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目的观察通肺平哮汤对卵蛋白致敏哮喘豚鼠小气道SP阳性纤维表达的影响,探讨通肺平哮汤治疗哮喘的机制。方法 40只健康雄性Hartley系豚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和通肺平哮汤组。用卵白蛋白致敏,激发构建哮喘豚鼠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P阳性纤维在豚鼠肺内的表达。结果 通肺平哮汤组和地塞米松组SP阳性纤维则较模型组显著减少,通过模型组肺组织HE切片电镜观察证实该组气道壁及肺间质中嗜酸性粒细胞大量浸润,气道平滑肌层增厚,管腔狭窄,毛细血管内皮肿胀。结论通肺平哮汤可抑制气道炎症反应,且加速SP降解,抑制神经源性炎症而发挥治疗哮喘的作用。  相似文献   
62.
目的 观察通肺平哮汤对哮喘豚鼠模型肺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健康Hartley系豚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病理模型组,地塞米松组,通肺平哮汤组各10只.采用OVA腹腔注射及气道吸入激发建立哮喘豚鼠模型,观察实验过程中哮喘豚鼠的一般情况及光镜下肺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哮喘模型组豚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频率加快、幅度增加、张口等呼吸困难症状,豚鼠OVA激发后,地塞米松组和通肺平哮汤组没有出现明显不适症状,一般情况明显优于模型组;光镜下观察:病理模型组见支气管黏膜下层充血水肿,嗜酸性粒细胞灶状浸润,腔内可见部分粘液及渗出物.地塞米松组:气管及支气管管壁结构正常,无炎性渗出.通肺平哮汤组:气道炎症细胞明显减少,管壁水肿明显消失,管腔炎性渗出物明显减少,支气管平滑肌无明显肥厚.结论 通肺平哮汤可改善支气管上皮损伤、粘液腺增生等病理改变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3.
目的:观察养阴润肠方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Cajal间质细胞的影响,探讨其通便的机制。方法:随机将30只SD大鼠分为造模组(24只)及正常对照组(6只)。正常对照组给予蒸馏水灌胃,造模组采用大黄递增灌胃法制作慢传输型便秘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莫沙必利组、养阴润肠方组、自然恢复组。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予以一期处死,并采用活性炭灌胃法检测结肠传输功能、观察结肠内存留粪便粒数、实时荧光定量PCIk法检测c—kit基因表达的变化。其他组继续给予相应干预措施干预30d。之后检测上述指标。结果:模型组结肠内存留粪便粒数较正常组多(P〈0.01),养阴润肠方组及莫沙必利组结肠内存留粪便粒数较模型组少(P〈0.01);模型组较正常组碳未推进率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莫沙必利组及养阴润肠方组碳末推进率明显升高(P〈0.01),而自然恢复组与模型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c—kit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1),恢复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恢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养阴润肠方组及莫沙必利组均有所改善(P〈0.01,P〈0.05),但莫沙必利组较养阴润肠方组表达水平低(P〈0.05),莫沙必利组较恢复组表达量有所增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养阴润肠方具有较好的增强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的结肠传输功能的作用,其通便机制可能为通过促进Cajal间质细胞的再生及修复而达到促进肠动力,从而实现通便的作用。  相似文献   
64.
65.
我们根据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奥德金)能改善微血管病变,对病理性神经髓鞘代谢发挥再生的药理作用,将其应用于自2001-04~2001-10收治的90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6.
王力  耿洁  吴霜  袁枚  魏庆芳 《临床荟萃》2003,18(15):857-857
我们从 1995年 12月至 1997年 12月 ,在柔红霉素和阿糖胞苷 (daunomycinandara C ,DA)方案基础上分别加用 6 巯基鸟嘌呤 (thioguanine ,6TG)与依托泊苷 (商品名 ,足叶乙甙 ,VP16 )组成的两种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诱导缓解方案 (DAT和DAE方案 ) ,随机对 4 5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治疗 ,结果两种方案均达到了较高的完全缓解率及较好预后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本组共 4 5例 ,均为初治患者。DAT组 2 5例 ,年龄 18~ 4 8岁 ,平均 (30± 8)岁 ;男 14例 ,女 11例 ;M15例 ,M2 13例 ,M57例。DAE组 2 0例…  相似文献   
67.
慢性便秘是最常见的胃肠功能紊乱症状之一,对患病人群的生活质量有着广泛的影响,在各国医疗支出中占比例高.便秘受多种肠道动力以及内分泌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慢性便秘的药物治疗靶点趋向于肠肌层神经、神经传导介质及其受体改变、盆底肌和肛提肌收缩不协调等.本文搜集归纳国内外近年便秘治疗常用药,尤其是促结肠动力药物,包括无羟色胺(5-HT)受体激动剂、氯离子通道激活剂、尿鸟苷素和鸟苷酸环化酶-C受体激动剂、阿片拮抗剂等,就其疗效和安全性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8.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MM)因浆细胞克隆性增生致血清中产生大量单克隆游离轻链。血清游离轻链(serumfree light chain,sFLC)检测在浆细胞疾病(plasma cell dyscrasias,PCD)的应用中日益突出。免疫比浊法检测sFLC是一种敏感度高、特异性强的快速自动、定量的检测手段。本研究探讨多发性骨髓瘤中sFLC水平并分析多发性骨髓瘤中sFLC与血清总轻链(sTLC)相关性。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明确诊断的45例多发性骨髓瘤初诊患者的血清游离κ及游离λ浓度,计算游离κ及游离λ的比值,评价sFLC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临床意义。结果表明,MM患者的sFLC及其比值与正常人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tκ=13.53,P<0.001;tλ=17.53,P<0.001;tκ/λ=4.26,P<0.001);MM患者的sFLC和sTLC及二者的比值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MM患者中sFL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sFLC及其比值可作为MM的诊断指标之一。sTLC的测定不能代替sFLC。  相似文献   
69.
患儿,男,12岁,体质量40kg,因"发热1周,出疹6d,出血1d"于2012年11月15日入院.入院前1周出现发热,体温在38℃左右,次日发现躯干、四肢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丘疹,继而演变为水疱疹、脓疱疹、痂疹,在村诊所按"水痘"予阿昔洛韦治疗6d,无好转.治疗第6天,患儿鼻腔、口腔出现出血,伴肉眼血尿、黑便、腹痛.转市中心医院查血RBC 4.07×109 L-1,HGB 127 g/L,PLT 4×109 L-1,给予头孢唑啉、阿昔洛韦、止血敏、蛇毒血凝酶等治疗1d,无好转.否认既往有血小板降低及相关病史.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