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1.
目的研究含对二氯苯防蛀剂对大鼠的吸入毒性。方法急性吸入毒性选用60只大鼠(SD),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组距按1.5倍设计剂量系列。亚急性吸入毒性选用大鼠(SD)随机分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用静式呼吸道染毒法,分别设700、1400、2400mg/m^3剂量染毒,2h/d染毒,阴性对照为空柜。观察动物行为状态,每实验组末次染毒24h后进行血液检测,处死动物,取其肝、肾、脾、肺、心脏称重,计算脏体系数,并取相应的组织制备病理切片。结果大鼠急性吸入毒性‰为8858mg/m^3。血液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剂量组肝肾重量增加;病理切片肝细胞浊肿,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结论中、高剂量染毒组对大鼠有一定的毒性影响。  相似文献   
12.
甲3型流感病毒M基因披甲RNA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制内含甲3型流感病毒M基因RNA的披甲RNA.方法 将MS2噬菌体基因组中编码成熟酶蛋白、包膜蛋白和pac位点的DNA片段克隆到表达质粒pET30b中,构建重组质粒pAR-1.将甲3型流感病毒M基因连接到pAR-1 pac位点的下游,诱导表达出内含M基因RNA的披甲RNA AR-2,并进行纯化、定量和稳定性研究.结果 成功构建和表达了耐核糖核酸酶、内含M基因RNA的披甲RNA,每1 ml LB培养基可诱导表达出约8.9×1011个拷贝的AR-2.结论 制备的AR-2稳定,无生物传染危险性,可作为甲型流感病毒M基因核酸检测的标准品和质控品.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法,建立尖音库蚊抗性酯酶等位基因分型方法。方法根据尖音库蚊抗性酯酶基因保守区序列设计引物;提取单个蚊虫基因组DNA,采用PCR-RFLP分析的方法,对抗性酯酶等位基因分型。结果酯酶基因扩增片段长度为860 bp,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尖音库蚊抗性Est-β11纯合型有5条带(70、89、147、198和347 bp);Est-β2纯合型出现4条带(60、147、207和437 bp);Est-β11/Est-β2杂合型出现5条带;Est-βN纯合型出现3条带(147、207和506 bp)。结论PCR-RFLP方法能快速、有效地检测尖音库蚊抗性酯酶等位基因类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杭州市2006年杭州麻疹病毒分离株N与H核酸序列变异情况。方法:用RT-PCR对6个临床急性期麻疹病人的咽拭子标本及其麻疹病毒分离株的(Vero-slam细胞培养)扩增核蛋白(N)和血凝素蛋白(H)基因片段,并对本次分离株的核酸序列与近期分离株和疫苗株进行对比。结果:从标本中直接检测N片段基因的结果与细胞培养病毒的结果完全相符。本次分离株N片段基因与分离株浙江CHN/9.05/7、浙江CHN/02/2相似性分别为98.96%、96.04%,与疫苗株Shanghai-191、Changchun-47相似性均为94.58%;分离代表株H基因片段与分离株浙江CHN/02/2、浙江CHN/9.05/7相似性分别为99.59%、99.07%,与疫苗株Shanghai-191、Changchun-47相似性分别为95.14%、95.04%。结论:RT-PCR直接从标本中检测相关基因片段可作为分子病毒学研究的方法,但经细胞培养增殖后效果更好。麻疹病毒尽管遗传稳定,但还是存在着变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自浙江省杭州市腹泻婴儿中分离的1株大肠埃希菌O157:H7(HZI-11株)的分子生物学特性。方法:应用ATB1525细菌半动化生化鉴定系统鉴定菌种。应用0157特异性抗血清玻片凝集试验、H7特异性抗血清试管凝集试验、以及PCR检测O抗原特异性rfbE基因和H7特异性fliC基因,进行菌株血清型的鉴定。应用多重Real-time PCR和常规PCR检测stx1、stx2、hly和eae毒力基因。对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并与国内代表菌株进行比较。ATB1525药敏检测仪和纸片法检测菌株的抗药性。结果:细菌生化鉴定为大肠埃希菌,山梨醇阴性。血清型为O157:H7。毒力基因stx2、hly和eae均阳性,stx1阴性。PFGE谱带同江苏分离O157:H7菌株几乎完全相同,带型的相似度为97%。结论:该菌株为浙江省首株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STEC)O157:H7。与国内近年在江苏等地流行的STEC O157:H7菌株密切相关。STEC O157:H7已开始对浙江地区的人民健康构成了威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含对二氯苯防蛀剂对大鼠的吸入毒性.方法 急性吸入毒性选用60只大鼠(SD),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组距按1.5倍设计剂量系列.亚急性吸入毒性选用大鼠(SD)随机分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用静式呼吸道染毒法,分别设700、1 400、2400 mg/m3剂量染毒,2 h/d染毒,阴性对照为空柜.观察动物行为状态,每实验组末次染毒24 h后进行血液检测,处死动物,取其肝、肾、脾、肺、心脏称重,计算脏体系数,并取相应的组织制备病理切片.结果 大鼠急性吸入毒性LC50为8 858 mg/m3.血液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剂量组肝肾重量增加;病理切片肝细胞浊肿,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结论 中、高剂量染毒组对大鼠有一定的毒性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杭州地区儿童人偏肺病毒(hMPV)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杭州市2所哨点医院儿科呼吸道门诊和住院病例2 593例,门诊病例采集咽拭子1 676份,住院病例采集气管吸取物917份.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MPV核酸,阳性样本用RT-PCR方法对hMPV 融合蛋白(F)部分基因片段扩增和序列测定.所测基因序列与GenBank代表株核苷酸同源性比较,并构建基因进化树.结果采用描述性统计和样本率的χ2检验.结果 杭州地区呼吸道患儿hMPV检出率为6.51%(169/2 593).门诊检出率为6.62%(111/1 676),住院检出率为6.32%(58/917),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6,P=0.769).2岁和3岁组检出率最高,分别为14.14%(28/198)、14.01%(22/158),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654,P=0.000).冬春季检出高于夏秋季(χ2=67.032,P=0.000).测序的88株阳性基因序列与GenBank参考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1.6%~100.0%,基因进化树分析显示分属于2个基因型的4个亚型. 2011-2012年B1亚型占优势,2012年底至2013年A2型为流行.<1岁组A基因型(67.56%,25/37)与≥1岁组(43.13%,22/51)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3,P=0.023).结论 杭州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hMPV存在4种基因型,<1岁组A基因型感染较多,2、3岁组hMPV检出率最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杭州市萧山区1例疑似人感染禽流感病人咽拭子和鼻腔冲洗液样本进行检测和分析,加深对A型流感病毒抗原变异特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实验室相应的检测能力.方法 以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流感病毒核酸,对未能分型的HA、NA和M基因通过逆转录PCR(RT-PCR)扩增而后克隆测定;同时接种狗肾细胞(MDCK)进行病毒培养.结果 样本A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为阳性,但未能分型;HA、NA、M基因测序结果表明与禽源H7、N9、M基因相似性最高;同时A型流感病毒培养也呈阳性.结论 经过浙江省CDC与中国CDC证实,该患者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为浙江省首个病例.  相似文献   
19.
杭白菊总黄酮对铅诱导小鼠氧化损伤的拮抗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杭白菊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from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TFCM)对铅诱导小鼠脑、肝脏和肾脏氧化损伤的拮抗效应。方法:将90只雄性小鼠分为9组: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TFCM低、中、高(150,300,500 mg·kg-1)剂量组,TFCM低、中、高剂量+二巯基丁二酸(DMSA,70 mg·kg-1)组。前20 d,除正常组外,其余小鼠隔天腹腔注射醋酸铅建立铅中毒模型;接下来的10 d,各组小鼠灌胃给予受试物。实验结束后,摘眼球取血及各脏器,测定全血、脑、肝脏、肾脏中铅、锌和铜的含量,计算脏体比重系数,并对抗氧化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水平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TFCM可拮抗铅中毒小鼠体重的下降和脏体比重的升高。单独使用TFCM对小鼠血液及组织中铅浓度并无显著影响,但与DMSA联合使用时排铅效果显著(P<0.01),且未造成锌、铜的流失。中、高剂量TFCM在增加小鼠脑GSH含量,GSH-Px, SOD ,CAT活性及降低MDA含量方面,效果明显优于DMSA;高剂量TFCM在增加小鼠肝脏和肾脏GSH-Px, CAT活性及降低MDA含量方面,效果也明显优于DMSA。TFCM与DMSA联合使用时,也可显著改善小鼠脑、肝脏和肾脏脂质过氧化,增加GSH,GSH-Px,SOD和CAT的活性,效果优于单独使用DMSA。结论:TFCM可显著提高铅中毒小鼠组织中抗氧化酶的活性,改善脂质过氧化,从而明显拮抗铅诱导的脑、肝脏和肾脏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单管双向荧光PCR方法快速测定人NAD(P)H:醌氧化还原酶1[NAD(P)H:quinone oxidoreductase 1,NQO1]基因609C/T多态性.方法 以人NQO1基因中的609C/T位点,设计双向引物,优化反应条件,应用SYBR GreenⅠ双向荧光PCR扩增191份人基因组DNA标本,并通过对产物进行熔解曲线分析,根据产物Tm值进行等位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对其中62份标本用经典的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方法进行基因型分型,验证结果准确性.结果 62份样本的单管双向荧光PCR方法的基因型结果与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法分型结果符合率100%.191份样本中,纯合野生型(CC)占28%,杂合型(CT)占50%,纯合突变型(TT)占22%.结论 单管双向荧光PCR方法检测NQO1基因609C/T多态性,操作简便、反应过程快速,结果直观,敏感性、准确性和稳定性好,适用于临床样本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