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113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3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94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1.
晚近有文献报道.在伴有高血压的肾脏病患者中,用ACEI治疗使尿蛋白下降,而肾小球滤过率(GFR)变化则结果不一;但无高血压患者,ACEI对蛋白尿、肾功能及血压的影响报道少。我们用小剂量的依那普利治疗207例此类患者,疗效满意,现予报告。资料与方法 l.一般情况:治疗组207例,男112例,女95例,年龄27~81岁,平均(57.2±17.4)岁,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99例,糖尿病肾病48例,无症状性蛋白尿26,例,肾病综合征46例,痛风肾14例.血压95~140/60~ 90mmHg(1kPa= 7…  相似文献   
62.
观察27例心动过速患者射频消融术前后高频心电图变化,结果显示:消融前后十二导联高频切迹数及高频心电图异常率无变化。表明,尽管射频消融术为一有创性心律失常治疗方法,但对心肌损伤的范围有限,不产生明显的电生理学影响。  相似文献   
63.
随着导管射频消融(RFCA)技术在临床的不断推广及操作水平的日益提高,目前越来越多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房扑(AF)、特发性室速(IVT)等心律失常患者接受了RFCA这一非药物性的根治性治疗,使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及处理出现了突破性进展。晚近有作者报告RFCA术后患者血清心肌酶有一过性增高[1],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可受到一定程度损伤[2]。但RFCA术后高频心电图(HFECG)的变化尚未见报道。本文观察了27例患者RFCA前后HFECG变化,以了解RFCA对心肌的损伤性影响及相应的高频…  相似文献   
64.
头颈部恶性血管外皮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头颈部恶性血管外皮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8例术后病理确诊的头颈部恶性血管外皮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中男3例,女5例,年龄21~65岁。病灶位于颈部、颧部、腮腺、翼腭凹、颞下凹、颏下三角各1例,舌根2例。全部病例采用根治性手术切除。随访5~10年,复发3例,双侧颈淋巴结转移1例,2例接受2次手术,1例接受3次手术,死亡1例。结论 组织病理学检查是恶性血管外皮瘤的唯一可靠的诊断方法,根治性外科切除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p53基因突变以及mdm2,p53和p21蛋白表达异常在EBV相关胃癌(EBVaG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3例EBVaGC、45例临床病理资料与之匹配的EBV阴性胃癌(EBVnGC)组织中 mdm2,p53和p21蛋白的表达;PCR-SSCP银染技术结合DNA序列分析检测p53基因exon 5~8突变;RT-PCR检测EBV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 E-BVaGC组与EBVnGC组相比,两组间mdm2,p53和p21蛋白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830 0;P = 0.791 2;P = 0.353 1),但EBVaGC组p53蛋白过表达率(15.38 %)明显低于EBVnGC组(57.78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8 5)。mdm2蛋白阳性表达与p53蛋白过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 = 0.000 8,r = 0.439 1);p21与p53蛋白共同表达率较高,但经计数资料相关性统计学分析表明两者无显著相关性(P = 0.2501,r = 0.202 5)。2例EBVnGC检测到p53基因突变,突变均位于exon 5,13例E-BVaGC和58例相应癌旁组织均未检测到p53基因突变。13例EBVaGC核抗原基因EBNA1均为阳性,潜伏膜蛋白基因LMP1均为阴性,即刻早期基因BZLF1,早期基因BARF1和BHRF1阳性率分别为46.15 %(6/13),46.15 %(6/13)和15.38 %(2/13),三者与EBVaGC组织中mdm2,p21和p53蛋白的表达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 结论 EBV感染以及mdm2,p53和p21蛋白表达异常与胃癌发生有关; p53基因突变可能并非胃癌组织中p53蛋白异常累积的主要原因;胃癌组织中EBV感染与p53蛋白的异常表达有关,而与mdm2和p21蛋白的异常表达以及p53基因突变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术前根据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结果选择合适穿支血管的依据,用于指导皮瓣制备。方法 2013年3月—12月,对52例共102侧拟行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口腔颌面-头颈肿瘤术后缺损的患者,术前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测双下肢股前外侧穿支血管,了解穿支数目、来源、走行、位置、管径及血流动力学等信息,选择血供良好的区域作为皮瓣供区,指导皮瓣设计与制备,并与术中实时情况对比,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选择合适股前外侧穿支血管的依据。采用SAS 9.2软件包比较术前和术中检测结果有无显著差异。结果 52例患者术前共定位出208支穿支,最终27例患者采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颌面部组织缺损。术前超声检测穿支血管的各项指标与术中实时情况对比,两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术前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较精确地定位和选择股前外侧皮瓣的穿支血管。其选择依据为:①穿支血管管径大小为首要考虑指标;②优先考虑行程较短、易解剖的肌间隔或半肌间隔穿支;③选择流速快、阻力指数小的穿支;④穿支血管蒂长度满足修复重建的需求。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小泛素样修饰物特异的蛋白酶5(SUMO specific protease5,SENP5)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33例原发舌鳞癌及癌旁上皮中SENP5的表达进行检测。应用SPSS11.0软件包对免疫组化半定量检测结果与有关临床特征和病理指标间的关系进行Wilcoxon检验和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另使用钙离子对人舌癌细胞系Tca8113进行诱导分化,实时定量PCR和细胞免疫化学检测SENP5的表达改变。结果:舌鳞癌中SENP5的表达高于癌旁上皮(P=0.000),表达水平与鳞癌的分化程度相关(P=0.022);钙离子诱导分化可使人舌癌细胞系Tca8113中SENP5的表达增加。结论:SENP5的表达水平与舌鳞癌的分化相关,提示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8.
下颌骨节段性缺损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病损,对患者的外观、咀嚼等功能均有影响。然而下颌骨节段性缺损以及对其进行的修复、重建是否会影响语音功能,在国内外尚存有意见分歧。本文从缺损部位、重建方法、修复时机、机体代偿作用以及语音评价等方面就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9.
目的:对腓骨+不同钛植人体的上颌骨重建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研究上颌骨功能性重建中用钛植入体重建颧上颌支柱的可行性.方法:分别对腓骨+重建钛板、腓骨+钛网和腓骨+颧种植体3种上颌骨重建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于双侧后牙区垂直加载,研究钛植入体的应力和位移分布.结果:腓骨+重建钛板和腓骨+钛网这2种类型在钛板和钛网...  相似文献   
70.
探讨金银花、黄芩和连翘的提取液对甲3型流感病毒诱导狗肾传代细胞(MDCK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金银花、黄芩和连翘3种中草药的提取液进行抗病毒试验,以细胞病变、姬姆萨染色在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Annexin V和PI双染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评价药物对甲3型流感病毒诱导MDCK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在MDCK细胞上甲3型流感病毒(血凝滴度为1∶64)的TCID50为0.65.100μL-1;实验浓度:金银花为1∶256(1.95g.L-1),黄芩为1∶64(7.81g.L-1),连翘为1∶64(7.81g.L-1)。在光镜下观察甲3型流感病毒对照组的MDCK细胞,可见被感染的MDCK细胞出现了细胞凋亡特有的形态学变化。Annexin V和PI双染经流式细胞仪测定显示3种药物实验组的细胞凋亡率[金银花(28.13±3.30)%、黄芩(13.47±3.04)%、连翘(19.17±6.55)%]均显著低于病毒对照组[(54.10±4.58)%](P<0.001)。结论 7.81g.L-1的黄芩及7.81g.L-1的连翘均能抑制100TCID50的甲3型流感病毒诱导MDCK细胞凋亡。1.95g.L-1的金银花不能够有效抑制100TCID50的甲3型流感病毒诱导MDCK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