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1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4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38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453篇
内科学   101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318篇
预防医学   189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119篇
  2篇
中国医学   125篇
肿瘤学   3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王蓓  童华诚  张松 《安徽医药》2014,(12):2287-2289
目的:探究cTnT、NT-proBNP及心肌酶谱联合检测诊治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所收治的收治并确诊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4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针对该院在同期间入住的24例主要临床表现为“胸闷,难受,呼吸困难,胸痛”的患者为对照组,对患者的血样进行肌钙蛋白( cTnT )、N-端脑钠肽前体( NT-proBNP )、天门冬氨酸转移酶( AST)、肌酸激酶( CK)、乳酸脱氢酶( LDH)及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各个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并且数据间差别存在显著性,即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CTnT、NT-proBNP均高于对照组,并且数据间差别存在显著性,即P<0.05,而两组在CK、CK-MB、LDH和AST上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 cTnT、NT-proBNP及心肌酶谱的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应用价值较高,可以有效反映ACS的具体情况,对ACS 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2.
<正>脑出血在治疗过程中易合并高钠血症,而高钠血症是脑出血患者评估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传统治疗方法如限制钠的摄入、输注低渗液体等往往效果不理想,且过快降低血钠可加重脑细胞水肿或发生中枢脱髓鞘病变。随着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在急性肾功能衰竭及严重电解质紊乱中的广泛应用,使脑出血合并高钠血症的治疗有了新的选择。本研究旨在探讨CRRT对脑出血合并高钠血症的治疗价值,同时探讨CRRT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53.
54.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syndrome,OSAS)是跳眠呼吸障碍疚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已有多个研究证实OSAS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夜间慢性间歇性低氧是OSAS的显著病理生理特征。心肌肥大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一个非常重要的预后因子,且目前有许多证据表明OSAS与心肌肥大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神经重复电刺激检查在重症肌无力(MG)眼肌型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6例临床拟诊的重症肌无力(MG)眼肌型患者进行神经重复电刺激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测试46例MG眼肌型患者,单上睑下垂者20例,双眼睑下垂者19例,复视者有3例,吞咽困难者2例,咀嚼无力2例。共对204条神经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测:MG眼肌型患者在疲劳试验前,单独刺激眼轮匝肌、三角肌和小指展肌RNS的阳性率分别为41.30%(19/46)、15.21%(7/46)、6.52%(3/46),3块肌肉综合统计低频刺激的阳性率为58.69%(27/46),高频刺激的阳性率为5%(6/46)。疲劳试验后眼轮匝肌、三角肌和小指展肌RNS阳性率分别为47.82%(22/46)、21.74%(10/46)、6.52%(3/46)。疲劳试验前后可见低频刺激阳性率均远高于高频刺激,且高频刺激阳性者在低频刺激时全部为阳性。疲劳试验后三角肌的RNS阳性率增加;面肌、小指展肌的RNS阳性率无明显变化;3块肌肉综合统计低频刺激下RNS阳性率增高。结论 MG为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的获得性免疫性疾病,神经重复电刺激检查对MG眼肌型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早孕期(11+0周~13+6周)和中孕早期(14+0周~17+6周)胎儿主动脉内径(AO)与肺动脉内径(PA)与胎儿生物学生长参数的相关性,初步建立早孕期和中孕早期胎儿AO与PA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及Z-评分方程,并评价方程的有效性。 方法随机选取孕周(GA)为(11+0周~17+6周)正常单胎胎儿270例,将成功显示左、右心室流出道切面的245例胎儿纳入研究,获得胎儿顶臀径(CRL)、双顶径(BPD)、股骨长径(FL)、孕周(GA)等生物学生长参数。在胎儿左、右心室流出道切面测量收缩末期AO及PA,以GA、BPD和FL作为独立自变量,AO及PA作为因变量,建立AO、PA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并对每个参数的绝对残差(SD)进行加权回归,建立Z-评分方程。 结果采用简单的线性回归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AO和PA与非心脏生物特征参数(BPD、FL、GA)的关系。AO、PA与GA、BPD、FL均呈显著线性相关(GA与AO:r=0.9276,GA与PA:r=0.9271,BPD与AO:r=0.9551,BPD与PA:r=0.9558,FL与AO:r=0.9462,FL与PA:r=0.9483,均<0.001),其中与BPD的相关性最强。 结论正常早孕期及中孕早期胎儿的AO、PA随着孕周的增加而增长,本研究初步建立了正常胎儿早孕期及中孕早期AO、PA的参考范围及其Z-评分方程。为早孕期及中孕早期评估胎儿大血管生长提供精确的参考标准,在早期筛查或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7.
目的评价胎儿心脏超声智能导航技术(5D Heart)在显示胎儿完全型大动脉转位(cTGA)诊断切面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采集2018年1月至7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的15例完全型大动脉转位胎儿的心脏容积数据,由1名经验丰富的胎儿心脏超声医师负责心脏容积数据的采集。2名经验相对不足的胎儿心脏超声医师选取每例病例容积数据中图像质量最好的1个,运用5D Heart软件进行在机分析,并应用内置的VIS-Assistance?对诊断平面进行优化处理;其中1名医师在2周后重复上述图像分析过程,所得图像均予以存储。对各诊断切面以及诊断要素进行评分并计算显示率,比较分析同1名图像分析医师在不同时间处理图像所得结果的可重复性以及2个图像分析医师评分结果的一致性。 结果对15个容积数据进行5D Heart联合VIS-Assistance?处理,4个诊断切面(三血管气管切面、四腔心切面、左心室流出道切面、右心室流出道切面)的显示率分别为86.7%,93.3%,80.0%,86.7%;诊断切面中的各主要诊断要素显示率>73.3%;同1图像分析医师在前后不同时间分析图像所得的诊断切面显示率及诊断要素显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名经验相对不足的图像分析医师所得的诊断切面显示率及诊断要素显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胎儿心脏超声智能导航技术对胎儿cTGA的重要诊断切面的显示率较高,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及一致性,能够协助经验不足的医师进行胎儿cTGA的产前筛查。  相似文献   
58.
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是指受精卵、滋养叶细胞种植于剖官产后子宫瘢痕处,是位于子宫体腔以外的异位妊娠,由于该瘢痕处肌壁薄弱且纤维组织多,直接行人工流产可导致瘢痕处破裂、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子宫动脉栓塞结合药流在剖宫产瘢痕妊娠中的应用及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至10月间慈溪市人  相似文献   
59.
目的建立基于CT的三维仿真模拟平台,对在此基础上进行定点头影测量的临床应用进行评价。方法选择12例患者,分别进行头颅螺旋CT扫描和标准头颅侧位X线片拍摄,在头颅螺旋CT上进行三维重建并进行标志点定点测量;在标准头颅侧位X线片进行人工标志点定点测量。结果基于CT的头影测量定点测量与人工标志点定点测量间的比较,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基于CT的头影测量定点测量为更准确的头影测量分析提供了一种可靠、直观、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0.
原发性肺淀粉样变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55岁.2005年7月25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咽干、乏力、气紧,咯白色泡沫样痰,治疗半年病情反复发作并进行加重.既往有吸烟史,家族中其父患有肺气肿.2006年4月6日北京朝阳医院肺活检诊断为原发性肺淀粉样变(PPA),经中西医综合治疗病情好转.2007年1月19日患者症状再次加重而就诊于我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