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3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42.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冬春季节,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流行性,人群普遍易感,其表现为突发高热,咽痛,干咳,四肢酸痛,头晕乏力。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之法,以自  相似文献   
43.
目的 介绍镶嵌治疗肌部多发室间隔缺损后护理经验,以期提高术后护理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对22例肌部多发性室间隔缺损患儿予以镶嵌和封堵治疗.结果 22例手术均成功,安返监护室,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例(4.5%).21例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14例患儿无明显影响心功能的残余分流,7例封堵器边缘残留少量左向右分流,但全组心功能基本正常.结论 保持呼吸通畅,心率、血压稳定,做好胸腔引流、心内测压管、体温的监测,加强特殊用药伊诺前列素的监护,密切监测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等是镶嵌治疗肌部多发性缺损术后护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44.
【】 目的 评价父母-护士共同参与的疼痛护理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期的应用。方法 随机抽取对照组患儿30例及实验组患儿30例, 用疼痛行为评估量表(FLACC) 评估两组患儿术后第2~7天的疼痛情况。对照组父母不参与疼痛评估,仅参与非药物性止痛措施,实验组父母参与疼痛评估和非药物性止痛措施。结果  术后第2~4天,实验组患儿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术后第5~7天疼痛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父母-护士共同参与的交互式疼痛护理能有效减轻先心病患儿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体重5kg以下先心病患儿术后用微量输液泵(简称微泵)行鼻饲喂养的护理方法。方法 自2007年5月至9月在我科手术后并体重低于5kg的先心病患儿22例用微泵鼻饲喂养,并加强观察和护理。结果 22例患儿撤离呼吸机后均吸吮良好,痊愈出院。结论 正确、合理的运用微泵鼻饲喂养是安全有效的鼻饲方法,临床上值得提倡采用。  相似文献   
46.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多脏器功能障碍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术后多脏器功能障碍的护理对策.方法 收集我科先心病术后并发多脏器功能不全(MODS)患儿77例,实施根治手术66例,姑息手术11例.根据各脏器受损程度进行临床统计.结果 1)本组受累脏器的发生率依次为心脏、肾脏、肝脏、血液中枢神经以及肺.其中心脏出现受损的时间最早,与其他脏器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2)受累脏器数量与病死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心功能受损出现时间最早,是导致心脏术后MODS的原发病.MODS病死率与脏器累及数量呈正相关.护理应以对心功能的监护为重点,早期加强各脏器功能的监护和评估,协调各脏器之间的功能为关键.  相似文献   
47.
随着心脏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婴幼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数量逐年增加,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常合并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所以术后早期给予营养支持,可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病儿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血管环松解术患儿围术期呼吸道护理对策,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儿生存质量.方法 对11例血管环患儿行血管环松解术,其中4例同时行气道重建术,术前防治肺炎、喘憋,做支气管镜检查;术后行系统的呼吸道护理.结果 4例行气道重建术患儿呼吸机使用时间70~121(100.75±23.17)h,余7例呼吸机使用时间21.5~28.0(23.10±2.83)h.术后心脏均自动复跳,手术经过顺利,监护3~14(6.25±4.22)d.出院时SpO2 0.94~0.98、胸片检查恢复良好.结论 术前防止呼吸困难的发生和术后有效的肺部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患儿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49.
目的提高先心病术后患儿肠内营养效果,减少相关并发症。方法将102例法洛氏四联症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对照组52例。术后对照组根据肠功能恢复情况决定肠内营养开始时间,行常规肠内营养支持;实验组于术后24h内启动肠内营养支持流程,根据患儿喂养耐受度调整喂养量。两组均于呼吸机撤离后患儿能耐受经口喂养终止肠内营养并评价效果。结果实验组启动肠内营养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呼吸机置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24~96h供给热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血糖值波动较对照组稳定,腹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对于先心病术后患儿应启动规范化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流程,以缩短肠内营养及呼吸机置管时间,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0.
目的:MYBPC3基因突变是肥厚性心肌病(HCM)的常见原因,本研究对导致HCM的一种新型的MYBPC3基因突变进行研究。方法:纳入了1例HCM患者及其家系中的8个亲属,同时纳入13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对HCM患者家系及对照组成员进行基因测序,同时对HCM患者家系进行谱系分析、临床评估和基因分型。结果:在患者家系中,患者母亲及外祖父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基因测序发现患者及该2名亲属均存在MYBPC3基因p.Ile852Val杂合突变,其余5名亲属及健康对照组均无此突变。患者及其母亲临床症状相对较轻,但表现并不相同,外祖父长期卧床,症状较重,有严重胸闷气喘,在研究过程中猝死。结论:MYBPC3基因p.Ile852Val杂合突变与肥厚型心肌病相关,该突变为一种新型的导致HCM的基因突变,且携带该突变的HCM患者临床症状存在一定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