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7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7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5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71.
周围血管疾病常因动脉硬化影响腿部动脉供血所引起。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血流受阻 ,病人主诉行走时肌肉痛 (间歇性跛行 )。血流进一步减少 ,会出现休息时缺血性疼痛 (静息痛 ) ,并可影响到足。随后可能出现溃疡和坏疽 ,若不予治疗 ,可能导致肢体丧失。Fontaine评分对缺血严重度分级非常有用。虽然许多间歇性跛行病人仍可保持病情稳定 ,但每百万人群中每年仍有约 150~ 2 0 0人进展为高危肢体缺血 (FontaineⅢ或Ⅳ级 )。一些高危肢体缺血的病人仍可建立侧枝循环 ,从而保全肢体。血管外科学会最近统计发现 ,在这些病人中保全率…  相似文献   
72.
73.
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严重膝关节炎的重要方法,可改善患者的疼痛、关节畸形、关节僵硬和功能障碍等症状,术后持续的康复锻炼对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有关键作用。目前,国内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患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生理功能的恢复,对TKA术后早期恐动症的报道较少。本研究综述了国内外TKA术后早期恐动症的研究现状,旨在为我国TKA术后早期恐动症的干预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4.
自2016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托承担国家康复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工作,连续5年编制了《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康复医学专业部分)(以下简称《报告》),弥补了我国康复医学相关数据的空白。本文旨在对《报告》所提取和分析的指标进行解读,以期不断提高康复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调查的完整率和准确率,促进我国康复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指标由质量控制指标和资源消耗指标2类指标构成,其中质量控制指标包括结构指标、过程质量指标和结果质量指标,共16个大项149个分项。《报告》经由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信息系统(NCIS)进行数据收集,数据报告质量、准确性和完整度将作为医院评审评价、重点专科设置等工作的参考依据。在NCIS指标中,数据采集形式分以下4种:首页自动提取、医疗相关记录提取、病历人工读取和相关部门提供。本文着重对早期康复介入率、ADL改善率、并发症等重点指标,结构指标和其他过程质量指标进行了解读。国家康复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近几年来的工作发现,康复医学科是否建立信息化系统是决定质控数据提取准确、便捷与否的重要因素。康复医疗和质控信息化系统正由"信息化"向"智能化"转变,信息化管理将结合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分析等新兴技术,可以简化和精确化质控数据的提取过程,不断提升康复医学质控的效率。  相似文献   
75.
SD大鼠腰骶部脊神经前根显微外科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实验性高选择性腰骶神经前根小束切断术治疗圆锥上损伤的痉挛性膀胱提供可靠的神经根分束的形态学依据.方法:对6只雄性SD大鼠L1-S4节段的脊神经前根自然分束进行形态学观察和显微测量.结果:粗细不一的神经小束从脊髓发出,几个神经小束形成一个神经亚束.2~6个神经亚束构成一个神经束,或由神经小束直接形成神经束.腰骶部脊神经前根一般含有1股神经束,3~13支神经小束.L5-S2节段前根的小束数目在5支以上.每一前根内有一支神经小束较粗大,直径0.1~0.2 mm左右,其余较细小,最小可至0.01 mm左右,粗细程度存在较大差异.结论:实验性高选择性腰骶部前根神经小束切断术的分束可达到神经小束水平,以7~8支为宜.  相似文献   
76.
脊神经后根对大鼠排尿和勃起功能的选择性传导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脊神经后根神经小束对SD大鼠排尿和勃起功能的选择性传导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10只用逆行神经示踪技术确定SD大鼠排尿和勃起功能的脊髓中枢,并对其腰骶部脊神经后根进行显微解剖学研究;30只进行电生理学研究:分别对大鼠排尿及勃起反射中枢所在脊髓节段的脊神经后根神经小束进行电刺激,同时记录膀胱内压、尿道灌注压和阴茎海绵体内压的变化情况,观察各神经小束对膀胱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和阴茎海绵体的选择性传导作用。结果:SD大鼠排尿和勃起功能的低级中枢主要位于L6、S1脊髓节段。后根分束可达神经小束水平,电刺激L6、S1脊神经后根某些小束时,膀胱内压上升,但尿道灌注压和阴茎海绵体内压的变化幅度不大;电刺激其他一些小束时,尿道灌注压上升,但膀胱内压和阴茎海绵体内压在刺激前后的变化不大;或是阴茎海绵体内压急剧上升,但膀胱内压和尿道灌注压在刺激前后的变化不大;或是引起上述两个或三个压力的同时改变。结论:SD大鼠L6、S1脊神经后根不同小束对膀胱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和阴茎海绵体的传导效能存在差异;通过显微解剖及电刺激可以区别L6、S1中主要传导膀胱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及阴茎海绵体的不同的后根神经小束。  相似文献   
77.
目的:比较独立袋装弹簧床垫与硬弹簧床垫对非特异性腰痛的影响。方法:非特异性腰痛患者12例,分别选用独立袋装弹簧床垫(A组)与硬弹簧床垫(B组)作为常规睡眠床进行随机双盲对照研究。2组分别于实验前及实验后1及3周时进行改良Oswestry腰痛问卷、腰部活动度、腰痛VAS及仰卧位腰部压力检测。结果:不同时间点2组改良Oswestry腰痛问卷、腰部活动度及腰痛VAS检测与实验前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间比较亦无统计学意义。但仰卧位腰部压力检测,A组明显高于B组(P〈0.01)。结论:短期使用独立袋装弹簧床垫与硬弹簧床垫后对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疼痛症状、功能及腰部活动度的改善无明显作用,但独立袋装弹簧床垫对承托腰部有较好作用,可维持腰部正常生理曲线。  相似文献   
78.
自制微细硫酸钡造影观察骨微循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79.
本文介绍Brindley膀胱刺激器及其重建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的疗效。Brindley膀胱刺激器由植入部分和体外部分组成。Brindley技术可以使病人自主控制排尿,解除膀胱痉挛使膀胱容量扩大,残余尿量、尿路感染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症状减少,输尿管上段扩张恢复,大便时间比手术前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80.
Archie  Young  Susie  Dinan  李筱雯 《英国医学杂志》2006,9(5):306-309
规律的体力活动在任何年龄段均可带来好处,英国国家老年人服务机构反复调其对老年人健康的重要性,而且通过教育和指导参与者可以减少潜在的不利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