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3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目的在哮喘大鼠模型中探讨孟鲁司特(MK)与一氧化氮(NO)及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关系。方法用卵清白蛋白作为致敏原制备哮喘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原位杂交技术等方法,观察哮喘动物模型中MK对NO及iNOS表达的调节。结果哮喘组肺组织中iNOS阳性表达积分(3.80±1.32)明显高于正常组(1.30±1.16)各用药组iNOS阳性表达明显低于哮喘组(P<0.01);哮喘组肺组织中iNOSmRNA表达积分(3.70±0.95)明显高于正常组(1.40±1.27),地塞米松和孟鲁司特显著抑制iNOSmRNA的表达(P<0.01)。结论与糖皮质激素相似,MK可以降低哮喘大鼠肺组织中iNOS的阳性表达率及iNOS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52.
53.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6(ANGPTL6)作为一种肝细胞源性蛋白因子,能增加能量消耗抵抗肥胖;改善胰岛素敏感,降低胰岛素抵抗;促进表皮细胞再生;参与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调节;同时改善缺血小鼠肢体再灌注,大大降低截肢风险,减低远期心血管并发症风险。许多研究提出ANGPTL6对糖尿病、肥胖和代谢综合征具有早期预测作用,在下肢动脉疾病和子痫患者血清中高表达。现就其与心血管性疾病相互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4.
目的 :回顾性评价体外膈肌起搏(external diaphragm pacing, EDP)对不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52例COPD患者入选, BMI≥24者23例入高BMI组,BMI24者29例入低BMI组,均给予20周的EDP治疗,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BODE指数及其分项、动脉血气分析、急性发作次数、心理状态、主观用力程度计分(rate of perceived exertion,RP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的差异。结果:①20周EDP干预后,高BMI组在BODE指数及其分项、急性发作次数、动脉血气分析、心理状态、RPE、ADL较低BMI组有明显改善(均P0.05)。②高BMI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在一秒钟用力呼气肺活量预计值(forced expiratory vital capacity in one second expected,FEV1%)、6 min步行距离(6 minutes walking distance,6MWD)、改良的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odifie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dyspnea scale,MMRC)、BMI、BODE、pH、动脉氧分压(arterial oxygen pressure,PaO_2)、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RS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急性发作次数、RPE、ADL明显改善(均P0.05)。③低BMI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在MMRC、BODE、HRSD、HAMA、RPE、ADL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对于20周的EDP治疗,高BMI的COPD患者较低BMI患者在BODE指数及其分项、动脉血气分析、急性发作次数、RPE、ADL的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55.
钛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作为医用材料广泛应用于口腔修复及整形外科种植体等,但钛表面细菌的聚集和粘附,易导致修复体、种植体等周围组织的炎症,是导致种植体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就钛表面抗菌改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龈下超声刮治及根面平整后,采用1%聚维酮碘进行牙周袋内冲洗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方法选择中度和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30人,进行全口洁治、龈下超声刮治及根面平整,选取左侧前牙较重的一颗为实验组,用1%的聚维酮碘液进行牙周袋内冲洗;对照组选用同患者对侧同名牙,用生理盐水冲洗;避免选相邻的牙。记录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的菌斑指数、探诊出血、牙周袋深度、附着丧失、龈沟出血指数;及厌氧菌和产黑色素类杆菌总数。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的牙周袋探诊深度、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及探诊出血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实验组附着丧失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实验组牙周袋探诊深度、附着丧失、龈沟出血指数及探诊出血改善程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2组牙周袋内厌氧菌总数与产黑色素类杆菌量较治疗前均有降低(P<0.0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3个月后各项临床指标及细菌学检查结果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龈下超声刮治及根面平整结合1%的聚维酮碘液牙周袋内冲洗,能提高治疗效果及较长时间控制龈下菌斑。  相似文献   
57.
脂肪萎缩( lipoatrophy)主要表现为皮下脂肪萎缩和脂肪组织异常分布,常伴有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受损、血脂异常、脂肪肝等.广义上可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按部位可分为局部性和全身性.主要的遗传性脂肪萎缩包括遗传性全身脂肪萎缩(congenital generalized lipodystrophy,CGL),家族性局部脂肪萎缩( familial partial lipodystrophy,FPLD).CGL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有家族史,临床特点是全身或几近全身脂肪的缺失,出生后即发病.CGL的责任基因有编码1-酰基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的AGPAT2和编码seipin蛋白的BSCL2[1,2].FPLD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普遍特点是青春期开始四肢脂肪组织逐渐缺失,并有面部、颈部和内脏脂肪的沉积,是由LMNA基因突变所致.LMNA基因位于lq21.2-q21.3,基因组序列全长56.7 kb,包含12个外显子.转录过程中,在第10个外显子发生选择性剪接,产生2种不同的mRNA,分别编码lamin A、lamin C蛋白.  相似文献   
58.
目的本研究分析了小鼠视网膜胆碱能无长突细胞空间分布的规律,并观察了出生后视网膜的生长对其规律性的影响。方法我们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标记不同发育期(P8、P13和成年)的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ganglion cell layer,GCL)及内核层(inner nuclear layer,INL)胆碱能无长突细胞的胞体,用Voronoi domain来量化分析胆碱能阵列的空间分布规律,并使用规则指数RI评价规则度。结果小鼠胆碱能阵列的规则指数RI(5.27)明显高于随机点的规则指数(2.05),这种高规则性在成年小鼠视网膜不同离心度保持高度的一致性,离心度0.25、0.50、0.75、≈1.00时规则指数分别为:INL:4.87±0.67、4.77±0.83、4.31±0.68、4.66±1.38;GCL:2.52±0.83、3.53±0.26、3.70±0.83、3.43±0.43。INL Voronoi domain的面积随离心度增加而扩大,各离心度面积分别为:(650.89±134.00)μm2、(747.23±157.00)μm2、(946.39±220.00)μm2、(1141.79±245.00)μm2。GCL各离心度面积分别为:(875.36±258.00)μm2、(838.07±211.00)μm2、(915.60±256.00)μm2、(1155.40±371.00)μm2,GCL的Voronoi domain的面积在0.25、0.50离心度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余离心度时面积随离心度增加而扩大。而在P8、P13和成年三个不同发育阶段,胆碱能阵列的规则指数RI分别为:INL:5.5±0.7、4.7±0.5、4.6±0.9;GCL:4.9±1.2、4.1±0.7、4.2±0.7;P8INL高于P13和成年时(均为P<0.05),而GCL各年龄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视网膜胆碱能阵列的空间分布有非常高的规则性,且这种规则性在出生后早期就形成,而在发育过程中虽然视网膜在扩张,但其规则性并不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59.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牙周治疗干预对糖脂质代谢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检测牙周治疗前后空腹血糖( FPG)、糖化血红蛋白( HbA1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 HDL-C)、低密度脂蛋白( LDL-C)等糖脂质代谢指标,同时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脂联素(APN)、瘦素(LEP)等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并分析炎症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治疗后,FPG、HbA1c及TG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TNF-α、IL-6、CRP及LEP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APN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4.245,P ﹤0.001);血清 APN 与 LEP 及 TNF-α水平呈现显著负相关( P ﹤0.05)。结论:控制牙周炎可改善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的糖脂质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早期胰岛素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1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盐酸吡格列酮片治疗,观察组则给予早期胰岛素治疗。治疗后分别对二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总结对比。随访一年,分别比较二组治疗后所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以及4周、12周时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4周、12周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出现胃肠道不适2例,肌肉酸痛3例;观察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给予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胰岛素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治疗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