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25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如何对药品中存在致癌风险的亚硝胺类杂质进行控制,已成为企业和监管部门关注的热点。本文对亚硝胺类杂质的常见类型、来源、致癌性作用特点进行梳理,并结合EMA、FDA、ICH及我国相关遗传毒性杂质控制指导原则,对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亚硝胺类杂质的监管限度和监管工作提出建议。尽管国外已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针对药品中亚硝胺类杂质的含量限定的指南性文件,但众多亚硝胺类杂质的毒性剂量、人体暴露量尚不明确,且药物合成工艺存在差异,我国无法完全照搬欧美等国的监管方法。当前应深入研究亚硝胺类杂质的遗传毒性和致癌性,从而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监管限度值和药品中亚硝胺杂质监管策略;此外,本文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出发,讨论如何根据已有指导原则,确定在已知毒理学数据、毒理学数据不足和短期使用药物不同情况下亚硝胺类杂质的监管限度。本文将为药物生产和杂质评价与研究和监管领域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2.
【摘要】 目的 探讨胸部低剂量CT检查技术在住院患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20年2月10日~2020年2月26日来我院行入院前胸部CT排查新冠肺炎的患者2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8例。实验组采用胸部低剂量CT检查技术,管电压80kV;对照组采用胸部CT检查常规参数,管电压100kV。分别测量、计算并比较两组图像三个层面中肺实质的CT值、图像噪声、肺实质信噪比(SNR)、肺实质 空气对比噪声比(CNR)、主观评分以及辐射剂量指标,包括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剂量(ED)等。 结果 两组患者的肺实质CT值、图像噪声、SNR、CNR、主观评分及CTDIvol、DLP、ED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图像噪声高于对照组(P<0.05),SNR、CNR、主观评分、CTDIvol、DLP、ED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主观评分均高于3分,都能满足诊断要求。 结论 在住院患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筛查中采用胸部低剂量CT检查,既能满足诊断需求,又能有效降低患者检查过程中所接受的辐射剂量,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3.
目的 介绍大鼠及小鼠 Pig-a基因突变试验方法,并汇总国家药物安全评价监测中心 2015—2022年开展的基于免疫磁珠检测法的大鼠及小鼠 Pig-a 基因突变试验背景数据。方法 阴性物质包括超纯水和 0.5%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雄性 C57BL/6J 小鼠间隔 24 h ig 0.5% CMC-Na,连续 7 d;雄性 SD 大鼠间隔 24 h ig 0.5% CMC-Na,连续 14 d;大鼠间隔24 h ig 超纯水,连续 3 d。阳性对照为已知致细菌突变化合物,包括 N-乙基-N-亚硝基脲(ENU,10、40 mg·kg-1)、盐酸丙卡巴肼(PCZ,60、150 mg·kg-1)、乌拉坦(EC,300、800 mg·kg-1)、N- 亚硝基二甲胺(NDMA ,1.5 mg·kg-1)、N- 亚硝基二乙胺(NDEA,15 mg·kg-1)。小鼠间隔 24 h ig ENU 40 mg·kg-1,连续 3 d;间隔 24 h ig NDMA 1.5 mg·kg-1、NDEA 15 mg·kg-1,连续 7 d。大鼠间隔 24 h ig PCZ 150 mg·kg-1、EC 800 mg·kg-1、ENU 40 mg·kg-1,连续 3 d ;间隔 24 h ig PCZ 60 mg·kg-1、EC300 mg·kg-1、ENU 10 mg·kg-1,连续28 d。分别于给予受试物前,首次给予后14、28 d采集外周血,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红细胞表面 CD59蛋白的结合情况,结合免疫磁性计数微球技术计算网织红细胞(RETs)占总红细胞的百分率(%RET)(作为外周血毒性考察指标)、总红细胞中CD59表达为阴性细胞(RBCCD59-,即突变的总红细胞)发生率和RETs中CD59表达为阴性细胞(RETCD59-,即突变的 RETs)发生率。结果 各试验%RET数值均无大幅增加。SD大鼠和 C57BL/6J 小鼠的阴性对照组RBCCD59-和 RETCD59-突变率均低于 5×10-6,小鼠的背景值相对不稳定。连续 3 d ig给予小鼠 40 mg·kg-1的 ENU,RBCCD59-和RETCD59-发生率自给药后2周开始均大幅增加(P<0.05),给药后4周进一步增加(P<0.01、0.001);给予小鼠NDMA后2、4周,RBCCD59-发生率略有增加,但仍在阴性背景范围内,但RETCD59-发生率在给药后第2周大幅增加(P<0.001),给药后第4周则大幅回落;给予小鼠NDEA后2周,RBCCD59-和RETCD59-发生率均有所增加(P<0.05、0.001),给药后第 4 周则有所降低。连续3 d ig给予大鼠40 mg·kg-1 ENU,或连续28 d ig给予大鼠10 mg·kg-1 ENU,RBCCD59-、RETCD59-发生率自给药后第2周开始均大幅增加(P<0.001),给药后第 4 周进一步增加(P<0.001);连续 3、28 d ig 给予大鼠不同剂量的 PCZ 或 EC 后,RBCCD59-和RETCD59-发生率的变化趋势与 ENU类似,但 EC诱发的突变细胞率低于 ENU和 PCZ。结论 体内 Pig-a基因突变试验可在首次给药后4周内有效检出致细菌突变化合物ENU、PCZ、EC、NDMA、NDEA的致突变性。提供了大鼠和小鼠Pig-a基因突变试验的背景值范围,为标准化试验方法的建立和研究结果的判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4.
介绍大便失禁的病因及其常见并发症 ,重点论述对大便失禁病人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35.
36.
目的通过对肺癌患者血清及胸水p53抗体水平的检测,探讨p53抗体对肺癌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6例肺癌未治疗患者,19例经手术或化疗治疗后的肺癌患者血清p53抗体,并以20例良性疾病患者作对照,其中5例肺癌患者同时检测胸水p53抗体,以6例良性胸水作对照。结果肺癌未治疗组血清阳性率为50.0%,p53抗体水平为(4.054±6.308)IU/mL,高于对照组(0.177±0.085)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癌治疗组阳性率为31.6%,血清p53抗体水平为(1.660±3.591)IU/mL,与对照组和肺癌未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对照组胸水p53抗体水平为(0.398±0.443)IU/mL,结果略高于血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血清p53抗体检测阳性率为60.0%,胸水阳性率为80.0%,肺癌组胸水p53抗体水平为(15.510±8.813)IU/mL,高于其血清中含量和良性对照组胸水中含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检测血清及胸水p53抗体水平有助于肺部良恶性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是一种简便、特异性强的p53基因突变检测方法。血清p53抗体可成为肺癌的血清标志物,p53抗体的产生可能是肺癌发生的早期指征,是肺癌的不良预后因子,有望应用于预测复发和评价疗效。胸水p53抗体检测比血清更具敏感性。  相似文献   
37.
目的:通过观察乌梅与甘草单用与合用对放射性唾液腺损伤大鼠的影响,探讨乌梅喷雾剂"酸甘化阴"的中医理论。方法:将2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照射组、模型组、单药甘草组、单药乌梅组及甘草乌梅组,每组各4只。假照射组不做处理,模型组照射后不做处理,单药甘草组给予甘草喷雾剂,单药乌梅组用乌梅喷雾剂,甘草乌梅组用甘草乌梅喷雾剂。每组均给予每天3次正常饮食,单药甘草组、单药乌梅组及甘草乌梅组在放射性损伤后每天给药3次。第7天实验结束后统一收集大鼠全唾液,进行唾液流率及成分分析。结果:乌梅甘草组唾液量多于单药甘草组、单药乌梅组,其中乌梅甘草组的唾液流量与单药甘草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照射组唾液成分中的Na+、唾液淀粉酶(salivary alpha-amylase,SAA)与其他4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乌梅甘草组SAA活性高于单药甘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梅与甘草配伍的"酸甘化阴"作用与单药甘草及单药乌梅比较,能显著刺激放射损伤大鼠唾液分泌,并且增加大鼠唾液淀粉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38.
通过建立RP-HPLC 法同时测定两面针与毛两面针中木兰花碱、橙皮苷、氯化两面针碱、乙氧基白屈菜红碱及毛两面针素含量,对市场收集到的27批两面针商品药材以及2批野生药材进行分析,比较两者间各成分及含量上的差异。结果表明两面针与毛两面针5种成分差异较大:前者中主要含生物碱成分,其中乙氧基白屈菜红碱含量较高;后者中均含有这5种成分,毛两面针素、橙皮苷所占含量比重较大;且相同品种间各成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该结果可为两者的质量控制、合理用药及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
【病例 1】女 ,83 y。因反复胸闷 ,气促 1 0余年 ,再发伴咳嗽、咯痰 5 d于 2 0 0 1年 1月 3日入住我院心内科。查体 :体温 (t) 3 7.3℃ ,脉搏 (P) 6 0 beats/min,呼吸 (R) 2 6 beats/min,血压 (BP) 1 80 /75mm Hg (2 4 /1 0 k Pa) ,口唇发绀 ,颈静脉无怒张 ,心界左下扩大 ,心律齐 ,未及杂音 ,P2 相似文献   
40.
利用投影仪演示和讲解皮内注射的进针方法 ,解决了原来课堂讲授和示教时视野范围小 ,针对远处学习看不清的问题 ,通过投影仪能形象、动态、直观地表达进针角度的变换及针梗进入皮下的情况 ,此方法制作简单 ,操作方便 ,为教员讲授和学生理解提供了便利 ,提高了学生实验练习的有效性巧用投影仪演示和讲解皮内注射的进针方法$第二军医大学南京军医学院护理教研室!210049@叶倩 @胡晓燕$第二军医大学南京军医学院护理教研室!21004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