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DPN患者、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体检健康人员各60例,其中DPN患者依据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分为轻度组(n=18例)、中度组(n=30例)、重度组(n=12例),所有人员均检测血清IMA、HbA1c水平和运动、感觉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NCV)。结果 DPN患者血清IMA、HbA1c水平明显高于T2DM患者; T2DM患者血清IMA、HbA1c水平明显高于体检健康人员; DPN患者运动、感觉NCV明显低于T2DM患者、体检健康人员(P<0.05); 重度组血清IMA、HbA1c水平明显高于中度组,中度组血清IMA、HbA1c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重度组运动、感觉NCV明显低于中度组,中度组运动、感觉NCV明显低于轻度组(P<0.05);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IMA、HbA1c水平与运动、感觉NCV呈负相关(r=-0.774,-0.798,-0.734,-0.742; P<0.05)。结论 DPN患者血清IMA、HbA1c水平可能与DPN及其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评估T2DM患者DPN发生及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2.
1959年,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提出以气功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高血压病,经17个厂1,600例临床实践,近期疗效达90%.但这一疗法的长期疗效如何?最终能否根治高血压病?该所以往所认为"高血压病的发生,在于机体阴阳失调(也即血压调节功能之失调)",而机体阴阳失调的客观指标如何?气功治疗高血压病能否纠正这一机体阴阳失调?这些都是有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目的,即在企图释开以上疑问.  相似文献   
73.
目的研究2型DM和CD患者进餐后血压和心率的变化特点。方法根据患者的诊断,将100例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组(DM组)和冠心病组(CD组),在遵医嘱停服影响血压和心率的药物7d以上,进标准定量饮食,进行24h动态血压和心率观察,分析进餐前后SBP、DBP和心率的变化。结果CD组24hABPS和24hABPD均较DM组的增高(氏0.05,P〈0.01),而DM组24h平均心率较CD组快(/9〈0.01);CD组餐后30min-60min的SBP、DBP和心率较餐前对应时间点升高(P〈0.01),餐后90minSBP、DBP和心率恢复至餐前水平。DM组餐后30min-90min,SBP、DBP和心率下降(P〈0.01),餐后120minSBP、DBP和心率恢复至餐前水平。结论冠心病和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状态血压和心率的变化有不同的特点;冠心病患者餐后血压和心率有升高趋势;而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压和心率有下降趋势,且糖尿病患者血压和心率恢复至餐前水平较冠心病患者慢。  相似文献   
74.
危重病人管道安全标识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病人因治疗需要常留置多根管道,例如:各种引流管、输液管、鼻饲管等。在临床工作中,护士如何快速识别各种管道,为病人提供高效、安全的护理措施,是护理管理者需解决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增强护士的风险意识,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我们设计了各种管道的标识,便于护士在繁忙的工作中快速识别各种管道,确保管道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75.
目的调查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前针刺伤的相关知识和态度现状。方法于2015年6月20—23日调查某院2015年6月准备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生,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实习护生针刺伤知识和态度。结果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24份,有效率92.57%。男生40名(12.35%),女生284名(87.65%);本科学历34名(10.49%);平均年龄(20.83±1.24)岁。实习护生针刺伤相关知识各条目中回套针帽、戴手套相关问题的回答正确率最低,均为60%左右;接种乙肝疫苗后发生针刺伤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问题及针刺伤后的用药问题回答正确率均在70%左右。实习护生针刺伤态度部分部分条目得分≤3分,主要为针刺伤所致血液、体液传播性疾病易感性以及回套针帽的问题。结论实习护生的针刺伤相关知识和态度存在薄弱的方面,如回套针帽、及时报告、传染病易感性等问题。学校和医院应加强对护生职业安全防护知识教育,提高职业防护的态度和能力。  相似文献   
76.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占疾病死因的第二位。放、化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在临床上被广泛运用,而骨髓抑制则是放、化疗治疗方法最常见的剂量限制性毒性,其中以白细胞减少尤为常见,是临床上放、化疗治疗被迫减量或停药的主要原因。这不仅影响放、化疗方案的如期进行,也使患者免疫功能降低,感染的机会增加,甚至并发重度感染而死亡。  相似文献   
77.
军队护理人员是执行各种卫勤保障任务的重要力量,其战备能力、专业素质直接关系到紧急救护的效果。随着军队编制体制改革的实施,军队护理人员存在多种来源,战备能力参差不齐6[1],因而掌握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战备能力,通过好中选优,遴选出军事素质高、业务技术精的卫勤分队成员,是确保卫勤应急分队能够随时拉得出、  相似文献   
78.
27例眼外伤患者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艳  吴秋霞  孙红 《武警医学》2002,13(7):441-441
1998年~ 2 0 0 1年 ,我们对 2 7例眼外伤患者治疗的同时 ,还进行了具有眼科特色的健康教育 ,取得了一定成效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7例 ,男 15例 ,女 12例。年龄 5~ 5 3岁 ,均为眼外伤。其中来院时已发生继发感染 5例 ,青光眼 2例。2 教育方式2 1 制定健康教育计划 根据每个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健康计划 ,与家属及患者交谈 ,收集患者以往的生活信息 ,从而评估患者眼部受伤后的身体、心理状态 ,之后制定详细的健康教育计划 ,明确要达到的目标。2 2 实施教育计划 将计划告知患者 ,以取得配合。固定实施计划人员 ,随时施教。2 …  相似文献   
79.
目的 研究血清中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干扰素-γ(interferon gamma,IFN-γ)、钙结合蛋白(calcium binding protein,S100β)、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和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8种蛋白因子水平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10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105例抑郁症患者和12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8种蛋白因子的浓度.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8个因子的诊断价值.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组血清NGF浓度低于抑郁症组和正常对照组[(32.55±2.12)ng/L vs (38.90±10.47)ng/L、(40.54±6.71)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精神分裂者组血清NGF诊断截断值35.73ng/L对应最佳灵敏度为86.7%,特异度为92.5%(95%CI=0.68~0.95),抑郁症组血清NGF诊断截断值36.04ng/L对应最佳灵敏度为85.8%,特异度为49.5%(95%CI=0.50~0.66),ROC曲线下面积(areas under the ROC curve,AUC)分别为0.91、0.58.采用逐步判别分析(stepwise discriminant analysis,SDA)进行数据的重新归类,从中发现NGF、IL-6、S100β、MBP和GFAP 5个因子浓度对协助诊断精神分裂症的贡献率更大,联合用5个因子的诊断价值均高于任何单种蛋白因子的诊断价值.结论 应用蛋白因子浓度水平诊断精神分裂症是可行的,并有望进一步对精神分裂症的客观实验室检查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