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5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70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91.
92.
目的 探讨年龄与性别在健康人群不同步行速度下对体力活动能量消耗量(AEE)的影响,以及在同一速度下快走与慢跑两种运动方式的AEE特点.方法 共选择60名受测者(20~50岁),根据性别分为男、女两组,每组30名,每组再根据年龄分为3个亚组,即20~30岁、31~40岁和41~50岁组,每亚组10人.采用气体代谢仪测量以3.5、4.5、5.5 km/h行走和以5.5、6.5、7.5 km/h跑步的AEE,其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同一年龄段,男性与女性在不同速度下的AE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在不同行走速度下 AEE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以4.5 km/h速度行走的31~40岁女性AEE均高于21~30岁女性和男性及41~50岁女性,21~30岁女性AEE低于41~50岁男性(P<0.05);以7.5 km/h速度慢跑的21~30岁男性AEE高于 41~50岁女性(P<0.05);以5.5 km/h速度快走与慢跑时,除了41~50岁男性组外,其余各组AEE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步行速度的增长,各组AEE均增高,在行走时41~50岁人群AEE较21~30岁人群高,但在跑步时21~30岁人群AEE增长较快,31~40岁女性无论步行还是跑步时AEE均较高;性别对AEE的影响较年龄小;在相同时间、同一速度且无额外负荷的前提下,慢跑比快走消耗的能量更多.
Abstract:
Objective To measure the activity energy expenditure(AEE) of healthy adults during level walking by using indirect calorimetry,and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underlying influencing factors such as age and gender. Methods A total of 60 healthy adults aged 20-50 years (30 males and 30 femdes)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All the subjects were divided into six groups by gender and age (the age span of each group was 10 years). The subjects were arranged to walk at speeds of 3.5,4.5,5.5km/h and run at 5.5,6.5,7.5km/h, respectively, on the treadmill. The resting energy expenditure ( REE ) and AEE were measured during walking and running at different speeds.There was a 5-minute rest among the test sessions. Results No difference in terms of AEE between the female and male at the same age ( P > 0. 05 ). During 3.5km/h walking,AEE of 21-30 year-old females was lower than 31-40 yearold females and males( P <0.05 ) ;During 4.5km/h walking,AEE of 31-40 year-old females was higher than 21-30 yearold females and males and 41-50 year-old females; AEE of 21-30 year-old females was lower than 41-50 year-old males (P < 0.05 ) ;During 5.5km/h walking,AEE of 31-40 year-old females was higher than 21-30 year-old females and males ( P < 0. 05 ). During 6.5 km/h running, AEE of 31-40 year-old females was higher than 41-50 year-old females ( P <0.05), while during 7.5km/h running, AEE of 21-30 year-old males was higher than 41-50 year-old females (P <0.05 ). It was also found that the AEE of all groups except the 41-50 year-old females group was higher when walking at the speed of 5.5km/h than running at the same speed( P < 0.05 ). Conclusions Age has more effect on REE and AEE than the gender. AEE of elder subject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younger ones during walking, however, AEE of younger people increases faster than the elders during running. AEE of 31-40 year-old females is the highest in all groups both in walking and running. AEE in running is higher than in walking at the same speed.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究性别对坐站转移过程的髋关节运动学参数及足底压力的影响。方法:比较正常男性75名和女性76名在从坐到站过程中不同时期的运动学参数如髋关节角度变化、运动速度、时间等及足底压力变化如压力、压强、接触面积等,分别比较性别作为变量下的各个参数的差异。结果:①髋关节运动学参数:在坐站转移过程中的躯干前倾角度男性大于女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躯干前倾速度及在站起过程中的速度男性大于女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②足底压力参数:在坐站转移的整个过程,男性的单位面积足底压力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在转移末期女性的足-地间的接触面积增加明显大于男性,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无辅助下坐站转移时男性主要靠增加转移速度、女性依靠增加足-地间的接触面积来完成动作,这在制定相关疾病的个性化康复方案及为不同性别人群提供合理化健身指导性建议时是必须考虑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4.
鞋靴对足底压力分布影响及其舒适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体足具有负重支撑,缓冲振动,进行走、跑、跳等活动的功能,同时也与人体的生理机能密切相关,又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人体足底压力分布主要是反映有关足的结构与功能和整个身体姿势控制等情况,通过测试和分析足底压力情况,可以获取人体在静态和动态下的生理和病理等方面相关的力学参数和机能参数[1],是步态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5.
老年人脑梗塞的临床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傅佳  倪朝民 《现代康复》1999,3(5):523-524
目的:总结老年人脑梗塞的临床特征。方法:把我科近3年来收治的脑梗塞病例,按年龄分为≥60岁的老年组和<50岁的中青年组,对比分析了两组病例的病日、CT改变、临床表现及预后。结果:发现老年人脑梗塞的病日主要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冠心病,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与年龄、多次卒中史、梗塞部位与病灶大小及合并症有关。结论:说明老年人脑梗塞患各脏器储备功能差,合并症多,临床表现多样化,预后差。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高龄脑卒中患者功能变化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02-09-27/2004-12-30在安徽医科大学康复科入院或门诊治疗,年龄>75岁、病程>3个月的脑卒中患者12例,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康复方法以Bobath方法和运动再学习方法为主,配合作业疗法和言语治疗等,每日一两次,50~60min/次,每周5次,疗程8周。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时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0~45分,分肩、臂运动,手运动,下肢运动,步行能力等项,其积分值减少表示功能改善)评估神经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0~100分,100分为独立,0~20分为完全依赖)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12例患者均完成治疗进入结果分析。①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干预后较干预前显著下降[(15.67±4.19),(24.08±4.34)分,t=8.20,P<0.05],在肩、臂运动,下肢运动和步行能力等项上干预后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5)。②Barthel指数得分:干预后较干预前显著升高(72.08±11.96,55.42±14.22,t=13.01,P<0.05)。③不良事件和副反应:未发现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的症状和跌倒的副反应。结论:病程超过3个月,且无严重脏器疾病的高龄脑卒中患者以改善整体身心功能状态为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治疗,可以明显提高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97.
目的 分析康复医学科住院脑出血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230例,入院时完善凝血象、D-二聚体及瘫痪侧下肢静脉彩超检查。根据下肢静脉彩超表现,分为伴DVT组(31例)和不伴DVT组(199例);记录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瘫痪侧别、意识状况、是否气管切开、有无并发症(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压疮等)、有无异物置入、有无深静脉置管史、心率是否大于100次/分、此次发病后有无康复干预、瘫痪侧下肢肌张力状况、瘫痪侧下肢有无主动活动、瘫痪侧下肢有无肿胀、入院时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数值等临床因素。先采用单因素分析,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脑出血并发DVT的危险因素。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病程、气管切开、尿路感染、压疮、异物置入、下肢肿胀和下肢肌张力等因素可能与脑出血患者DVT发生有关(P<0.05);回归分析显示,下肢肿胀[OR=20.624,95%CI=(2.033~209.263),P=0.010]和下肢肌张力低下[OR=9.956,95%CI=(2.699~36.735),P=0.001]与脑出血患者DVT发生有关。 结论 下肢肿胀和下肢肌张力低下是脑出血患者并发DVT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8.
99.
摘要 目的:缺血性脑白质疏松(ILA)患者有明显的执行功能障碍,但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目标管理训练(GMT)是一种以任务为中心的自我管理康复策略,它把大的目标任务分解为多个层次的任务并维持高度的注意力,监控这些任务实施过程针对执行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方法。本研究采用GMT策略对ILA患者进行治疗,以观察其对ILA执行功能障碍的疗效。 方法:22例ILA患者和22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在入组时,第24周末观察期结束时,入组34周末所进行10周的康复治疗结束时,入组46周末随访期结束时分别进行简明执行功能量表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估。期间两组接受GMT康复训练。 结果:观察期两组执行功能无明显变化。经治疗后,ILA组执行功能和MMSE量表评分均有明显提升。对照组执行功能也有所提高。随访期ILA组执行功能继续提高。 结论:GMT策略对ILA患者执行功能的改善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00.
综述轻度认知障碍(MCI)诊断标准、发病情况、危险因素及护理研究现状,概述了筛查MCI的专用工具,MCI诊断的提出及专用评估工具的制定对其早期发现、早期干预防止和延缓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