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0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目的 探讨二项型指数曲线在药-时曲线拟合中的应用及其SAS实现.方法 借助SAS软件,调用REG过程以常规的残数法得到曲线参数的估计值,然后以这些估计值为初始值,调用NLIN过程进行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估计,得到优化的曲线模型.结果 残数法与非线性最小二乘法相结合所得最终曲线模型较残数法计算而来的模型有更好的拟合效果.结论 SAS编程可便捷实现二项型指数曲线对药-时曲线的拟合,且拟合效果较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以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iFOBT)为主要筛查方法,提高早期大肠癌诊断率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问卷调查、实验室检测(iFOBT、CEA、CA72-4、M-CSF)、肠镜及病理检查,对10000名自然人群进行大肠癌的序贯筛查。结果收回有效问卷6997份,依据调查问卷分值分为低度危险组(≤5分)、可疑组(>5~<8分)、高度危险组(≥8分)3组,3组共3697例进行iFOBT检测,各组iFOBT阳性率分别为13.34%、18.23%、99.17%,3组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检出早期结肠癌6例,其中高度危险组5例,可疑组1例。结肠癌患者iFOBT(定量)以及CEA、CA72-4、M-CSF等血清学指标均高于结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患者(P均<0.05)。结论以iFOBT为主的序贯筛查法是发现早期大肠癌的主要方法,与某些血清指标相结合,可提高大肠癌的检出率,肠镜及病理检查可最后确诊。  相似文献   
23.
目的 评价流行病学研究的序贯筛选方法在早期胃癌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9 264份,填写问卷中的25项,每项根据程度记为0、1、2分.计分≤10分者停止研究;计分>10分者为低危险人群,进入实验室检测阶段.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胃泌素、胃蛋白酶原Ⅰ/Ⅱ比值、癌胚抗原、糖类抗原72-4及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指标,其中≥1项阳性者为可疑人群,进入胃镜、病理或X线钡餐等进一步检查.结果 回收的有效问卷中,计分>10分的710例,进行下一步研究,再根据问卷、血清学检测、胃镜及病理检查结果将710例筛查对象分为4组,仅问卷计分>10分的低危险人群组602例,占6 498/10万;实验室检测1项阳性的可疑人群组82例,占885/10万;发现癌前病变者的高危险组20例,占216/10万;胃癌6例,占65/10万.结论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采用序贯筛选法是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的主要手段,适用于人群普查.  相似文献   
24.
配对设计是药学科研中经常用到的一种实验设计方法,在临床药物疗效研究方面具有十分广泛的适用性.本文主要从配对设计的概念、配对设计统计分析方法的合理选用、如何使用SAS程序进行分析,以及如何解释结果几个方面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5.
26.
胃息肉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胃息肉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 对2000年至2007年胃镜检查确诊的110例胃息肉患者(胃息肉组)和273例慢性胃炎患者(慢性胃炎组)分别进行Hp感染检测.同时对110例胃息肉患者不同部位的Hp感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胃息肉组的Hp感染率为10.9%,慢性胃炎组为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体部分别与胃底贲门、胃窦部比较,Hp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胃底贲门与胃窦部比较,Hp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与胃息肉发生相关性不明显,Hp感染不是息肉发生的唯一因素.  相似文献   
27.
摘要:科研中经常遇到涉及两个因素的实验,若两因素有交互作用,则需采用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设计类型,但这些设计通常需要进行较多次实验。若在理论和专业上可以证明,实验中涉及到的两个因素不存在交互作用,或交互作用对观测结果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并且特定实验条件(通常为各因素不同水平的一种组合)下实验数据的测定误差在专业上允许的范围之内,则可采用无重复实验的随机区组设计、无重复实验的平衡不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具有一个重复测量的单因素设计、无重复实验双因素设计和两因素嵌套设计。本文结合实例,重点介绍后两种实验设计类型。关键词:统计学,医学;研究设计;因素分析,统计学  相似文献   
28.
所谓两因素析因设计,是指试验中涉及两个试验因素,不同的试验条件数等于两个试验因素的水平数的乘积,即由试验因素的水平全面组合而成.全部受试对象被完全随机地分配到各试验条件组中去.做试验时,全部试验因素同时施加(即无先后顺序之分);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时,试验因素地位平等(即不存在主次之分,也不存在嵌套关系).本文向读者介绍采用两因素析因设计一元定量资料方差分析处理定量资料时,在试验之前如何估计样本含量与检验效能.  相似文献   
29.
如何选择试验设计类型来安排因素及其水平是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选择合适的试验设计类型直接关系到研究结果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可信度。面对一个实际问题,研究者该如何根据研究目的及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试验设计类型来安排试验呢?本文将结合实际问题,重点介绍单组设计和配对设计的相关内容和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30.
如何选择试验设计类型来安排因素及其水平是试验研究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选择合适的试验设计类型直接关系到研究结果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可信度。面对一个实际问题,研究者该如何根据研究目的及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试验设计类型来安排试验呢?本文结合实际问题,重点介绍了成组设计和单因素多水平设计的相关内容和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