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68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辽宁省HIV-1株的基因序列测定和亚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通过DNA序列分析 ,确定辽宁省HIV -1流行毒株的亚型。方法 从辽宁省HIV -1抗体阳性者中选择 16例 ,其中经性接触感染者 8例 ,经静脉吸毒和血液途径感染者 7例 ,垂直传播者 1例 ,采集全血提取DNA作为PCR扩增的模板 ,套式引物扩增HIV -1前病毒DNA的C2~V 3区用于测序。所测序列与国际标准株及国内外参考序列进行比较 ,确定被检标本的亚型。结果 辽宁省流行的HIV -1病毒分属A、B、C、G4种亚型 ,其中经性途径传播者 8例分别为B′亚型和A亚型 ,静脉吸毒者 4皆为C亚型 ,经血途径感染者分别属B′和G亚型 ,垂直传播者为A亚型。亚型内基因离散率分别为 :A亚型 (7 5± 1 0 ) % ,B′亚型 (8 5± 0 9) % ,C亚型 (5 4± 0 9) % ,G亚型 (13 5±2 1) %。结论 辽宁省目前HIV -1的流行株亚型较为复杂 ,不同传播途径感染HIV毒株亚型有所不同 ,C亚型毒株只见于静脉吸毒者 ,经性途径和血途径感染主要为B′亚型 ,而A亚型和G亚型只见于非洲劳务输出人员及其配偶子女。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由同一教师授课的同年级班级。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法,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临床带教教师评价结果。结果实验组成绩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路径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增强学生学习责任感和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03.
目的了解社区哮喘患儿父母生活质量水平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儿童照护者生活质量问卷(paediatric asthma caregiver’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PACQLQ)对125名哮喘患儿父母进行调查。结果 125名社区哮喘患儿父母的PACQLQ总均分为(4.34±1.03)分,其中活动限制维度得分为(4.29±1.55)分,情感功能维度得分为(4.36±0.89)分。患儿父亲PACQLQ得分为(5.01±0.97)分,母亲得分为(4.02±0.90)分,两者比较,t=5.59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患儿关系和患儿病程为影响患儿父母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社区哮喘患儿父母生活质量处于中等水平。哮喘患儿母亲的生活质量水平较父亲低,且哮喘患儿在诊断哮喘初期,其父母的生活质量水平是最低的。在进行健康教育时应更关注患儿母亲的心理压力,而且健康教育的工作应当在患儿确诊为哮喘后尽快开展。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3年1月84例股骨髁上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骨折的愈合情况以及膝关节功能状况。股骨髁上骨折均按远端骨折AO/ASIF分型进行分型:A1型56例,A2型15例,A3型13例。治疗方式为髌韧带内侧小切口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后随访6~36个月。结果84例股骨髁上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根据Neer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手术后患者总的优良率为85.7%。A1、A2型优良率高(分别为96.4%、86.7%),而A3型优良率较低(为38.5%)。结论A1、A2型股骨髁上骨折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而A3型股骨髁上骨折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后的膝关节功能较差。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PCEA分娩镇痛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镇痛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镇痛组行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连续硬膜外分娩镇痛,对照组常规分娩处理。观察记录两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脉搏及血氧饱和度,同时监测脐动脉血pH值、血氧分压(PO2)、血二氧化碳分压(PC2)、碱剩余(BE)、血乳酸含量及新生儿1-5rainApgar评分。结果两组产妇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脉搏及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俨〉0.05)。与对照组比较,镇痛组脐动脉血pH值、P02、PCO2、BE及新生儿1.5min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俨〉0.05),镇痛组血乳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PCEA分娩镇痛可以降低新生儿酸中毒及窒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养老护理员特征对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2012年3~5月对常德市城区15家养老机构内养老护理员和老年人各86名进行调查问卷。以养老护理员的6个特征因素为自变量,以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通过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筛选得到对养老机构老年人身心健康影响有意义的因素,即养老护理员的年龄、从业时间影响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养老护理员的文化层次、家庭人均月收入、从业时间影响老年人的身体状态。结论:养老机构老人抑郁水平得分较高,应加强养老护理从业人员的培训,充分发挥养老护理员在养老机构中的作用,是提高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比较亚低温与常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凝血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74例重型颅脑外伤(GCS 3~8分)随机分为亚低温与常温治疗组,动态观察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一二聚体(D-D)、纤维蛋白分解产物(FDP)的变化.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后短时间内即可出现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溶亢进,亚低温组凝血功能指标与常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低温疗法能有效改善颅脑损伤后高凝状态,疗程宜1周以上.  相似文献   
108.
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总结169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治疗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其治疗方法、药物应用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胸腔镜下行胸膜转移结节烧灼或/和肺内病灶切除、并胸腔内注入滑石粉治疗38例,有效率达89.5%,闭式引流加胸腔内注入胞必佳、顺铂等药物44例有效率为69.8%,胸腔穿刺抽液后注入胞必佳、顺铂等药物39例有效率仅57.4%。结论:胸腔镜下行胸膜转移结节烧灼或/和肺内病灶切除、并胸腔内注入滑石粉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较好,若条件不允许,胸腔闭式引流后予胸腔内注入胞必佳等生物调节剂,疗效亦能满意。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在脊柱手术后镇痛的效果和并发症。方法60例脊柱手术病人随机分成氯诺昔康组和吗啡组。观察两组病人术后的镇痛效果(VAS评分)和副作用。结果两组镇痛效果无明显差别,但副作用却有显著差别。结论氯诺昔康用于术后镇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0.
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后膝关节功能恢复1年随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随访观察前交叉韧带断裂自体异体髌腱移植重建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方法:选取2002—08/2004—08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关节外科24例成功随访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自体髌腱移植髌骨供区植骨9例,采用异体髌腱移植14例,胭绳肌移植1例,术后1年随访进行评估,以临床检查(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IKDC评分(采用4级评分法:即正常、接近正常、异常、严重异常,包括8个方面的21项内容,具体为:①按0~3级患者主观评估膝关节的功能及膝关节影响活动水平;②症状;③活动范围;④Lachman法;⑤关节间隙征;⑥受检部位病征压痛、敏感、麻木;⑦X射线退行性关节病改变;⑧功能方式检验),Lysholm评分评估患者膝关节功能。包括8个方面的34项内容①跛行;②支撑;③交锁;④不稳;⑤疼痛;⑥肿胀;⑦上下梯;⑧下蹲。总分100分,分数愈高,膝关节功能恢复愈好。结果:23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年,随访率100%。①9例采用自体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术中髌骨供区植骨的患者,前抽屉试验(+)1例;Lachman试验(+)1例;轴移试验(+)1例;IKDC评分正常8例(88.9%),接近正常1例(11.1%);患者主观感觉良好;Lysholm评分,患膝术前平均45.3分,术后89.8分,其中优6膝、良1膝、中1膝,优良率88.9%,患膝力量达对侧膝的75%以上,可免支具和拐杖行走。无伸膝受限,屈膝活动达130&;#176;以上。3例膝部皮肤麻木,1例跪地疼痛,2例膝行疼痛。②14例异体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髌骨供区植骨患者:前抽屉试验l度1例,Lachman试验(+)1例,轴移试验(+)1例;IKDC评分正常11例(78.6%),接近正常2例(13.9%),异常1例(7.5%);Lysholm评分,患膝术前平均46.1分,术后88.7分,其中优11膝、良2膝、中1膝,优良率92.8%,患膝力量达对侧膝的75%以上,可免支具和拐杖行走。无伸膝受限,屈膝活动达130&;#176;以上。结论:植骨修补髌骨表面缺损,有助于供区的修复,特别是髌骨的修复,植骨可减少以往自体髌腱移植的不适症状,尤其是髌股关节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