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4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36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2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46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62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3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205篇
预防医学   59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94篇
  2篇
中国医学   57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探讨骨巨细胞瘤(GCT)患者血清中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x)水平以及不同治疗对其水平的影响。方法 35例GCT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接受唑来膦酸及手术治疗,B组仅接受手术治疗。应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NTx水平。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影响患者血清NTx水平的因素。结果A组的血清NTx初始水平为(28.50±7.06)nmol BCE/L,使用唑来膦酸72h后下降为(21.38±3.33)nmol BCE/L,手术2周后下降为(20.60±3.28)nmol BCE/L,使用唑来膦酸和手术后的NTx水平与NTx初始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血清NTx初始水平为(26.05±4.37)nmol BCE/L,手术2周后下降为(24.38±3.56)nmol BCE/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的NTx变化率均高于B组(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位置对血清NTx水平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 唑来膦酸及手术治疗均可降低血清Ntx水平,且唑来膦酸联合手术的效果较好。NTx具有辅助GCT临床诊治的价值。  相似文献   
92.
背景:随着超声成像技术的推广与发展,因为它能实时、无创、便捷和准确地探测到肌纤维长度、羽状角、肌肉厚度和横截面积等肌肉的结构参数,成为评估神经系统疾病对肌肉形态和功能影响的有效手段.目的:分析并讨论超声技术对病理条件下骨骼肌肉测量的优点和在操作应用中为了提高准确性应考虑的问题.方法:检索中英文 PubMed 和万方数据库,关键词“ultrasound, ultrasonography, B-mode ultrasonography, muscular architecture,超声,肌肉形态,肌肉评估”,共检索144篇文献,纳入70篇.对肌肉形态学参数进行解读,对超声下肌肉形态测量以评估不同神经病理情况下肌肉功能的研究进行回顾,同时也探讨了现阶段超声应用中为了提高准确性及降低误差水平应该注意的实际问题.结果与结论:超声成像技术能实时,无创,便捷和准确地测量肌肉的形态学参数,从而有效地评估疾病对肌肉形态和功能的影响,其应用有广阔前景.在康复领域中,可以利用超声测量肌肉的形态结构评估肌肉的功能,并指导康复计划的制定、评估康复治疗的效果.在其他领域,已经有医生将之应用于加强护理部门内,以监测因患者制动而引起的肌肉无力,并显示出超声在提供肌肉形态学信息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93.
加用中药紫草对药物流产出血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乐 《贵州医药》2004,28(7):629-629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对49天内早孕妇女行药物流产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与人工流产相比尚存在流血时间长和完全流产率相对较低等不足。法韫玉等报道在药物流产时加用中药紫草可提高药物流产成功率和缩短流血时间。我室对早孕药物流产妇女加用紫草,也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4.
小檗碱(berberine, BBR)是黄连的主要活性成分,有降血糖作用,但由于口服生物利用度低,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肉桂(cinnamomum cassia, Cin)中的多酚成分,对2型糖尿病(T2DM)有益。二者联合应用可能会有相加的效果。本研究通过对糖尿病大鼠联合用药干预,探讨二者联合的降血糖作用效果及机制。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5组[糖尿病对照组(Con)、小檗碱组(BBR)、肉桂多酚组(Cin)、联合组(BBR+Cin)、二甲双胍组(Met)]和正常对照组(Nor)。该动物实验得到了动物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批准号:HMUIRB2022003)。经口给予受试物,对照组给予等体积溶剂,每周称量体重。给药30天后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和胰岛素敏感性实验,检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清蛋白(GSP)、血清胰岛素(INS)水平,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肠道菌群构成,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肝脏和结肠组织中G蛋白偶联受体5 (TGR5)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 (GLP-1)的表达。结果显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联合组大鼠FBG (...  相似文献   
95.
目的:评估虚拟现实与同步减重步态训练(VR+BWSTT)对脑卒中患者步态的影响。方法:将12例发病3个月内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配至实验组(VR+BWSTT)和常规组(常规物理治疗)各6例,另6例正常人作为正常组。训练前后以三维步态分析对以下参数进行对比:步行速度、步长不对称性、单腿支撑时间不对称性、髋关节最大后伸角度、髋关节最大屈曲角度、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支撑相膝关节最大伸展角度、支撑相踝关节最大背伸角度。结果:训练前两组脑卒中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脑卒中性质、偏瘫侧、患侧下肢肌力、肌张力、步行速度、步长不对称性、单腿支撑时间不对称性及患侧下肢各关节角度差异无显著性。脑卒中患者步行速度、髋关节最大后伸角度、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低于正常组,步长不对称性、单腿支撑时间不对称性高于正常组(P<0.05)。训练后两组患者的步行速度、单腿支撑时间不对称性均有改善,实验组的步长不对称性、髋关节最大后伸角度有改善(P<0.05)。结论:VR与同步BWSTT可改善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步态,在改善脑卒中的步长不对称性、髋关节最大后伸角度方面较常规物理治疗有优势。  相似文献   
96.
盐酸小诺霉素系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在基层医疗机构有较广泛应用,长期以来因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使医务人员失去了警惕[1]。本例报道因医务人员未意识到盐酸小诺霉素导致了过敏性休克,没有给予相应的抗过敏性休克处理,导致患者死亡。报道该案例以供临床医生及司法鉴定人员参考。1病历摘要男,39岁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索不同浓度乳香提取物作用于HL-60细胞后,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VEGF mRNA表达及VEGF蛋白分泌及受体Flt-1的变化.方法:MTT法检测乳香提取物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选择适当的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RT-PCR法检测乳香提取物处理前后HL-60细胞中VEGF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腹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联合抗生素治疗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疗效。方法:将92例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茵性腹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抗生素治疗,治疗组腹腔穿刺置管引流联合抗生素治疗,比较患者腹水中性粒细胞数、PC、肝功指标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8.26%)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7.83%)(P0.05);两组的PCT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白蛋白水平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且均高于治疗前。结论:腹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联合抗生素治疗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能显著改善患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9.
100.
目的了解不同患者尿液标本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和耐药情况,为尿路感染患者提供经验性用药指导。方法收集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尿路感染患者的尿液标本,对常见检出病原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研究的菌株数为808株,检出最高的前3种细菌为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41.34%、16.46%、9.03%。大肠埃希菌对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米诺环素、头孢他啶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81%、3.03%、7.51%、24.47%、25.40%、29.04%。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有较高的敏感性,除高浓度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在66.28%外,其他药物的耐药率均在90.00%以上;粪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高浓度庆大霉素、加替沙星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7.02%、19.15%、25.53%、29.79%。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尿液标本中病原菌构成基本一致,耐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患者尿液标本中病原菌构成有一定差异,尤其是大肠埃希菌男女患者的检出率分别为22.81%、5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检出的革兰阴性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多数比女性高。结论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比较复杂,不同性别、不同基础疾病患者病原菌的检出及耐药情况不同,及时了解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变迁,对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