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5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70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61.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高龄脑卒中患者功能变化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02—09—27/2004—12—30在安徽医科大学康复科人院或门诊治疗,年龄〉75岁、病程〉3个月的脑卒中患者12例,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康复方法以Bobath方法和运动再学习方法为主,配合作业疗法和言语治疗等,每日一两次,50~60min/次,每周5次,疗程8周。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时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0-45分,分肩、臂运动,手运动,下肢运动,步行能力等项,其积分值减少表示功能改善)评估神经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0~100分,100分为独立,0-20分为完全依赖)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12例患者均完成治疗进入结果分析。①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干预后较干预前显著下降[(15.67&;#177;4.19),(24.08&;#177;0.34)分,t=8.20,P〈0.05],在肩、臂运动,下肢运动和步行能力等项上干预后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5)。②Barthel指数得分:干预后较干预前显著升高(72.08&;#177;11.96,55.42&;#177;14.22,t=13.01,P〈0.05)。⑧不良事件和副反应:未发现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的症状和跌倒的副反应。结论:病程超过3个月,且无严重脏器疾病的高龄脑卒中患_者以改善整体身心功能状态为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治疗,可以明显提高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62.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综述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以便预防和治疗认知障碍,提高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2000—01/2005-12与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相关的文章,检索词“认知障碍”,“痴呆”,“认知损害”,限定语种为中文;同时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 2000-1/2005—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cognitive impairment”,“cognitive disorder”,“dementia”,“rehabilitation”。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就检索到的140余篇文献进行筛选,选取与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有关的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相关文章24篇,将筛选到的文献分类。其中认知障碍评定的4篇,相关因素的9篇,药物治疗的6篇,康复治疗的5篇。资料综合: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评定主要依靠简明智能状态检查表、功能综合评定量表、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检查表等的检测;年龄、性别、疾病因素、药物因素、生物因素、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均是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相关因素;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药物治疗主要以他汀类、尼莫地平和一些中药为主;认知康复干预是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常规治疗方法。结论: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影响很大,应对其进行早期的预防和相应的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3.
人类脑功能定位研究是神经科学研究发展极为迅速的领域之一,为人类的认知与思维活动驶多种神经疾复箩、诊堂和治疗带来了新的前景。目前,脑功能定位研究已广泛应用于神经外科、认知功能相关研究、康复治疗与预测、社会心理学等方面,作者对脑功能定位近年来在各领域的应用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4.
目的:探讨早期坐-站训练对亚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44例亚急性不能独立完成坐-站转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2例,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辅助下坐-站转移训练;观察组患者采用患足置后下辅助坐-站转移训练。训练前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估2组患者的平衡功能、AL-080平衡功能评估系统测试2组患者训练前后坐位静态下压力中心点的轨迹长(SLsi)、坐位稳定极限下压力中心点的最大面积(SAsi)、训练后独立完成坐-站转移时间(T)、双下肢负重差异(ALD)、足底压力峰值(Fmax)以及站立静态下压力中心点的轨迹长(SLst)、站立稳定极限下压力中心点的最大面积(SAst)。结果:训练2周后,2组SLsi评分均较训练前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2组SAsi及BBS评分均较训练前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训练后, 观察组完成坐-站转移所需的时间、健侧下肢负重及AL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侧下肢负重、Fmax及动态SAst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SLs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坐-站转移训练能更好地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提高,且采用患足置后下坐-站转移训练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65.
目的 分析恢复期脑出血(ICH)患者住院期间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恢复期ICH患者126例,入院时完善血常规、凝血象、D-二聚体及瘫痪侧下肢静脉彩超检查。根据下肢静脉彩超表现,将其分为伴DVT组(21例)和不伴DVT组(105例)。分别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ICH并发DVT的影响因素,将多因素分析有意义的计量指标利用ROC曲线进行效能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年龄、ICH治疗方式、留置尿管、异物置入、下肢肌张力、D-二聚体(D-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下肢肌张力升高[OR(95% CI)=7.564(1.313~43.571),P=0.024]、D-D[OR(95% CI)=1.805(1.151~2.828),P=0.010]与恢复期ICH患者DVT的发生有关;ROC曲线分析表明,恢复期ICH发生DVT时,D-D的曲线下面积为0.768(P<0.05),相对应的95% CI为0.684~0.839。D-D的最佳截断值为0.68时,对恢复期ICH发生DVT的诊断灵敏度为95.24%,特异度为48.08%。结论 下肢肌张力升高是恢复期ICH患者发生DVT的保护性因素;D-D则是恢复期ICH患者并发DVT的危险因素,且对其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6.
正小腿肌间静脉是指比目鱼肌静脉丛、腓肠肌静脉丛及相关交通支,仅局限肌肉静脉,而不涉及其他深静脉~([1])。小腿肌间静脉血栓(calf muscular vein thrombosis,CMVT)位于小腿远端,局限性分布,常常缺乏特异性表现,属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中的周围型,因此在临床上容易被忽略~([2])。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治疗终末期关节疾病的一种有效手术方式,可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3])。TKA患者常因术前疼痛、活动减少以及手术后制动等因素导致下肢血流缓慢、淤滞,再加上创伤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极易导致CMVT形成~([4—5])。  相似文献   
167.
168.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从解剖、病理和临床等方面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发病机理和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腰三横突在腰椎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其末端所承受的拉应力较其它腰椎横突大,当腰部受力过大或长期不良工作体位,易引起腰三横突末端组织的急慢性损伤,腰三横突末端血管受累有碍于局部组织的供养,可引起或加重腰三横突末端组织的病理变化。非手术治疗是本病的首选疗法,保持良好的体位,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有助于稳定和预防下腰痛的复发。  相似文献   
169.
<正> 末端病是肌腱、筋膜、韧带等组织在骨上附着部分的损伤性变性疾患,如网球肘、跟腱末端病等。腰_3横突痛是下腰痛中常见的病症之一。本文为研究腰_2横突痛的发病机理, 提供了一些形态学依据。材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我们从1985年~1988年共手术治疗10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病人,其中男9例,女1例。年龄22~49岁,平均35.4岁。病程1~10年。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腰部损伤史,主要表现为腰痛或腰臀痛,腰_3横突末端压痛,腰部活动受艰,保守治疗3月无效。手术方法:患侧腰_3横突区软组织松解术,并切  相似文献   
170.
第四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大会由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组织,于2004年5月20日在安徽省黄山市落下帷幕。共有120余位来自我国近20个省市包括新疆、云南等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代表到会。我国康复医学奠基人和康复医学资深专家及热心于康复治疗的相关学科(呼吸、神经、骨科、运动医学)专家应邀出席会议并为大会作专题报告。应邀出席的还有世界卫生组织负责亚太地区康复合作的代表、世界作业治疗师联盟主席、香港理工大学的专家。共收到论文250余篇。从代表报告和交流中可归纳出本次会议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