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5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 研究大肠癌患者外周血鸟苷酸环化酶C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大肠癌患者术前外周血鸟苷酸环化酶C的表达,并分析临床、病理各项指标.结果 8例非肠管肿瘤患者外周血中GC-C mRNA检测均为阴性(0/8),52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GC-C mRNA检测阳性率为50%(26/52),外周血GC-C mRNA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脉管瘤栓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外周血CEA无统计学意义,联合检测外周血CEA和GC-C mRNA,可提高大肠癌患者血液微转移检测的阳性率.DukesA、B、C和D期大肠癌患者GC-C 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0(0/3)、47.06%(8/17)、52.38%(11/21)、63.63%(7/11),随临床分期的增加,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GC-C mRNA的阳性表达率有上升的趋势,但是二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GC-C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是大肠癌微转移的诊断和术后随访监测中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的新的肿瘤标记物,并可用于肠源性肿瘤的来源判定.  相似文献   
32.
冯海洋 《中外医疗》2013,(36):118-118,120
目的 讨论中药配方颗粒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其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慢性盆腔炎患者1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中药灌肠疗法治疗,观察组中药配方颗粒灌肠治疗,加强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干预、灌肠前后护理、饮食干预和健康教育,15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症状好转时间和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65%,对照组总有效率87.0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好转时间平均(7.33±1.11)d,对照组症状好转时间平均(14.32±2.17)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配方颗粒剂量小,免煎液.运用配方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期间加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愈率,缩短症状好转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是值得推荐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33.
新辅助治疗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35例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新辅助治疗对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 对35例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采用新辅助治疗方案。常规分割放疗,放疗总剂量DT:46Gy,每次2Gy,每周5次。全身化疗2个疗程,每次予以奥沙利铂130mg/m^2,第1天静脉点滴;甲酰四氢叶酸钙(CF)200mg/m^3,第1~3天静脉点滴;氟尿嘧啶(5-FU)500mg/m^2,第1~3天静脉点滴。治疗结束后4~6周进行手术。结果 经新辅助治疗后,病理完全缓解7例,肿瘤平均缩小34.4%,65.7%的病例T分期下降,淋巴结阴转率为55.6%。根治切除34例,其中腹会阴联合切除18例,保肛手术16例,保肛率为45.7%。姑息性Hartmann术1例。随访至今,肝转移2例,根治切除术后无1例局部复发。保肛患者肛门功能良好。结论 对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采用新辅助治疗,可使肿瘤分期降低,提高手术切除率和保肛率。  相似文献   
34.
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可行性和手术方式。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2002年10月15例超低位直肠癌(肿瘤下缘距肛缘≤5cnl者)保肛手术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手术方式、术后肛门功能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5例,男性6例,女性9例;肿瘤距肛缘4cm者4例,4.5cm者5例,5cm者6例;病理类型属中分化腺癌者12例,中-低分化腺癌3例。均行经歧全直腑系膜切除、结肠肛门吻合术.Dukes’分期:A期8例,B期2例,C期5例。随访7个月~28个月,1例术后20个月盆腔淋巴结转移再手术,1例术后18个月发现肝肺转移化疗中。无局部复发,目前均存活。肛门功能,2个月~3个月恢复预感便意,5个月~6个月恢复控便能力,平均每天排便3次~4次.术后6个月排便节制优良率达80%。无肛门失禁。结论:对于肿瘤病灶局限、分化良好、患者情况良好。同时具备相当的手术经验,超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大肠癌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表面分化抗原sCD44v6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定量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66例大肠癌患者血清sCD44v6的水平;同期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CD44v6在其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大肠癌患者血清sCD44v6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sCD44v6表达阳性的大肠癌患者血清sCD44v6的水平明显高于sCD44v6表达阴性的患者;sCD44v6的水平与大肠癌的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有关。结论:血清sCD44v6可作为大肠癌辅助诊断及病情估计的一个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36.
目的分析和探讨肠造口术在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分析51例行术前放化疗和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治疗,对直肠癌综合治疗中肠造口术的选择和肠造口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术前放化疗后64.9%的患者T期下降,病理完全缓解率21.6%,37例直肠癌患者接受了肠造口手术,其中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术29例,回肠袢式造口术8例,3例患者因术前放化疗过程中出现肠梗阻症状而先期接受了远、近端结肠分别造口术以暂时转流粪便,全组术后出现造口旁疝和造口狭窄各1例,造口旁感染2例,无造口相关手术死亡。结论在直肠癌综合治疗过程中,结肠造口术可减低梗阻肠段压力,解除肠道梗阻,确保综合治疗的顺利完成;而回肠造口术可促进综合治疗后保肛手术中远端结直肠吻合口的愈合,减少吻合口漏带来的风险。图2参5。  相似文献   
37.
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探讨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对37例初治或复治的晚期大肠癌患者,予FOL-FOX4方案化疗.全组37例均可评价疗效,初治组部分缓解(PR)7例,稳定(SD)13例,进展(PD)1例,客观有效率为33.3%,中位疾病进展时间8个月,中位生存期14个月;复治组PR 3例,SD11例,PD 2例,客观有效率为18.8%,中位疾病进展时间4个月,中位生存期7个月.毒副反应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消化道反应和神经毒性,均以Ⅰ~Ⅱ度为主,可耐受.初步临床观察结果表明,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疗效肯定,安全性好,值得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取出术前应用二维灰阶血流成像技术(blood flow imaging technique,B-flow)评估滤器内血栓的价值。方法 5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置入下腔静脉滤器患者,规范化抗凝治疗后行下腔静脉滤器取出术,术前行下腔静脉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B-flow检查,以下腔静脉血管造影结果为标准,计算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二维超声联合B-flow检出滤器内血栓的准确率,并进行比较。结果下腔静脉血管造影检出滤器内血栓11例,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检出8例,二维超声联合B-flow检出10例;与下腔静脉血管造影结果进行对照,二维超声联合B-flow诊断下腔静脉滤器内血栓的准确率(90.9%)高于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63.6%)(P0.05)。结论二维超声联合B-flow在下腔静脉滤器取出术前评估下腔静脉滤器内血栓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39.
冯海洋  张祥福 《中国肿瘤》2000,9(3):142-144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55例大肠癌标本VEGF及KDR蛋白的表达。分析VEGF和KDR与临床病理因素,微血管计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VEGF和KDR的表达与大肠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脏脏转移、Dukes’分期密相关,而与组织学分型和肿瘤大小无关。VEGF和KDR的表达密切相关。VEGF和KDR表达阳性者MVC显著高于阴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血管形成与大肠癌侵袭、转移的关系及在肠粘膜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15 5例大肠癌石蜡切片微血管数量 (MVC) ,分析MVC与临床病理因素、预后及大肠粘膜癌变的关系。结果 MVC与大肠癌浸润深度、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肝脏转移密切相关 ,而与肿瘤大小无关。高MVC(≥ 98)大肠癌患者比低MVC( <98)者 5年生存率明显降低。随着肠粘膜由良性向恶性的转变 ,MVC明显增加 (P <0 .0 1)。结论 MVC对大肠癌患者的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