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5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70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低频电刺激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缪芸  倪朝民 《中国康复》2009,24(3):205-206
自Freed等研制的表面神经肌肉刺激仪-VitalStim吞咽治疗仪获得美国FDA认证,低频电刺激在吞咽障碍的治疗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据Crary等调查,电刺激在70%用于卒中后吞咽障碍;90%运用其他技术结合电刺激治疗吞咽障碍。低频电刺激治疗获得患者和临床医生的满意度分别为80%和78%。现就其相关研究与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2.
社区康复的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从社区康复的组织建设、资源中心的建设、工作制度、经费、宣传和评估等方面 ,对社区康复的管理进行了一些探讨。提出科学、合理的管理是社区康复健康、有效、持久开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83.
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采用以神经发育疗法和运动疗法为主,反复进行上肢的主动活动并配合传统的按摩、功能性电刺激地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等综合康复治疗技术,以及上肢运动功能检测和功能活动能力的证实,对急性脑卒中患刊物临床对照性研究,对恢复期患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康复治疗后,病程在1个月内的急性脑卒中患的上肢运动功能和功能活动能力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  相似文献   
84.
急性脑卒中患者独立步行能力的预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预测急性脑卒中患者独立步行能力的恢复。方法 采用以神经发育疗法和运动疗法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技术 ,并配合传统的按摩疗法和功能性电刺激 ,以及躯干控制试验、站立平衡检测、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中的步行能力检测和巴氏指数的残疾程度评定 ,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研究。结果 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躯干控制能力、站立平衡功能与独立步行能力的恢复呈高度正相关 (rs 分别为 0 .764和 0 .82 6)。康复组的独立步行能力恢复率为 72 .63 % ,与对照组 ( 14 .94% )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0 .0 0 1)。经综合康复治疗 ,中度功能残疾和轻度功能残疾者中有 77.3 6%和 85 .72 %恢复独立步行 ,明显优于重度功能残疾者 ( 2 8.5 7% ) ,P <0 .0 0 1。结论 早期进行康复治疗 ,加强躯干控制能力和站立平衡功能训练 ,可以促进急性脑卒中患者独立步行能力的恢复 ,轻度和中度功能残者的独立步行能力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颈项肌肌力训练配合物理因子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12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颈椎牵引、推拿、中频电治疗、磁振热、红外线综合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颈项肌肌力训练。治疗前以及治疗后采用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生活社会工作能力、体征进行疗效评定,并随访一年后复发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评分高于对照组,总评分也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年后疾病复发率研究组明显减低。结论颈项肌肌力训练联合综合物理康复治疗,可有效提高治愈率,明显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86.
卒中单元的优越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有条件的医院组建由多科医师参与的卒中单元将脑卒中的急救,治疗和康复结合为一体,使患发病后能够得到及时,规范的诊断、治疗、护理及康复,有效地降低患的病死率,致残率,改进预后,提高存活患的生活质量,并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87.
第2腰椎横突综合征与解剖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88.
社区康复是世界卫生组织在70年代提出的一种有效的、经济的康复途径。我国从1986年开始了社区康复的试点工作,在试点的规模、范围、形式上都取得了进展。我国现有五类残疾人6000万人,其中还不包括老年病和慢性病的功能障碍者。为改变我国目前落后的康复现状,...  相似文献   
89.
90.
金艳  倪朝民 《中国康复》2011,26(5):379-381
动脉僵硬度已成为评估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的一项重要指标[1]。通过检测脉搏波速度(PWV)评估动脉弹性及其僵硬度广泛受到关注,由于其操作简单、无创、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动脉功能检测方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