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0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72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3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以人B细胞淋巴瘤裸鼠皮下移植模型为基础,研究抗CD20单克隆抗体体内、体外活性,评价该抗体联合CHOP化疗方案治疗人B细胞淋巴瘤的有效性。方法:体内实验:建立人B细胞淋巴瘤裸鼠皮下移植模型。52只荷瘤鼠随机分为5组进行实验。用TUNEL法检测肿瘤凋亡,并绘制肿瘤体积曲线和裸鼠体质量曲线。体外实验:用CellTiter96 AQueous非同位素细胞增殖试验试剂盒检测抗CD20单克隆抗体、化疗和联合化疗对Raji细胞体外杀伤作用,并绘制剂量反应曲线。结果:体内实验:鼠抗人CD20单抗组及嵌合CD20抗体组均出现大量肿瘤细胞凋亡。联合治疗组疗效最佳,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组及联合治疗组体质量下降明显,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实验:发现鼠抗人CD20单克隆抗体及嵌合型CD20抗体均可增加Raji细胞对化疗药物的细胞毒敏感性。结论:CD20单克隆抗体对B细胞淋巴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以诱发大面积肿瘤细胞凋亡,能提高肿瘤对化疗药物的细胞毒敏感性,且较常规化疗毒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62.
目的 研究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对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二乙基亚硝胺法诱发大鼠肝癌 ,观察腹腔注射苦参碱 2 5mg·kg-1和氧化苦参碱10 5mg·kg-130d后 ,大鼠肝表面癌结节数、肝 /体重比和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γ 谷氨酰转肽酶 (γ GT)、碱性磷酸酶 (ALP)的变化。结果 氧化苦参碱组大鼠肝表面癌结节数、肝 /体重比和血清ALT、γ GT明显低于模型组 (P<0 0 5 ) ;苦参碱组大鼠肝表面癌结节数和血清γ GT明显低于模型组 (P <0 0 5 )。结论 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 ,尤其是氧化苦参碱 ,不仅能保护肝细胞免受损伤 ,而且能抑制肿瘤细胞增长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导入NKG5SV基因对NK细胞肝癌杀伤作用的影响及其机理.方法将NKG5SV和对照基因LacZ基因分别导入肝癌病人的NK细胞,K562细胞杀伤实验检测NK活性,MTT法检测不同NK细胞对肝癌细胞株和正常肝细胞株的杀伤,并进行形态学观察.DAPI荧光染色法和小片段DNA定量法检测和定量细胞凋亡.结果肝癌病人NK细胞、NK-LacZ细胞、NK-NKG5SV细胞,健康人NK细胞的NK活性(%)分别为5.96±0.38、6.03±0.42(P>0.05)、27.67±0.18(P<0.05)、30.33±0.83(P<0.05).作用72?h后肝癌病人NK细胞、NK-LacZ细胞、NK-NKG5SV细胞对SMMC-7721肝癌细胞株的杀伤活性(%)分别为45±5,46±9(P>0.05)、69±4(P<0.01).SMMC-7721细胞的凋亡细胞数(个/高倍视野)和凋亡DNA量(μg/板)分别为1.5±0.3、1.4±0.5(P>0.05)、1.9±0.6(P>0.05),70±10、72±9(P>0.05)、76±10(P>0.05).结论NKG5SV基因导入肝癌病人的NK细胞通过增加其细胞溶解作用而提高其肿瘤杀伤能力.  相似文献   
64.
抑癌基因TIP30/CC3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将TIP30/CC3基因转染肝癌细胞PLC/PRF/5并筛选稳定表达的克隆,观察TIP30/CC3基因对其生长及细胞周期变化的影响。 方法 将正、反义TIP30/CC3基因导入PLC/PRF/5肝癌细胞并筛选稳定表达的克隆;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将筛选的PLC/PRF/5细胞接种裸鼠皮下观察致瘤性及肿瘤生长。 结果 与转染正义TIP30/CC3基因的PLC/PRF/5细胞相比,转染反义的细胞生长明显加快,转染后第3天,PLC-anti-TIP30存活细胞数为14.0×104,与PLC-pcDNA3和PLC/PRF/5两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C-TIP30组细胞数为4.9×104,与两对照组比较细胞数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后第6天,PLC-anti-TIP30组细胞数为25.0×104,与两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LC-TIP30组细胞数为12.4×104,与两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周期检测显示PLC-anti-TIP30组细胞增殖旺盛(G0/G1期及S期细胞分别为22.4%和58.6%)(P<0.05);PLC-TIP30细胞周期发生G1期阻滞(G0/G1期及S期细胞分别为56.9%和28.7%)(P<0.05)。裸鼠皮下致瘤实验也证实了TIP30基因可使PLC/PRF/5细胞的致瘤性降低,裸鼠皮下成瘤时间延迟,肿瘤生长相对延缓;而PLC-anti-TIP30细胞的致瘤性增强,裸鼠皮下成瘤时间缩短,肿瘤生长加快(P<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苯巴比妥(Phe)诱导肝细胞增殖和阻断肝细胞凋亡的作用是否与肝内局部体液因素有关.方法:观察Phe诱导增殖的小鼠肝提取物(PMLE)及其加热提取物(PMLE95)对小鼠肝有无Phe样作用;经胰蛋白酶、RNA酶或DNA酶预处理后,其活性是否消失.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增殖肝与非增殖肝加热提取物(NMLE95)的组份差异.结果:PMLE95使正常肝细胞增殖,阻断撤除Phe引起的小鼠肝细胞凋亡;胰蛋白酶处理后,该作用消失.HPLC分析,PMLE95比NMLE95多一个主峰.结论:Phe诱导小鼠肝细胞增殖和阻断肝细胞凋亡的作用与肝内局部体液因素有关,该因素是一种蛋白质或肽类物质  相似文献   
66.
葛依工  郭亚军 《肿瘤》1989,9(1):29-30
脾脏是体内最大的淋巴细胞器官,它在肿瘤免疫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脾切除对肿瘤生长的影响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目前研究多集中在脾切除后的非腹腔内肿瘤模型和围绕脾切除和胃癌的关系,但有关脾脏切除对腹腔内与脾脏毗邻脏器肿瘤的实验研究报道极少。因此,我们选择大鼠肝内的移植性肿瘤模型,观察脾切除对肝癌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67.
68.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变时神经节苷脂GM3和GD3的变化对转铁蛋白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的影响及其在促进肝癌生长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性核素标记配体受体结合法,及洗脱法测定转铁蛋白与其受体的结合以及转铁蛋白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生长情况。结果:(1)GM3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GD3则促进肝癌细胞的生长;(2)这种影响与转铁蛋白对细胞的作用直接相关;(3)此相关作用不是通过影响转铁蛋白与其受体的结合,而是通过影响转铁蛋白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而实现的。结论:肝细胞癌变时神经节苷脂组成的变化能明显加快转铁蛋白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增加肝癌细胞对转铁蛋白的摄取,从而促进肝癌细胞的生长与增殖。  相似文献   
69.
Ad.smac腺病毒的构建及其体外抗肿瘤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军  赵健  张霞  张瑞萍  石梅  李晓东  吕岩  郭亚军 《肿瘤》2003,23(6):486-489
目的 通过细菌内同源重组,制备表达全长smac基因的腺病毒,初步观察其体外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 构建含smac基因的腺病毒穿梭载体pAdTrack—smac,与骨架载体pAdEasyl在细菌内重组为pAd.smac,经293细胞包装为增殖缺陷性腺病毒。体外感染各种肿瘤细胞,用苔盼蓝拒染法观察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 利用AdEasy^TM系统成功构建了Ad.smac及对照腺病毒Ad.GFP,多种肿瘤细胞感染Ad.smac后均出现细胞凋亡现象,对肿瘤细胞的杀伤率达30%以上。结论 利用细菌内质粒同源重组法可快速简捷地制备表达外源基因的腺病毒,Ad.smac在体外通过诱导细胞凋亡而有效地杀伤肿瘤细胞,为Smac在肿瘤治疗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试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0.
原发性肝癌的免疫化学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混合淋巴因子、低剂量5-氟脲嘧啶(5-Fu)治疗67例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结果表明,免疫综合治疗能增强宿主NK、ADCC效应和淋巴细胞转化率。混合淋巴因子附加5-Fu在体外能使癌组织内处于严重抑制状态的NK活性恢复。肝癌切除术后应用免疫化疗宿主免疫功能恢复快,恢复率高,单纯给于免疫综合治疗的病例,其生存期亦明显延长。免疫化疗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解除免疫抑制和直接抑制肿瘤生长、扩散等多重抗癌功能,在肝癌治疗中,尤其在术后抗复发治疗上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