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脉冲射频(pulsed radiofrequency,PRF)对坐骨神经分支损伤(spared nerve injury,SNI)模型大鼠脊髓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8):空白对照组(C组)、模型组(SNI组)、假治疗组(Sham组)和治疗组(PRF组)。于制模前0天,制模后1、4、7、10天,PRF治疗后6、12、24、36、48天分别测定4组大鼠机械缩足阈值(pain 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PMWT);在PRF治疗前0天、治疗48天后分别处死每组大鼠4只,提取L4—L6节段脊髓,采用蛋白印记(Western Blot)技术检测bcl-2、caspase-3表达情况,TUNEL法检测脊髓组织凋亡细胞数。结果:(1)坐骨神经分支损伤术后,SNI组、Sham组和PRF组大鼠的PMWT较C组显著降低(P0.01);(2)经PRF治疗后,PRF组大鼠的PMWT可显著提高(P0.05);(3)随着PMWT提高,PRF组bcl-2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caspase-3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而脊髓组织细胞凋亡数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PRF可能通过抑制脊髓神经细胞凋亡对SNI模型大鼠产生良好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半导体激光穴位照射联合川芎嗪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入组标 准的膝骨关节炎患者72 例,使用SPSS19.0 的随机数字发生器分为3 组,分别是半导体激光穴位注射组(A 组)、 川芎嗪关节内注射组(B 组)和半导体激光穴位照射联合川芎嗪关节内注射组(C 组),治疗周期为4 周。采 用Lysholm 评分标准和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对患者进行膝关节功能和疼痛的评估,并由专业的康复治疗 师评估患者治疗后的膝关节活动度(ROM)和疗效缓解情况;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和匹茨堡睡眠 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患者的情绪和睡眠质量;采用股骨头前后位和侧位X 射线测量各患者的影像学角 度。结果 3 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是83.3%、73.1% 和93.1%。所有患者治疗后VAS 评分、ROM 和膝关节 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A、B 两组治疗后VAS 评分、ROM、膝关节功能评分、PSQI、HAD-A 和 HAD-B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A 组和B 组比较,C 组治疗后的VAS 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 PSQI、HAD-A 和HAD-B 评分降低,ROM 角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和B 组影像学检 测的各个角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 组影像学检测的各个角度参数较A 组和B 组减小,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 <0.05)。3 组患者治疗后股骨长度、局部肿胀疼痛、照射部位损伤和过敏反应发生率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半导体激光穴位照射联合川芎嗪关节内注射能有效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疼 痛,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和情绪。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三氧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膝骨性关节炎患者31例40膝,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膝。实验组使用40μg/ml医用三氧行膝关节腔内注射,连续3周,继以玻璃酸钠注射,连续治疗3周;对照组行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连续5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VAS评分、关节活动度(ROM)、Lysholm关节功能评分变化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ROM和Lysholm关节功能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实验组患者关节肿胀、疼痛和跛行3项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氧40μg/ml联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KOA较单纯注射玻璃酸钠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医用臭氧联合玻璃酸钠治疗骨性膝关节炎(KOA)的治疗用量。方法骨性膝关节炎患者48例,共80膝,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0膝。分别给予臭氧(A组20μg/ml、B组30μg/ml、C组40μg/ml)15 ml,每周1次,连续3周和玻璃酸钠行患膝关节腔内注射2 ml,每周一次,连续3周,对照组(D组)行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每次2 ml,每周一次,连续5周。观察A、B、C三组治疗前后患者VAS评分、关节活动度(ROM)、Lysholm关节功能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臭氧治疗后第1周C组VAS评分低于A、B组(P<0.05);臭氧治疗后第3周C组Lysholm关节功能评分优于A、B组(P<0.05);治疗后C组患者关节肿胀、疼痛和跛行评分高于D组(P<0.05);总优良率C组高于D组(P<0.05)。结论 40μg/ml的臭氧联合玻璃酸钠可以缓解骨性膝关节炎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模型小鼠脊髓自噬程度的变化。方法:36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S)、溶剂组(Solvent)与腹腔注射树脂毒素组(RTX),每组12只。RTX组0.2μg/g的剂量构建PHN模型,Solvent组、NS组分别注射等体积的溶剂和生理盐水。每天定时用von-frey纤维丝检测机械缩足阈值(PWMT),热板法检测缩足时间阈值(HPPT)至疼痛稳定。然后分别处死各组小鼠,取脊髓L4—L6节段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LC3、beclin1的变化情况。结果:使用0.2μg/g的RTX后PHN模型PWMT显著降低、HPPT显著增加(P0.05),同时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1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性增加(P0.05)。结论:0.2μg/g的RTX可以复制PHN小鼠模型;PHN小鼠模型脊髓自噬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16.
<正>跟痛症(calcaneodynia)好发于中老年人,尤其是运动员及肥胖者,男性多于女性,是足底筋膜炎、跟下脂肪垫不全、跟管综合征及跟部滑囊炎等一系列疾病的总称。患者常表现为典型症状为行走之前局部疼痛,行走困难。坚持短距离行走数分钟后疼痛缓解,长距离行走后疼痛加重。针对症状的治疗方式较多,患者自主选择以保守治疗为主。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ESW)作为保守治疗方法之  相似文献   
17.
碳酸氢钠在临床上新用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药理本品呈弱碱性 ,口服后迅速中和胃中过剩的胃酸 ,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幽门痉挛性疼痛 ,碱化尿液 ,防止磺胺在尿中结晶析出 ,治疗代谢性酸中毒 ,高血钾症 ,霉菌性阴道炎以及严重的哮喘持续状态经其他药物治疗无效者。2 临床新用途2 .1 治疗顽固性、血管性头痛 方法 :用 5 %碳酸氢钠 5 0~10 0 m L,静脉缓慢注射 ,每日 1次 ,7d为一疗程 ,使用碳酸氢钠能使处于舒张状态的颅内血管收缩 ,并使处于痉挛状态的颅内血管扩张 ,维持这些血管正常的舒缩功能 ,从而能有效地治疗血管性头痛。2 .2 治疗流行性出血热 剂量为 5 %碳酸氢钠 15 0~ …  相似文献   
18.
周增华 《护理研究》2003,17(18):1068-1068
我院 1990年 5月— 2 0 0 0年 5月采用血液透析加灌流对农药中毒致昏迷的 11例病人进行抢救治疗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1例均为有机磷中毒昏迷病人 ,女 8例 ,男 3例 ,年龄 18岁~ 5 5岁 ;10例病人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 ,口服量 15ml~ 2 0 0ml ;1例因喷洒农药时皮肤接触吸收所致中毒。行血液透析灌流治疗采用直接穿刺动静脉建立一个良好的通路 ,连接血液透析管路 ,进行体外循环 4h~ 6h后昏迷病人即可清醒。血液透析加灌流结束时 ,用无菌生理盐水回血。 9例痊愈 ,无后遗症 ;2例清醒后 6h~ 8h死于呼吸衰竭。2 讨论  经…  相似文献   
19.
体外冲击波(ESW)是新近应用于治疗慢性软组织疼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非侵袭性手段。本文对ESW的作用机理及其对疼痛科常见慢性软组织疼痛性疾病的治疗进展和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CT引导下臭氧靶点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臭氧靶点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并分析其并发症.方法 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T引导下穿刺,先行髓核内注射60μg/mL的臭氧-氧气(O3~O2)混合气体约10~30 mL,再退针至突出物内行靶点注射臭氧10~20 mL,行CT扫描见髓核及突出物内臭氧呈内积状、裂隙状、弥散状和大部分溢出状分布,继续退针至椎间孔外口或侧隐窝,证实未在蛛网膜下腔情况下,分次缓慢注入浓度为25~40μg/mL的O3~O2混合气体10~15 mL.部分神经根炎症较重的下肢痛患者,注射臭氧5~10 min后于侧隐窝或者椎间孔外口注入含曲安奈德20~40 mg和甲钴胺0.1 mg的消炎镇痛液5~10 mL.结果 56例患者术后1个月随访,优18例占32%,良31例占55%,可5例占8.9%,差2例占3.5%,优良率87%,有效率95.9%.接受二次臭氧治疗者2例,四次臭氧注射者1例.56例患者67个椎间盘在CT引导下穿刺,穿刺成功率100%,臭氧注射后全部患者均于10~20 min后原腰、腿痛的症状得到缓解.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臭氧靶点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微创,但须注意选取恰当的适应证,术中细心操作,强调靶点注射,并加强术后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