏超声检查(TTE)。结果49例术后15min左心室造影、TTE显示:45例完全封堵,4例术后造影示少量分流(<3mm),1个月后超声复查无残余分流。术中并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分别为3例和2例,均为一过性,1周内恢复。49例室间隔膜部瘤应用国产小腰大边封堵器封堵治疗均获成功。结论经导管采用国产小腰大边封堵器治疗VSD膜部瘤疗效可靠。技术关键是通过对膜部瘤大小、形态、位置及膜部瘤组织黏连牢固程度判断确定封堵部位及合适封堵器。  相似文献   
35.
1,2-二氯乙烷在我市主要用于制鞋业,因其黏性好、易干、防水等特性,而被小规模生产的私人业主广泛使用。在粘鞋过程中,由于工人对1,2-二氯乙烷毒性认识不足,车间通风设施不完善,长时间加班,缺乏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工人对二氯乙烷的接触机会大为增加,发生中毒的可能性也大大提高。现将我市发生的2例1,2-二氯乙烷中毒导致死亡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VSD)的自发闭合(SC)情况,探讨VSD的治疗时机。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单纯VSD患儿156例,将其按照缺损部位分为膜周部VSD组(112例)、漏斗部VSD组(20例)和肌部VSD组(24例),膜周VSD组又根据有无膜部瘤形成分为膜部瘤形成组(59例)以及无膜部瘤组(53例);按照观察期间患儿发生SC或手术闭合分为手术组(39例)和SC组(88例),在观察期结束时,对比两组之间缺损大小是否有统计学差异。所有患儿于入选时、1个月、6个月以及之后每半年检查超声心动图,追踪至学龄前,观察6年内VSD的SC率和SC发生时间。结果:随访6年,肌部VSD组自愈最多(87.5%),膜周部VSD组次之(57.14%),漏斗部VSD组最少(15.00%),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部VSD组SC发生时间最早[(1.9±1.2)岁],膜周部VSD组次之[(2.3±1.5)岁],漏斗部VSD组最晚[(2.7±0.8)岁],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膜部瘤形成组SC率显著高于无膜部瘤组(84.48%∶28.30%,P0.05)。另有39例患儿在此期间进行了手术闭合治疗,其中膜部瘤形成7例,无膜部瘤19例,漏斗部12例,肌部1例;手术治疗组的患儿VSD缺损直径为(6.3±3.6) mm,SC组的VSD缺损直径为(3.9±1.5) m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损较小的VSD患儿在出生后6年内有一半以上能自发性闭合,尤其是肌部VSD和膜部瘤形成VSD大部分能够自行愈合;缺损较大的膜周部VSD和漏斗部VSD的SC率较低,建议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7.
周谨 《北方药学》2014,(7):176-177
目的:探讨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患者的整体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两年收治的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36例。结果:本组36例职业性苯中毒患者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均好转或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周密的整体护理对职业性苯中毒患者十分重要,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应用国产封堵器经导管治疗多发房间隔缺损(ASD)的可行性及治疗原则,并对其疗效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全组患者31例(男11例,女20例),年龄3~18岁,平均(11.6±5.2)岁。经胸超声(TTE)或食管超声(TEE)检查确诊为多发房间隔缺损。均在X线和TTE和(或)TEE监测下应用国产封堵器经导管封堵治疗。术后复查TTE和(或)TEE、心电图(ECG)及X线平片以评价疗效。结果31例患者中,28例为2孔缺损,3例为3孔缺损,测量大缺损直径8~30(18.6±3.5)mm,小缺损直径1~13(5.5±3.3)mm,缺损之间间隔组织长2~12(4.8±2.3)mm,两个及以上缺损边缘间(包括缺损孔)的最大距离15~53(27.9±7.3)mm,选用封堵器大小为10~38(22.6±6.6)mm,其中23例患者植入1个封堵器,8例患者植入2个封堵器。所有患者均封堵成功,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即刻及1月TTE和(或)TEE检查,4例患者小缺损孔存在微量到少量残余分流。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封堵器位置形态良好,未发现封堵器的变形、移位,术后ECG检查均未见心律失常发生。结论经导管植入国产封堵器治疗多发AS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入封堵器的大小和数量应根据多发ASD大小、数量、缺损之间间隔组织长度及缺损边缘间(包括缺损孔)的最大距离来确定。多发ASD介入治疗近期疗效满意,中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9.
背景:对于大入口多出口的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如果采用对称型或偏心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有时难以完全封堵.目的:观察A4B2封堵器封堵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的可行性,根据膜部瘤大小选择合适封堵器对封堵效果的影响.设计:病例分析.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对象:2004-08/2006-05拟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介入治疗的室间隔缺损伴膜部瘤形成226例患者中,对造影术显示膜部瘤为大入口多出口的36例患者应用A482封堵器封堵治疗.36例室间隔缺损伴膜部瘤形成患者,造影测量室缺左室面破口(入口)直径平均为(10.6±8.7)mm(8-21 mm),右室面均有多个出口,最大右室面破口(出口)直径平均为(3.1±2.9)mm(2-8mm).主要材料:封堵器与输送装置由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和北京华医圣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采用医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等材料,经特殊工艺加工制作成双盘形,专用于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的封堵治疗.封堵器的型号大小以腰部直径来表示,可选型号为4-16 mm.方法:①应用7~10 F输送鞘管从右心系统送入相应封堵器.②选择不同型号A4B2封堵器,置入封堵器直径为4~16mm,平均(6.3±2.4)mm.⑨封堵后15 min 重复左心室造影和经胸心脏超声检查,观察封堵的即刻效果.封堵后l,3,6,12个月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主要观察指标:封堵后有无残余分流、心律失常以及心脏各瓣膜功能是否受到影响.结果:①封堵膜部瘤左室面破口16例,封堵器完全置于瘤体内封堵瘤体16例,封堵膜部瘤右室面破口4例.②36例患者封堵后15 min左心室造影、经胸心脏超声检查显示32例完全封堵,3例造影示少量分流(<3 mm),(其中2例发生在封堵器完全置于瘤体内:1例发生在封堵膜部瘤右室面破口封堵后),其中2例24 h后心脏超声复查无残余分流,1例1个月后超声复查无残余分流.⑨术中并发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分别为3例和2例,均为一过性,1周内恢复.④封堵器置入体内后血小板黏附较少,凝血功能检查、免疫系统反应(免疫球蛋白、补体)、材料表面再内皮化反应均正常,未发生炎症等宿主反应.无封堵器脱落等材料反应发生.结论:经导管采用A4B2封堵器治疗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关键在于对膜部瘤大小、形态、位置及膜部瘤组织粘连牢固程度判断并以此来确定封堵部位及选择合适的封堵器.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小儿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经导管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对362例行介入治疗后的膜周部VSD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选封堵器大小为4~16mm(平均8.6mm),345例(96.2%)封堵成功。并发症发生情况:Ⅲ度房室传导阻滞5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交界区性心律4例,室性期前收缩5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6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4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例,三尖瓣关闭不全3例,残余分流3例,基底节区脑梗死1例,股动脉假性动脉瘤5例,股动静脉瘘5例,股动脉血栓3例,溶血、血尿1例,交换导丝断裂1例,猪尾导管断裂1例。结论经导管介入治疗小儿VSD相对安全,但应进一步加强其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