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1.
目的:建立右旋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探索经直肠灌注Gd - nanoCPs检测炎性肠病的预临床方法.方法:采用改良的乳化凝结技术合成Gd - nanoCPs.采用5%葡聚糖硫酸钠诱导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对正常组(n=1 4)、结肠炎组(n=14)分别灌注Gd - nanoCPs混悬液(10只),Gd - DTPA水溶液(2只)及尾静脉注射Gd - DTPA(2只),于灌肠前和灌肠20~ 120min后行结肠MR扫描.对结肠上段、中段及下段肠壁分别进行灌肠前后结肠壁、盆壁肌肉和图像背景MR信号强度进行测量,计算灌肠前后肠壁与盆壁肌肉的相对信号值及强化率,并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直肠灌注Gd - nanoCPs混悬液20~120min内肠黏膜均有强化,20~ 120min内下段、中段及上段结肠黏膜强化率分别为1.8%~35.2%、1.6% ~26.4%、1.8% ~ 27.3%和25.2%~71.1%、20.8% ~ 55.7%、9.4%~35.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 - nanoCPs作为一种新型肠道MRI对比剂,具有成为检测炎性肠病的特异性靶向MRI造影剂的潜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制备肠黏膜靶向磁共振对比剂Gd-DTPA-CPs,探讨其用于大鼠活体肠黏膜MR成像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改良的乳化微滴融合法制备Gd-DTPA-CPs,经过结构表征和细胞毒性试验后对正常大鼠进行MRI.对大鼠行灌肠前MR扫描,之后将其分为两组,分别经直肠灌注Gd-DTPA-CPs溶液(实验组)和Gd-DTPA溶液(对照组)后于不同时间点行MR扫描,测量各时间点肠壁和盆壁肌肉信号强度,计算肠壁的相对信号值和强化率.扫描完成后取相应肠段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Gd-DTPA-CPs直径约420 nm,药物包封率为74.41%,分散度较好,体外细胞毒性小.实验组灌肠前、后各时间点肠壁相对信号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77,P<0.05),保留灌肠20 min时出现最大差异,最大强化率达35%.经电镜证实实验组大鼠Gd-DTPA-CPs聚集于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内;对照组灌肠前后各扫描时间点相对信号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5,P>0.05),结肠上皮细胞内无Gd-DTPA聚集.结论 本实验制备的Gd-DTPA-CPs能与正常肠黏膜结合,提示可通过直肠给药途径进行活体大鼠肠黏膜MRI.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弥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及其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前列腺癌患者与32例前列腺良性增生患者的多b值弥散加权图像资料,使用IVIM双指数模型计算肿瘤区与增生区的D值与f值,并分析D值与f值在肿瘤组与增生组间的差异,比较不同Gleason评分的前列腺癌的D值与f值的差异并分析其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肿瘤区的D值与f值显著低于增生区(P〈0.05)。不同Gleason评分的前列腺癌的D值与f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的D值与Gleason评分呈负相关(r=-0.772,P〈0.01),前列腺癌的f值与Gleason评分呈负相关(r=-0.780,P〈0.01)。结论 D值与f值可用于前列腺癌诊断与评估,IVIM模型将有望从弥散与灌注两方面预测前列腺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4.
常规体检时,人们总会面临这样一个选择:X线片、CT、磁共振检查(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究竟怎么选?PET-CT真的是“查癌神器”吗?每年做一次就权当是体检了吗?X线片X射线检查(伦琴射线),老百姓普遍叫它X光,是一种用X射线诊断疾病的方法。伦琴于19世纪末发现了X射线,使现代医学在健康检查和疾病诊断方面迈向了无侵犯性检查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5.
"喉源性咳嗽"病名由江苏省中医院干祖望教授始创.此病在临床上多见,病人常因咽痒呛咳,经内科(呼吸科)治疗无效果而求治于耳鼻咽喉科.本人自拟"止咳汤"临床治疗此病,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慢性鼻窦炎急性发作是耳鼻咽喉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此病常因上呼吸道感染引起且缠绵难愈,影响工作、学习与生活。笔者经临床实践自拟中药方剂以活血化瘀药为主治疗此病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4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均符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5版。耳鼻咽喉科学中有关鼻窦炎的诊断标准。其中男24例,女40例。年龄最大45岁,最小16岁。以青壮年居多。病程1~10年。64例中上頜窦炎症54例、多窦炎10例。所有病例均经X线摄片诊断。1.2诊断标准有慢性鼻窦炎病史,每次发作多因“上呼吸道感染”诱发,所有病例均…  相似文献   
17.
心血管MR(CMR)是诊断缺血性心肌病(ICM)的重要影像学方法。规范扫描流程、序列选择及诊断过程可进一步提高CMR用于ICM的临床价值。多名中国专家基于国内经验及研究成果、参考国外共识提出本共识,旨在为CMR在我国ICM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摘要】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作为一种可以显示水分子扩散运动的成像技术,已被广泛运用于各种疾病、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诊断。但在心肌病变方面,心脏的特殊生理特性导致DWI图像采集困难,使此前DWI在心肌病变诊断中难以发挥作用。近年来,随着DWI技术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现出心肌DWI的应用价值。本文将综述目前在心肌病变诊断领域DWI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正>胆总管结石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消化系统疾病。胆总管结石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胆道感染、胆汁淤积、胆道蛔虫等因素导致胆总管内形成结石称为原发性胆总管结石;由胆囊内落入胆总管内的结石为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此外,对于因胆囊切除、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战伤、异物摄入或其他特殊病史后多年出现典型症状的患者,还需要考虑异物迁移伴胆道并发症的鉴别诊断[1]。我院外科2021年10月收治鱼刺引起胆总管结石伴发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 心脏MR技术在各种缺血及非缺血性心肌病的诊断、评估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心脏MR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模式、扫描序列及影像表现进行基本的介绍, 旨在提高影像医师的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