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653篇
  免费   9870篇
  国内免费   6717篇
耳鼻咽喉   890篇
儿科学   1123篇
妇产科学   672篇
基础医学   9599篇
口腔科学   1668篇
临床医学   11652篇
内科学   13007篇
皮肤病学   1196篇
神经病学   4533篇
特种医学   455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9篇
外科学   10802篇
综合类   21109篇
现状与发展   19篇
一般理论   6篇
预防医学   7908篇
眼科学   2245篇
药学   10932篇
  81篇
中国医学   7161篇
肿瘤学   7054篇
  2024年   242篇
  2023年   1233篇
  2022年   2242篇
  2021年   4187篇
  2020年   3213篇
  2019年   2865篇
  2018年   2946篇
  2017年   3027篇
  2016年   2966篇
  2015年   4568篇
  2014年   5599篇
  2013年   6012篇
  2012年   8393篇
  2011年   8862篇
  2010年   6671篇
  2009年   5693篇
  2008年   6359篇
  2007年   6220篇
  2006年   5762篇
  2005年   5102篇
  2004年   4209篇
  2003年   4596篇
  2002年   3848篇
  2001年   3000篇
  2000年   2142篇
  1999年   1414篇
  1998年   817篇
  1997年   793篇
  1996年   581篇
  1995年   477篇
  1994年   460篇
  1993年   275篇
  1992年   253篇
  1991年   250篇
  1990年   222篇
  1989年   170篇
  1988年   125篇
  1987年   109篇
  1986年   90篇
  1985年   55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20篇
  1978年   5篇
  1974年   5篇
  1973年   5篇
  197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文题释义:跑:跑是双脚交替接触地面的周期性运动,但跑有一个双脚都离开地面的腾空期。幼儿在 1 岁多开始学习跑步,最初是走跑结合的移动方式,由于身体发育不完善,下肢力量弱,平衡能力差,容易摔倒;到 2.5岁,幼儿跑步的腾空阶段明显;到 6岁,早期跑步的特点基本消失。 着地方式:指的是人体在跑步着地阶段足部接触地面的方式,一般分为3种方式:分别为足跟着地(fore foot strike),跟骨先接触地面;全足着地(mid foot strike),全脚掌着地,即足跟与前足同时接触地面;前足着地(rear foot strike):前足部首先接触地面。 背景:成年人跑步着地方式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而幼儿跑步的着地方式也是不容忽视的内容。 目的:运用生物力学方法探究幼儿在跑步过程中,不同着地方式下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指标的差异,为幼儿正确的跑步着地方式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在北京市海淀区某公立幼儿园中随机抽取幼儿74名,按年龄分为3岁组、4岁组、5岁组,采用BTS红外动作捕捉系统、Kistler三维测力台和VIXTA录像解析系统同步采集幼儿跑步过程中不同着地方式下的运动学、动力学数据;运用Anybody 5.2仿真建模软件计算下肢肌肉力量指标。试验前向受试者父母详细解释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试验方案符合北京师范大学的相关伦理要求。 结果与结论:①3岁组全足着地的比例最高,足跟着地的比例最低,5岁组全足着地的比例最低,足跟着地的比例最高;前足着地者的蹬伸时间大于足跟着地(P < 0.01)和全足着地(P < 0.05);②着地时刻,踝屈曲角度足跟着地者大于前足着地(P < 0.01)和全足着地者(P < 0.05),全足着地者大于前足着地(P < 0.05);前足着地者髋内收-外展角度、最大髋内收-外展角、髋内-收外展的关节变化量及最大膝内收-外展角速度大于足跟着地(P < 0.01)和全足着地者(P < 0.05);前足着地者的踝屈伸最小值大于足跟着地者(P < 0.05),而最大髋内收-外展角速度小于足跟着地者(P < 0.05);③足跟着地和全足着地者的腓骨短肌、腓骨长肌、第三腓骨肌的肌力大于前足着地者(P < 0.05),前足着地者的股中间肌、股外侧肌下束、股外侧肌上束、股内侧肌下束、股内侧肌上束、股内侧肌中束肌力均大于足跟着地(P < 0.01)和全足着地者(P < 0.05);④结果提示:在3-6岁阶段,幼儿多采用足跟或全足着地模式进行奔跑,以满足自己在跑步过程的稳定性,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出现前足着地方式的跑步模式;前足着地能够动用更多髋关节和膝关节额状面的运动来维持人体运动中的稳定,足跟着地和全足着地能够动用更多的小腿前侧和后侧的肌力,而前足着地动用更多的大腿前侧肌力。 ORCID: 0000-0002-8337-3931(赵盼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62.
Aloe‐emodin is a naturally anthraquinone derivative and an active ingredient of Chinese herbs, such as Cassia occidentalis, Rheum palmatum L., Aloe vera, and 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 Emerging evidence suggests that aloe‐emodin exhibits many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including anticancer, antivirus, anti‐inflammatory, antibacterial, antiparasitic, neuroprotective, and hepatoprotective activities. These pharmacological properties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various diseases, including influenza virus, inflammation, sepsis, Alzheimer's disease, glaucoma, malaria, liver fibrosis, psoriasis, Type 2 diabetes, growth disorders, and several types of cancers. However,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published studies have reported adverse effects of aloe‐emodin. The primary toxicity among these reports is hepatotoxicity and nephrotoxicity, which are of wide concern worldwide. Pharmacokinetic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aloe‐emodin has a poor intestinal absorption, short elimination half‐life, and low bioavailability. This review aims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summary of the pharmacology, toxicity, and pharmacokinetics of aloe‐emodin reported to date with an emphasis on its biological properties and mechanisms of action.  相似文献   
63.
64.
65.
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大连医科大学制定实施了“5+3”创新人才培养改革方案,以导师制培养为载体,在医学本科教育全过程中,制定分阶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涵盖课程、讲座、实验设计、论文等基本科研能力训练,强化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通过对首届“5+3”学生阶段性培养成果的统计学分析发现,“5+3”学生发表中文期刊、SCI,主持国家级创新项目、省级创新项目的比例均显著高于普通5年制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但以导师制为核心的科研基础训练对提高学生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效果显著,对培养医学创新型人才具有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66.
目的 针对中医药大数据平台传统的加密方案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高效的基于属性的内积加密的数据脱敏算法。方法 Hash(哈希)算法是应用广泛的高效的数据加密方法,但传统的哈希算法基于单一的控制策略,效率不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属性的内积加密的数据脱敏算法,把批量的敏感数据分割为不同长度数据颗粒度,与特定密文的哈希进行内积处理。结果 在面对中医药大数据平台的海量数据加密的场景,与传统的哈希加密算法相比,本文提供的加密算法具有很好的性能。结论 为了保障个人隐私数据不被泄露,中医药大数据平台中的个人医疗数据需要加密脱敏后,才能进行分析处理或对外发布。本文提出的算法具备灵活的数据颗粒度、策略和高效的性能表现,适用于海量的中医药数据脱敏。  相似文献   
67.
的:探讨疏肝和中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68 例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治疗; 治疗组给予疏肝和中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8周为1个疗程,随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变化及食管黏膜修复作用,及其对胃蛋白酶原I(PGI)、胃蛋白酶原比值(PGR)、胃泌素17(G-17)水平影响,评价两组药物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1.2%; 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70.1%,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中药对改善嘈杂易饥、神疲乏力、抑郁或心烦易怒、口苦咽干、大便秘结等肝胃郁热症状效果优于对照组。 中药组能更好促进食管黏膜修复作用,达到良好效果。 疏肝和中汤联合雷贝拉唑可以降低胃蛋白酶原I(PGI)、胃蛋白酶原比值(PGR)、胃泌素17(G-17)水平。结论:疏肝和中汤联合雷贝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8.
69.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