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42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71.
为了研究皮层电刺激对左旋多巴诱发异动症(LID)大鼠纹状体神经元c-fos及脑啡肽(ENK)表达的影响,探讨皮层-纹状体通路可塑性改变在LID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本实验制备Parkinson病(PD)和LID大鼠模型,将实验大鼠分成三组:正常对照组、PD组和LID组。电刺激运动皮层后,免疫组化法检测纹状体区c-fos、EN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及其活化形式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的表达。结果显示:与对侧比较,皮层电刺激使各组同侧纹状体c-fos、ENK、ERK1/2、p-ERK1/2表达均增加(P<0.01);LID组c-fos(0.67±0.03)以及p-ERK1/2的表达(0.17±0.05)较PD组(0.08±0.03)和正常组(0.07±0.02)增加(P<0.05),LID组ENK(0.21±0.07)的表达和PD组(0.18±0.08)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均较正常组(0.08±0.01)增加(P<0.01);三组ERK1/2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LID组p-ERK1/2的表达(0.17±0.05)较PD组和正常组有所增加(P<0.01)。本研究结果表明,LID大鼠皮层-纹状体通路兴奋使纹状体c-fos以及p-ERK1/2表达增加,ENK的表达没有显著变化。上述结果提示皮层-纹状体通路活动增强以及p-ERK1/2表达的增加与LID的发生机制有关,而ENK在LID的发生过程中可能不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2.
痴呆是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疾病综合征,据估计仅阿尔茨海默病(AD)在全球65岁以上人口中的患病率即达2%~6%,我国有近500万例老年性痴呆患者,而且发病率和患病率伴随人口的老龄化均呈上升趋势,痴呆的防治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课题.  相似文献   
73.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是颅内少见血管畸形,位于中脑者罕见.Benedikt综合征是中脑腹侧被盖部病变引起的一种脑干综合征,国内报道较少且不够典型[1-2].我们报道1例中脑海绵状血管瘤所致Benedikt综合征,其不自主运动表现为HoImes震颤,国内外均少见报道.  相似文献   
74.
目的通过对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社会认知情况的研究,探讨PD患者是否存在社会认知能力下降,进一步验证基底节参与社会认知加工的假说。方法选取确诊的PD患者30例(服用美多巴0.5~3年)和年龄、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成人36例,采用非言语的(眼区情绪识别)和言语的(失言觉察)社会信息感知测验,对其社会认知能力进行神经心理学研究。结果 PD组与对照组在失言觉察总分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D组,对照组分别为:27.03±6.11,36.89±3.81,Z=-5.79,P<0.001),提示PD患者的心理状态的理解能力低于正常人;而PD组的眼区情绪识别能力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美多巴的替代治疗有关(PD组,对照组喜、惊、恐、悲、厌、怒的正确识别得分分别为:19.33±1.06,17.90±1.90,15.67±2.45,16.23±2.60,15.80±2.07,15.93±2.80;19.22±0.87,17.80±1.45,15.36±1.76,16.27±2.08,15.94±1.80,15.97±1.82;Z分别为-0.85,-0.67,-0.42,-0.19,-0...  相似文献   
75.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DNF)是一种新型强效多巴胺 (DA)能神经元营养因子 ,本实验用大鼠中脑原代培养细胞观察GDNF对DA能神经元的营养、保护和损伤修复作用 ,为其应用于帕金森病 (PD)治疗提供依据。材料和方法 :取E14d大鼠胚胎中脑组织 ,制成细胞悬液 ,按每孔 1× 10 5接种于涂有Poly Lysine的 48孔培养板。在细胞接种后不同时间添加重组人GDNF或甲基 苯基 吡啶离子 (MPP )、6 羟基多巴胺 (6 OHDA)进行处理 ,通过酪氨酸羟化酶 (TH)免疫荧光染色观察TH阳性 (TH )细胞形态并计数每孔所…  相似文献   
76.
FGF和EGF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胚胎和成年哺乳动物脑内均存在神经干细胞.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和表皮生长因子(EGF)对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及分化有一定影响.FGF和EGF及其受体在胚胎期和成年期表达各异.FGF和EGF能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在不同的条件下对分化的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77.
目的 建立大鼠胚脑皮层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及鉴定技术,探讨其增殖分化特性,为应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神经疾病提供基础。方法 采用含有丝分裂源表皮生长因子(EGF)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SD大鼠孕14.5d的胚胎大脑皮层神经干细胞,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了解其增殖分化特性;以单细胞克隆实验及BrdU免疫标记证实神经干细胞自我增殖能力。结果 培养细胞在EGF作用下可分裂增殖,并表达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抗原nestin,分化细胞MAP2及GFAP抗原表达阳性。结论 SD大鼠胚脑皮层可分离培养出神经干细胞;并具有增殖、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特性。  相似文献   
78.
额颞叶变性(frontotemporal lobar degeneration,FTLD)是以局限性额叶/颞叶变性为特征的非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痴呆综合征.近年的研究发现它与tau蛋白的变性有关,并与皮质基底节变性(corticobasal ganglionic degeneration,CBD)、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rogressive supranuclear palsy,PSP)、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MND)相关或重叠.本文就FTLD的病因、病理、遗传学、临床分型以及诊断标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9.
锥体外系疾病诊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锥体外系疾病中帕金森病(PD)、Wilson病(WD)、肌张力障碍、亨廷顿舞蹈病(HD)的诊疗进展作一简要介绍。重点述及多巴胺递质系统功能显像在PD诊断方面的应用;PD的药物及外科治疗进展;肌张力障碍的病因分类及治疗;以及WD和HD的基因诊断。  相似文献   
80.
目的 观察不同损毁程度的帕金森病 (PD)小鼠模型纹状体多巴胺D2 受体 (DR)功能变化 ,探讨12 5I IBZMD2 R功能显像的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注射MPTP(30 0mg·kg-1·d-1)天数的不同将小鼠分为MPTP1,3,5和 7d模型组和对照组 ,静脉注射12 5I IBZM 2 0 μCi,1h后行放射自显影。高效液相色谱 电化学法 (HPLC ECD)检测纹状体多巴胺 (DA)及其代谢产物浓度。免疫组化酪氨酸羟化酶 (TH)染色观察黑质和纹状体的病理改变。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MPTP损毁 1,3,5d组的纹状体 /皮层感兴趣区放射活性比值分别增高 8% ,16 %和 17% ,而MPTP损毁 7d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MPTP损毁各组的纹状体DA浓度分别降低 47% ,75 % ,95 %和 95 %。TH染色可见黑质TH阳性神经元随MPTP损毁加重而数量减少。结论 MPTP损毁的PD小鼠模型纹状体D2 R功能在损毁程度轻时逐渐增强 ,呈上调现象 ;而在损毁程度严重时则降至正常。表明在PD早期宜使用DR激动剂。在体动态监测纹状体的D2 R功能状态有助于了解在疾病的不同阶段PD患者对多巴制剂及DR激动剂的治疗反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