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目的 研究学生标准化病人在<康复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高年级护生中选取、培训9 名学生标准化病人;由教师和学生标准化病人对2009 级护理专科54 名护生进行操作指导和考核评价;采用问卷调查和技能考核检查教学效果.结果 应用学生标准化病人教学的护生成绩与应用传统教学护生成绩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5.02,P<0.01);学生标准化病人对护生评分和教师对护生评分呈正相关(r=0.70,P<0.01);学生标准化病人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护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还增强了交流沟通能力及健康教育能力.结论 学生标准化病人教学效果明显,为护生临床实践能力提高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于护理学各专业课程的教学中.  相似文献   
22.
衰弱是老年人常见的临床综合征, 具有不明原因体重降低、握力低下、疲乏、行走速度缓慢及体力活动减少等症状。认知功能衰退与衰弱症状的发生、发展相互影响, 执行功能作为最高层次的认知功能, 对调节身体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老年衰弱及执行功能的定义、评估工具、两者间的相关研究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探讨执行功能与衰弱发生发展的关系。同时, 本文指出相关研究中现存的问题, 提出针对性建议, 旨在促进我国老年人健康衰老。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运动处方各要素与衰弱改善的剂量效应关系,为老年人衰弱干预方案的构建及临床实践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VIP),检索时限为2012年1月至2022年5月26日,收集关于衰弱老年人运动干预的随机对照试验。筛选符合条件的文献,提取资料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标准化均数差(SMD)及其95%CI作为效应统计量。结果 该研究共纳入22篇符合条件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象为1 756名衰弱及衰弱前期老年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次运动时间为50.0~60.0 min时,衰弱改善效应最强(SMD=1.16,P<0.01),运动时间过长或过短的衰弱改善效应均下降;运动频率为2和3次/周时,衰弱改善效应最强(SMD分别为0.86、0.82,P<0.01),增加运动频率,衰弱改善效应随之降低;周运动时间为150.0~170.0和180.0~200.0 min时,获得衰弱改善最大效应(SMD分别...  相似文献   
24.
卒中是常见的心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均高的特点,已成为危害人类健 康最主要疾病之一。文章综述了卒中后残疾的主要保护因素和生化相关危险因素,其中保护因素分 别从生物学因素,心理、行为因素和环境因素三方面汇总,为建立卒中后残疾患者干预及健康管理 模式提供思路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5.
背景 伴随我国人口老龄日益严重,养老问题日渐突出,社区养老可有效解决当前社会养老问题。 目的 运用决策树与Logistic回归模型探析老年人社区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 方法 2020年8—12月,依据便利抽样原则选取大庆市某3个社区为研究现场,方便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500例社区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涵盖老年人一般资料、身心健康水平、家庭及社会支持等方面。采用决策树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社区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发放5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89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7.8%。其中,159例(32.5%)社区老年人愿意选择社区养老。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养老观念、社区养老了解度、孤独感得分、代际关系得分是老年人社区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P<0.05);决策树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社区养老了解度、养老观念、孤独感得分、社会网络、健康自评、教育程度、居住方式为老年人社区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回归模型与决策树模型筛出的前3位关键影响因素均为社区养老了解度、养老观念及孤独感得分。Logistic回归模型的灵敏度为94.34%,特异度为95.7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为0.985(0.974,0.996);决策树模型的灵敏度为88.05%,特异度为97.87%,ROC曲线下面积为0.980(0.968,0.992)。两个模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25,P=0.268)。 结论 决策树与Logistic回归模型相结合,在老年人社区养老意愿影响因素研究中具有较高的运用价值。研究结果显示,老年人社区养老意愿偏低,提示未来可通过改变老年人传统养老观念、关注老年人身心健康、改善老年人家庭关系等方法提高老年人社区养老意愿。 该文的微信推文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大庆市住院脑卒中患者残疾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4月至2015年12月在大庆市萨尔图区、龙凤区、红岗区、肇源县的4家三级/二级医院入院的脑卒中急性起病后2周以上的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面对面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的形式。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量表进行残疾评定,将MBI95分定义为残疾。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现脑卒中后残疾发生的影响因素和独立影响因素,并运用矩阵相关分析探寻各影响因素之间是否存在共线性关系。结果:共调查705例脑卒中患者,卒中后残疾率为64.0%(451/705);在451例残疾患者中,轻度、中度、重度、完全残疾分别占47.2%(213/451)、26.6%(120/451)、17.5%(79/451)、8.7%(39/45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卒中后残疾的独立影响因素为年龄、婚姻状况、规律锻炼、高血压史、心脏病史、神经功能缺损、抑郁状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矩阵相关分析提示社会支持总分与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共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86和0.681。结论:残疾为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且影响残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医护人员应多关注脑卒中患者的残疾状况,及早发现不利因素,进而采取有效措施,以减少卒中后残疾的发生。  相似文献   
27.
文章综述了卒中后残疾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社会人口学因素、疾病临床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并提出了健康教育管理、康复管理、情绪管理等对策,为临床及社区医护人员对卒中后残疾患者实施干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
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量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卒中相关生活质量普适量表包括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12)、疾病影响程度量表(SIP)、欧洲生活质量量表(EuroQol)等;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包括脑卒中影响测验-30(SA-SIP30)、脑卒中影响量表(SIS)、脑卒中特定生存质量量表(SS-QOL)。普适量表涉及到患者躯体、认知和心理以及社会功能等的测评,其灵敏度较差;专用生活质量量表条目设计更适于评定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及变化,需在国内进行可行性、信度、效度检测后方可应用。提出应有选择性地使用并积极开发适于中国国情的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特异测量工具,全面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9.
目的 研究侧脑室注射乙酰胆碱(ACh)对正常大鼠蓝斑核(LC)痛反应神经元放电的影响.方法 以电脉冲刺激坐骨神经作为伤害性刺激,用玻璃微电极引导LC中痛反应神经元的电变化.结果 ①侧脑室注入ACh能使大鼠LC中痛兴奋神经元(PEN)痛诱发放电频率增加、潜伏期缩短;痛抑制神经元(PIN)痛诱发放电频率减少、完全抑制时程延长;②侧脑室注入ACh 的M受体拮抗剂阿托品能够阻断ACh的上述效应.结论 ①外源性ACh可使正常大鼠LC中痛反应神经元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增强,表现为致痛效应;② ACh的这种致痛作用主要是通过M受体介导的.该结果揭示,ACh和LC在痛觉调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0.
目的了解大庆市社区脑卒中患者残疾率,并探究相关影响因素,以期为此类患者开展社区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整群抽取大庆市5个社区的311例脑卒中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脑卒中患者总残疾率为38.59%,轻、中、重度残疾率分别为12.86%、7.07%和18.65%。年龄、脑卒中类型、发作次数、高血压为影响社区脑卒中患者残疾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大庆市社区脑卒中患者残疾率较高,多种因素影响患者残疾。建议制定社区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方案及健康管理体系,改善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