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6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25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2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75篇
内科学   34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171篇
预防医学   65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69篇
  1篇
中国医学   79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通过对收集的穴位注射疗法治疗呃逆有关的文献资料进行筛选、总结及提炼,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和方法进行系统评价分析,得出结论,以更好的为医务工作者的临床决策提供证据。方法使用计算机全面检索相关文献,按照拟定的标准筛选、总结及提炼文献信息,并按照Jadad评分量表对纳入研究质量评估,并采用Review manager5.1软件统计测量指标。结果 Meta分析纳入17个研究,异质性检验χ2=25.28,P=0.06,具有临床及统计学意义上的同质性,可用固定模型技能型分析。穴位注射组与对照组比较,合并OR=0.17,95%可信区间为(0.11,0.25),整体效果检验z=8.78,P0.00001,差异极具有显著性,穴位注射疗法对呃逆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但纳入的论文均为低质量论文,存在发表性偏倚,影响结果的真实可靠性。结论纳入Meta分析的论文的质量研究指数偏低且存在潜在发表性偏倚,但是低级证据并不代表无临床实用性,只是其内在真实性可能较低。现有证据表明穴位注射疗法对于呃逆确实有效,施加的干预措施有利于疾病的改善。  相似文献   
22.
目的 采用共词分析法对近5年来国内外儿童超说明书用药的研究现状进行可视化分析,展现该领域的研究情况,描绘儿童超说明书用药的研究趋势,为未来的研究提示可能的方向。方法 于2014年8月分别以主题词“儿童”及“超说明书用药”在CNKI数据库、以主题词“pediatric”及“off-label drug”在MEDLINE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及筛选,提取文献高频关键词并使用Excel 2013建立共现矩阵,使用Ucinet 6.2绘制可视化网络。结果 初步建立国内外儿科超说明书用药研究现状的可视化网络,反映了近年来该研究领域的热点及现状。结论 国内外儿童超说明书用药的现象都较常见。我国对儿童超说明书用药的关注始于近3年;而国外对于儿童超说明书的关注时间较长,研究范围覆盖广,且已有针对超说明书用药的临床试验。现阶段国内外都急需要对儿童超说明书用药进行规范化管理,及时进行相关临床试验以更新说明书关于儿童用药的部分,保证儿童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3.
石晶  张军  李军  李利  左健 《心脏杂志》2007,19(4):474-477
目的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评价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前、后心脏血流动力学和负荷的变化。方法西京医院VSD封堵术患者46(女32,男14)例,年龄245(11±11)岁。于封堵术前、术后3 d、3个月及6个月行TTE检查。测量肺动脉瓣口、二尖瓣口血流速度,左、右心室和心房大小的变化。结果VSD封堵术后3 d、3个月、6个月肺动脉瓣口最大流速、平均流速、速度时间积分以及二尖瓣口E峰和A峰值血流速度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左心房、左心室各径较术前显著减小(P<0.05,P<0.01);右室舒张末期横径较术前显著减小(P<0.05);肺动脉中段内径较术前显著减小(P<0.01)。结论VSD封堵治疗后改变了患者血流动力学异常,使心腔前负荷变化得以纠正。TTE在VSD封堵术后的疗效观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中老年女性静息心率(RHR)与代谢综合征(MetS)及其相关组分之间的关联性。方法以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在珠海市人民医院体检科参与体检的862例中老年女性为研究对象,测量其静息心率(RHR)、身高、体重、腰围(WC)、血压、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并将研究对象按照RHR四分位数法分4组:≤70次/min、71~75次/min、76~80次/min、≥81次/min。比较不同RHR组中老年女性MetS及其各组分的患病差异;以≤70次/min组作为对照,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余3组MetS的患病风险。结果 MetS患病率随着RHR的增加呈上升趋势(χ2trend=5.23,Pt rend=0.02),≥81次/min组MetS患病率为48.5%,显著高于≤70次/min (32.4%)、71~75次/min组(37.3%)和76~80次/min组(3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etS组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Ftrend=12.38,Ptrend=0.002)、FPG (Ftrend=8.56, Pt rend=0.004)和TG (Ftrend=8.53,Ptrend=0.004)随RHR加快而升高,HDL随RHR加快而降低(Ftrend=18.56,Pt rend<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81次/min组中老年女性患MetS的风险较≤70次/min组增加了57%(OR=1.57,95%CI=1.08~2.29)。结论 RHR与MetS及其组分间存在相关性,可作为MetS发病的一个预测指标,为诊断和防控MetS患者进展为心脑血管疾病等不良结局提供了新的靶点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5.
高度近视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视功能的眼病,因其对眼底造成的不可逆性改变。高度近视需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如不及时干预可引起近视进一步加重,甚至失明。但近视的筛查经常遇到患儿近视度数不高,进一步检查发现已有高度近视眼底改变,这种隐匿性的高度近视改变在诊疗过程中极容易被忽视。本文旨在总结近视儿童脉络膜厚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文献,为隐匿性高度近视儿童临床研究提供相关证据。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分析隐匿性高度近视儿童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变化及其相关因素。

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9-09/2020-09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门诊首次就诊且未进行过任何近视矫正训练的儿童56例110眼纳入研究,根据儿童近视的临床表现分为隐匿性高度近视组(27例52眼)和对照组(29例58眼,普通近视儿童)。比较两组儿童黄斑各分区视网膜厚度情况,分析隐匿性高度近视儿童黄斑中心凹平均视网膜厚度与基线资料的相关性。

结果:隐匿性高度近视儿童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以黄斑中心凹最薄,内环区上方最厚。隐匿性高度近视组儿童黄斑9个分区平均视网膜厚度均较对照组变薄,其中黄斑中心凹、外环区下方和颞侧处视网膜厚度有显著差异(均P<0.05)。随着隐匿性高度近视儿童屈光度的增高,黄斑各分区的平均视网膜厚度值均降低。与对照组相同屈光度儿童比较,隐匿性高度近视组除0.00D≤屈光度≤-1.00D儿童外环区颞侧、-2.00D<屈光度≤-3.00D儿童黄斑中心凹平均视网膜厚度有明显差异(均P<0.05),其余各分区平均视网膜厚度均无差异(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隐匿性高度近视儿童黄斑中心凹平均视网膜厚度与性别、年龄、眼轴、眼压、角膜曲率均无相关性(P>0.05),与屈光度呈负相关性(r=-0.201,P<0.05)。

结论:隐匿性高度近视儿童黄斑视网膜厚度以黄斑中心凹最薄,内环区上方最厚,黄斑各分区平均视网膜厚度较相应屈光度数近视儿童薄。隐匿性高度近视儿童黄斑中心凹平均视网膜厚度与屈光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7.
韩元华  石晶  严芳  易霞 《护理学杂志》2013,28(12):38-39
目的探讨正畸患者使用GC护牙素预防釉白斑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80例正畸治疗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粘接直丝弓托槽固定矫治器后,两组均按常规进行口腔卫生知识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GC护牙素进行牙体护理。1年后对两组的釉白斑和龋病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釉白斑和龋病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正畸患者使用GC护牙素配合正确的护理干预预防釉白斑和龋病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8.
目的:通过分析1 000例实验动物猪的麻醉情况,总结较实用的麻醉方法。方法:对4年共1 000例猪选用咪达唑仑0.1~0.2 mg/kg及速眠新0.25~0.3 ml/kg复合肌注诱导镇静,琥珀酰胆碱、地西泮注射液、利多卡因加入至平衡液内,配制成麻醉混合液,采用缓慢静滴维持的方法实现实验猪的各种手术麻醉。结果:6例猪在麻醉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于气管插管前后死亡,1例死于氧气供给缺乏,9例死于术中大出血,余均顺利维持至手术结束。结论:速眠新与地西泮复合用药,用于猪的麻醉是经济、实用的,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9.
患儿男,生后15 min,因"产前B超提示腹腔占位"入院。患儿系第1胎第1产,胎龄38周,因可疑胎儿宫内窘迫剖宫产娩出,出生体重3660 g,生后无窒息,羊水Ⅰ°污染,量约800 ml,脐带绕颈2周。母孕3个月时B超发现胎儿腹腔偏左占位,可疑寄生胎,未予特殊处理。入院查体:T 36.9℃,P 120次/min,R 32次/min,成熟儿貌,反应好,心肺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腹膨隆,左下腹可扪及一个6cm×4cm包块,质中,边界清,活动度欠佳,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中国击剑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规律,提高击剑水平。方法对2008年1—8月间备战北京奥运会的70名优秀击剑运动员进行跟踪调查,统计损伤部位。结果 70名击剑运动员共发生运动损伤1 272次,其中膝关节损伤304次(占23.9%),踝关节253次(占19.89%),腰背部222次(占17.45%),大腿157次(占12.34%),腕指部141次(占11.08%),肩关节94次(占7.37%),颈部15次(占1.18%),其他86次(占6.76%)。结论击剑运动员应通过加强医务监督、增强相关肌肉群的力量训练等措施来提高科学化训练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