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9篇
  1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39例小儿断指再植手术的整体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小儿断指再植手术整体护理经验。方法:从1990年7月2006年4月对39例断指再植小儿的护理进行探讨,以患儿为中心。做好患儿的入院评估,根据患儿存在的和潜在的护理问题制定护理措施,对患儿进行全方位的护理。结果:小儿断指再植总成活率90.48%。结论:整体护理便于及时发现患儿病情变化和再植手指局部情况,提高了再植手指成活率,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中、小功率单次微波照射对钛合金植入物周围组织的热损伤作用。 方法通过手术将钛合金内固定物植入兔右侧股骨上段,并将该侧作为实验侧,左侧下肢相同部位作为对照侧。根据微波照射功率将实验兔分为4组,分别是20W组、40W组、60W组及80W组。各组实验兔经麻醉后分别给予相应功率微波照射(微波频率均为2450MHz,持续照射30min),实时测量微波照射区域钛合金表面及毗邻肌组织温度变化;随后采用肌电图检测各组实验兔坐骨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情况;最后处死动物,取股骨旁钛合金周围肌组织、神经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结果与对照侧骨骼肌比较,经20W、40W微波照射后实验侧骨骼肌温度升高不显著(P>0.05),经60W、80W微波照射后实验侧骨骼肌温度升高显著(P<0.05)。坐骨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显示,经60W、80W微波照射后,实验侧坐骨神经CMAP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神经传导速度显著变慢(P<0.05),但波幅均无明显下降(P>0.05)。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经60W微波照射后,实验侧骨骼肌细胞间隙明显充血、出血,坐骨神经无明显病理学改变;经80W微波照射后肌细胞出现空泡,肌细胞结构遭到破坏,坐骨神经髓鞘肿胀。 结论60~80W微波(频率为2450MHz)连续照射30min可引起钛合金植入物周围组织热损伤,20~40W微波连续照射30min,钛合金植入物周围组织未见明显热损伤,提示对钛合金植入部位进行小功率微波照射安全性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23.
叶冬梅  吴茜 《当代医学》2010,16(36):18-19
咳嗽是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临床上引起咳嗽的原因复杂,尤其是儿童的慢性咳嗽,其诊断有一定的难度,久治不愈则影响患儿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并给家长和社会带来额外的经济负担。在此对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临床诊疗等研究进展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进展性高血压性脑出血(PHICH)的防治和微创钻颅治疗。方法通过分析病史、年龄、性别、临床表现、血压、CT特点及微创钻颅时间窗和方法对预后的影响。结果长期饮酒,进行性意识障碍,收缩压>180mmHg,CT显示血肿位于丘脑或基底节区、血肿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等均易成PHICH,适时采取微创钻颅双针引流可明显改善预后,提高存活率。结论对于有PHICH倾向者应及时防治,有微创钻颅适应证者宜适时手术。  相似文献   
25.
叶冬梅  陈晓宇  兰顺  李重勤 《中国药房》2011,(29):2720-2722
目的:比较6种常用抗肿瘤药物的致肝损害程度。方法:取小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分别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及临床常用剂量的顺铂(17mg·kg-1)、卡铂(67mg·kg-1)、紫杉醇(30mg·kg-1)、多西紫杉醇(17mg·kg-1)、吉西他滨(222mg·kg-1)、长春瑞滨(5.6mg·kg-1),给药第3天检测各组小鼠肝功能生化、肝组织氧化和抗氧化指标,光电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6个药物组给药第3天均出现肝功能生化指标与病理组织形状改变: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丙二醛(MDA)活性均明显升高,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活性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镜下显示细胞脂肪变性最严重的是多西紫杉醇,肝细胞坏死和瘀胆最严重的是多西紫杉醇和吉西他滨;综合各指标显示,6种药物均可致肝损害,严重程度排序为:吉西他滨≈多西紫杉醇>长春瑞滨>顺铂≈紫杉醇>卡铂。结论:6种常用抗肿瘤药物在给药第3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致肝损害,其中以吉西他滨和多西紫杉醇致肝损害较严重,建议临床使用时及早预防性应用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院内感染前瞻性、目标性监测方法和干预措施的可行性,降低神经内科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制定阶段目标和结果目标。采用前瞻性目标监测方法,落实各种监控干预措施。结果:3年神经内科共收治患者3091例.医院感染率由6.23%~7.69%下降到3.21%,实际下降3.02%~4.48%,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神经内科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医院感染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而且直接影响患者的转归。  相似文献   
27.
人巨细胞病毒 (HCMV)在人群中感染广泛 ,对人类的危害 ,尤其对胎儿的危害严重 ,孕期发生HCMV原发感染或复发感染均可经胎盘或产道感染胎儿 ,可导致早期流产、死胎、新生儿死亡及活产婴儿先天性畸形。部分病例出生时可无异常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 ,逐渐表现出语言障碍、智  相似文献   
28.
目的了解该院门诊和住院双膦酸盐类药物的使用情况,探讨双膦酸盐类药物处方专项点评的工作模式和方法。方法回顾性抽取该院2013-04~2014-03双膦酸盐类药物全部门诊处方和住院医嘱,对双膦酸盐类药物各品种的处方使用率进行统计分析;并逐张处方进行用药合理性点评,对不适宜处方进行问题分类统计分析。结果该院门诊2013-04~2014-03双膦酸盐类药物处方共计3 080张,其中唑来膦酸1 594张(51.75%)和阿仑膦酸1 341张(43.54%)为门诊应用最多的双膦酸盐类药物。相关科室住院病历中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共计2 958人次,住院使用率为19.95%,其中以唑来膦酸1 585张(63.72%)和帕米膦酸二钠856张(25.56%)为临床应用最为广泛。专项处方点评辨识出不适宜处方689张,占全部用药处方和医嘱的11.67%。处方问题涉及适应证不适宜186张(27.00%)、用法用量不适宜310张(44.99%)、溶媒选择不适宜24张(3.48%)、配伍不适宜135张(19.59%)、其他不适宜34张(4.93%)。结论该院双膦酸盐类药物处方和医嘱用药仍存在不适宜问题。开展专项处方点评工作有助于发现用药典型问题,为合理用药干预和持续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应用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脑卒中偏瘫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60例,分为机器人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常规康复治疗,机器人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进行康复训练。于训练前后通过 Fugl-Meyer运动及平衡功能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对患者的下肢康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训练60d后,2组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机器人组提高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应用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可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0.
叶冬梅  运河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7):2316-2317
患者因“慢性肾功能衰竭、肾性高血压”进行血液透析后,出现血钾高而诱发阵发性房颤。经过纠正电解质紊乱治疗后,房颤转为窦性心律,由此说明,在今后的透析时应注意透析液的钾浓度,透析期间要限制钾的摄入,以避免房颤及其他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