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50篇
预防医学   53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76篇
  1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01.
目的:比较静脉用蔗糖铁与口服右旋糖酐铁治疗中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0名中老年MHD贫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静脉组和口服组,分别给予静脉用蔗糖铁100 mg/次,2次/周和口服右旋糖酐铁分散片200 mg/d.观察时间为12周,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铁蛋白(SF)和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肝肾功、C反应蛋白(CRP),观察治疗达标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静脉组和口服组Hb均有所上升(均P<0.01),且静脉组Hb水平高于口服组(P<0.0l).静脉组治疗后SF、TSAT明显高于口服组(P<0.01).静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口服组少(P<0.0l).静脉组CRP较治疗前升高(P<0.05),口服组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结论:(1)中老年MHD患者贫血的治疗中,静脉用蔗糖铁的疗效明显优于口服右旋糖酐铁;(2)口服铁剂胃肠道的不良反应明显;(3)静脉用铁剂可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加重.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对全麻老年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右美托咪定组、依托咪酯组、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组,每组12只。2%异氟烷麻醉后,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持续吸入1.5%异氟烷。右美托咪定组麻醉诱导给予6μg/kg右美托咪定10 min静注完毕,依托咪酯组麻醉诱导给予1.20 mg/kg依托咪酯静注,依托咪酯复合右美托咪定组麻醉诱导静注1.20 mg/kg依托咪酯和6μg/kg右美托咪定(10min静注完毕),模型组全麻气管插管不给予任何静脉麻醉药物,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实验组和模型组分别在全麻气管插管药物诱导后行肝部分切除术,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模型,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术前1 d、术后1~5 d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术后第6天进行空间探索测试记忆能力。取术前1 d、术后1、3、5 d大鼠尾静脉血样,采用酶联免疫测定IL-6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依托咪酯组、依托咪酯复合右美托咪定组的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与模型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依托咪酯复合右美托咪定组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增加(P0.01),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比显著增加(P0.01),IL-6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可降低老年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其术后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建立以同位素为内标物同时测定水果中7种农药残留(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甲霜灵、嘧霉胺、三唑酮、氯吡脲、2,4-二氯苯氧乙酸)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方法样品经1%(V/V)乙酸的乙腈溶液提取,无水硫酸镁和醋酸钠脱水,分散固相萃取管净化,ACQUITY HSS T3色谱柱分离,以乙腈-5mmol/L甲酸铵10mmol/L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流速0.3mL/min,柱温30℃,电喷雾电离,正负离子分段扫描和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同位素内标法定量。结果 7种农药在10~200μ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73.1%~103%,RSD=2.1%~5.0%。检出限(LOD)为0.25~0.65μg/kg,定量限(LOQ)为0.83~2.16μg/kg。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定量准确,可满足多种水果中7种农药残留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04.
105.
目的讨论EKG辅助PICC导管尖端定位技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方法随机抽选于2018年8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患者80例纳入研究组,均接受EKG辅助PICC导管尖端定位技术,并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研究,讨论该项技术所存在问题,并制定出对应干预对策。再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7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未应用EKG辅助技术。对比两组的不良现象、对定位技术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不良现象事件少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对定位技术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EKG辅助PICC导管尖端定位技术,可有效防止导管脱出、导管异位等并发症,同时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评价橙皮苷对体外培养的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HPF)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对周期蛋白D(cyclin D)表达的影响。

方法:将人翼状胬肉新鲜组织进行体外贴壁细胞常规培养,并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进行鉴定。通过MTT法检测不同浓度丝裂霉素C(MMC)(1.5、7.5、30.0μmol/L)和橙皮苷(24、48、64、72、96、120μmol/L)作用不同时间(24、48、72h)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筛选适宜的作用浓度和时间。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yclin D在HPF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

结果:分别采用48、72μmol/L橙皮苷和7.5μmol/L MMC作用于HPF细胞48h,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正常培养)、MMC组、48μmol/L橙皮苷组、72μmol/L橙皮苷组细胞cyclin D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20±0.02、0.60±0.03、0.54±0.02、0.45±0.07(F=73.025,P=0.001),MMC组和橙皮苷组细胞cyclin D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但MMC组和橙皮苷组(48、72μmol/L)细胞cyclin D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无差异(P>0.05)。

结论:橙皮苷能抑制翼状胬肉HPF细胞增殖,该过程与其降低cyclin D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建立织纹螺组织中3种腹泻性贝类毒素(diarrhetic shellfish toxins,DSTs):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OA);鳍藻毒素-1(dinophysistoxin-1,DTX-1);鳍藻毒素-2(dinophysistoxin-2,DTX-2)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方法样本经甲醇∶水(4∶1,V/V)溶液提取,经正己烷脱脂和C18固相萃取柱净化,经ACQUITY UPLC BEH C18(1.7μm,2.1mm×100mm)色谱柱分离,乙腈-甲酸溶液(10 mmoL/L)为流动相,流速为0.2 ml/min,柱温为30℃,负离子扫描,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 OA、DTX-1、DTX-2在(0.01~0.2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3个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80.3%~93.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13%~4.23%。其定量限(LOQ)为6.93μg/kg、3.3μg/kg、4.95μg/kg。结论利用此方法发现福建织纹螺中含有腹泻性贝类毒素,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适用于实际样本的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0例(50眼)施行非超小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1.0者40眼(80%),≥0.5者8例(16%),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非超小白内障手术安全、高效、操作简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9.
例1 (先证者) 吴× 女 61岁 双眼自幼视力差,近两年视力下降加剧,左眼失明半年.曾在多家医院就诊,因眼压高,曾用毛果芸香碱眼液及噻吗洛尔眼液于2007年4月2日来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证候要素与血清总胆同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等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的收集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临床资料166例,根据人院时的四诊信息对证候要素予以赋分,同时检测发病72 hTC、TG、HDL-C、LDL-C、Ox-LDL数值,应用统计软件SPSS研究证候要素与血脂代谢紊乱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急性期证候要素出现频数最高为风91例次,占55.2%,阴虚阳亢出现最少13例次,占7.9%.单一证候要素31例,占18.8%,相兼证候要素共118例,占71.5%;女性TC、LDL.c水平明显高于男性;年龄≥60岁TG、LDL.C、Ox-LDL与年龄<60岁患者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不同证候要素间各项血脂水平无明显差异;风与Ox-LDL成正相关;火与TG成负相关;阴虚阳亢与TC成正相关.[结论]在中风病发病过程中普遍存在血脂代谢异常现象,各证候要素分值与血脂代谢紊乱之间存在相关性,为进一步揭示中风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