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目的:观察天麻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大鼠神经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将动物随机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天麻乙酸乙酯提取物组(以下简称乙提组,剂量按生药量计为7.29 g·kg-1)。预防性连续灌胃给予药物7 d,末次给药0.5 h后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然后再进行治疗性连续灌胃给药7 d,统计模型复制后7 d时的死亡率、各组大鼠在规定时间点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定及脑组织取材检测GAP-43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死亡率和神经病学评分明显升高、肌力评分和GAP-43表达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乙提组大鼠术后第7天死亡率和神经病学评分明显降低、肌力评分和GAP-43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天麻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大鼠神经突触可塑性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应用Biostep运动康复训练系统对腰髓完全性损伤患者进行运动训练的意义。方法:46例腰髓完全性损伤患者,随机分为Biostep训练组(治疗组)和常规康复训练组(对照组),每组各2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综合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Biostep运动训练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ASIA下肢运动评分、脊髓损伤步行指数Ⅱ(WISCIⅡ)、10m步行测试(10MWT)及功能独立性评定(FIM)。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后ASIA运动评分、WISCIⅡ、10MWT和FIM评分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在ASIA下肢运动评分、WISCIⅡ和10MWT方面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常规康复治疗辅以Biostep康复训练系统进行训练,对提高腰髓完全性损伤患者步行功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三级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80 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均予以常规内科治疗,康复组同时给予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在2组入选时、发病后1、3 及6个月末时进行运动功能(FMA)及生存质量评定。结果:发病后1、3、6个月末时运动功能评分康复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生存质量评定发病后1个月末时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而发病后3、6 个月末时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生存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4.
男性下尿路症状是以尿频、尿急、排尿困难为特征,与下尿路疾病相关的一组症状的统称,其中,常见原因为良性前列腺增生和膀胱过度活动症。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男性下尿路症状发病率逐年上升。基于“脏腑别通”理论,从肺与膀胱、脾与小肠、肾与三焦3个角度阐释男性下尿路症状,认为肺气郁闭、膀胱气化不利,脾运不及、小肠主液失常,肾阳虚衰、三焦水道不通是男性下尿路症状的基本病机。治疗时当明辨病位,与肺及膀胱相关则提壶揭盖、开宣肺气以利膀胱,方用五苓散加紫苏叶、杏仁等化裁;与脾及小肠相关则升清降浊、健运脾气以通小肠,方用参苓白术散化裁;与肾及三焦相关则阴中求阳、温补肾气以疏利三焦,方用八味肾气丸化裁;同时,根据病情配合针灸、运动等疗法,可为临床辨治男性下尿路症状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5.
目的:系统评价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AMED、CINAHL、CBM、CNKI、VIP、WanFang Data数据库,搜集所有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5年12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价后,采用Revman5.3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或仅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19项随机对照试验,共157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临床总有效率:弥可保穴位注射组分别优于肌内注射组[OR=4.49,95%CI(3.34,6.04),P<0.00001];静脉注射组[OR=5.06,95%CI(1.84,13.87),P=0.002]。(2)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弥可保穴位注射组正中和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改善优于肌内注射组[MD=5.58,95%CI(4.77,6.39),P<0.00001];[MD=4.66,95%CI(2.89,6.43),P<0.00001]。(3)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弥可保穴位注射组正中、腓总和腓浅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改善优于肌内注射组[MD=4.12,95%CI(2.94,5.30),P<0.00001];[MD=4.21,95%CI(3.29,5.14),P<0.00001];[MD=3.28,95%CI(1.95,4.61),P<0.00001]。(4)安全性:3个研究报告出现局部疼痛,酸胀等不良反应,但经处理或休息后恢复,未见其他不良反应报告。结论弥可保穴位注射的临床疗效优于肌内注射、静脉注射、静脉点滴以及口服。但弥可保穴位注射对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改善与静脉注射比较无明显优势。受纳入研究的质量和数量的限制,本研究结论尚需要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56.
目的 对贵州省康复医疗资源现况进行调查,监测分析贵州省哨点医院康复质控月度数据,综合分析评价我省目前康复医疗服务质量与安全水平。方法 对2021年贵州省康复医疗资源调查结果和2023年1—9月贵州省17家国家级康复哨点医院月度质控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21年全省康复医疗资源调查显示,全省108家医疗机构康复医学科平均床位数比6.28%,科室平均总面积731.79 m2,仅19.79%的医疗机构康复医学科科主任为康复专业执业范围,13.31%的康复医师为康复执业范围。各级医院设置的亚专业康复治疗室比例最低的为康复工程室(18.18%)。全省平均康复治疗有效率91.92%,住院患者平均康复功能评定率93.68%,平均住院日为21.25 d。全省康复医学科主要收治病种排序依次为神经系统疾病(87.0%)、骨与关节疾病(85.2%)、慢性疼痛(83.3%)、脊髓损伤(81.5%)、儿童疾病(63.9%)、内脏疾病(39.8%)。2023年1—9月,收集17家国家级康复哨点医院上报的质控月度数据共150份。其中床位比中位数稳定在3.3%左右,医师、治疗师和护士床配比中位数...  相似文献   
57.
目的:预测初发脑梗塞住院患者出院时的生活自理能力。方法:初发脑梗塞患者360例,14例住院期间死亡,346例生存者中男187例,女159例,平均年龄63.9±11.4岁,平均住院时间36.53±27.03天。以出院时的结局分为自理组(230例)和非自理组(116例),根据发病时情况,入院后第一次检查资料等参数,分别采取单因素t检验及X2检验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t检验和X2检验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它因素的差异无显著性;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左半球、大面积、多部位梗塞,合并肢体瘫痪、感觉性失语、心律失常的患者,出院时生活自理能力较差(P=0.0001-0.1020)。结论:根据发病时情况,入院后第一次检查资料等参数可以预测脑梗塞患者出院时的生活自理能力,研究结果对充分利用现有资料,制定适宜的治疗计划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续断-杜仲治疗先兆流产的作用机制,研究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筛选出续断和杜仲的活性成分靶点,利用Genecards数据库筛选出先兆流产的疾病潜在靶点.采用String数据库对疾病和药物的共同靶点基因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分析,采用David数据库对共同靶点基因进行GO富集和K...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明确肌痉挛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脊髓损伤并发肌痉挛的保护性或危险性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9-01—2022-12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的183例脊髓损伤患者,根据脊髓损伤有无合并肌痉挛分为痉挛组和非痉挛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脊髓损伤节段、损伤分级,以及是否合并贫血、低蛋白血症、神经病理性疼痛、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数据进行分析,进一步分析脊髓损伤后肌痉挛的类型、发生特点、影响因素等特征。结果 痉挛组(n=47)和非痉挛组(n=136)的损伤节段、病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性别、年龄、ASIA分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合并压疮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合并神经病理性疼痛、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贫血、低蛋白血症、D-二聚体升高、尿路感染、肾积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损伤节段、病程、压疮均为脊髓损伤合并肌痉挛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病程较长及合并压疮为独立危险因素(OR>1),低损伤节段为保护因素(OR<1)。结论 病程、...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