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76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31.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中静脉注射2种不同剂量那屈肝素的抗血栓疗效,明确取得理想抗血栓疗效的最佳剂量.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的设计,共入选42例因患冠心病需行PCI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小剂量那屈肝素组(0.075 ml/10 kg)及大剂量组(0.1 ml/10 kg).PCI术前静脉注射那屈肝素,分别在注射前、注射后8 min、1 h、2 h和4 h,用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抗Ⅹa因子活性.同时还观察了出血指数(定义为PCI治疗术后24 h内血红蛋白的下降值)及30 d内出血事件.结果 (1)小剂量组注射那屈肝素前、注射后8 min及1 h血浆抗Ⅹa因子活性分别为(0.10±0.00) IU/ml、(1.89±0.24) IU/ml、(0.96±0.24) IU/ml,均与大剂量组相应时间点的血浆抗Ⅹa因子活性[分别为(0.10±0.00) IU/ml,(1.89±0.30) IU/ml,(0.93±0.14) IU/ml]相似(P值分别为0.162、0.962和0.702).那屈肝素注射后2 h及4 h,小剂量组抗Ⅹa因子活性[分别为(0.47±0.13) IU/ml和(0.30±0.12) IU/ml]低于大剂量组[分别为(0.75±0.14) IU/ml和(0.45±0.08) IU/ml,P值均小于0.001]. (2)小剂量组的出血指数(3.3±3.8)g/L与大剂量组(0.2±6.4)g/L相似(P=0.061).(3)二组30 d内均未发现根据TIMI试验标准确定的大出血或轻度出血,均未发生死亡、心绞痛复发、心肌梗死及需行血管再通术等临床事件.结论 PCI术前注射二种剂量的那屈肝素均能达到理想的抗血栓效果,其中小剂量组能维持其有效的抗血栓疗效1 h,大剂量组能维持长达2 h的抗血栓效果.  相似文献   
32.
宋勇  郑良荣  陈君柱 《浙江医学》2005,27(3):240-240,F003
心房纤维性颤动(简称房颤)是最为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很短期的房颤即会有电生理改变,引起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的缩短和AERP频率适应性的下降.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房颤电生理重构是房颤维持的基础,这就要求找到能够干预这种重构的药物,以提高房颤的治愈率.本文就药物对房颤电生理重构的干预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3.
腺苷 (Adenosine)是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的有效药物〔1〕。用药后心动过速终止 ,但又常出现短暂的心动过缓。如剂量过大或静脉注射速度过快 ,心动过缓会更严重或持续时间更长。本文探讨终止PSVT所需的腺苷最低有效剂量及其安全性。资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 :1999年 3月~ 2 0 0 0年 8月间有典型症状、经心电图确诊的PSVT患者 31例 ,其中男性 17例 ,女性 14例 ,年龄 15~ 6 7岁 ,平均 41.3±18.0岁。除 2例高血压病外 ,所有患者均无器质性心脏病。年龄≤ 14岁、怀孕、心绞痛、有哮喘史者、服用潘生丁或氨茶碱…  相似文献   
34.
目的:评价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对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3例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卡维地洛组17例,应用卡维地洛及心衰常规治疗,卡维地洛起始剂量为2.5-5mg,Bid,如患者能耐受,在2-4周内逐渐将剂量增加至20mg,Bid,维持治疗3个月。对照组16例,用心衰常规治疗。结果:卡维地洛组能显著改善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右室心功能,使心率、心搏量、左室射血分数、肺动脉收缩压(右室后负荷)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心搏量、心排血量、左室射血分数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卡维地洛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卡维地洛治疗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35.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化学消融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报告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术中、术后出现的严重并发症 ,探讨其原因和机制 ,总结经验、教训 ,以期减少其发生。方法 :2 0例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用Sigwart法行化学消融术 ,观察术中、术后出现的严重并发症。结果 :2 0例患者中合并下壁急性心肌梗死 2例 ,前壁心肌梗死 1例 ;术后心室颤动 1例 ;永久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1例 ;术后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 1例 ;术中左冠状动脉回旋支栓塞 1例。结论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化学消融术中及术后可发生多种严重并发症 ,明确靶血管与消融心肌之间的关系、选择恰当的一支或多支间隔支动脉行化学消融 ,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6.
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摘要)陶谦民陈君柱张芙荣郑良荣朱建华室上性心动过速常见于心脏正常的病人。我们在300余例经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病例中,对部分合并有器质性心脏病变者总结如下。合并二尖瓣狭窄:本组有4例病人采用同...  相似文献   
37.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伴左心室肥厚(LVH)心率变异性特点,评价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减低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其中不伴LVH(HRV)的患者34例,伴左心室肥厚(HRV)的患者26例;选择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结果 高血压患者HRV降低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伴有LVH的高血压患者HRV降低的阳性率又明显高于无LVH者(P<0.01).高血压中室性心律失常发生0.8077为LVH患者.结论 高血压尤其是伴左心室肥厚患者的HRV减低,即自主神经对心脏的调节能力减弱.HRV可作为高血压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无创性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38.
目的:本研究以生化指标观察并探讨X综合征的代谢机制。方法:采用心房起搏方法来观察X综合征患者(n=8)冠状循环内血氧分压,葡萄糖浓度,乳酸浓度和丙酮酸浓度的变化;同时与年龄匹配的正常人(n=6)作对照分析。结果:X综合征患者在心房起搏时心肌乳酸摄取率下降,心肌丙酮酸摄取率下降,而心肌葡萄糖摄取率增加。结论:X综合征心肌乳酸摄取率降低可作为其心肌缺血的代谢指标,心肌丙酮酸摄取率下降是X综合征另一代谢指标。  相似文献   
39.
采用Franz接触电极描记22只闭胸犬右室心内膜单相动作电位(MAP),观察氯化铯(CsCl)引起的U波与早期后去极(EAD)的关系。静脉注射CsCl后,22只犬中6只出现了显著可分析的U波。U波的联律间期(UCI)与相应的EAD联律间期(EADCD呈良好线性相关(r=0.98,P<0.05),UCI=16.002+1.0107EADCI。5只犬表现为U波幅度(UA)下降伴有EAD幅度(EADA)的下降,两者之间有良好相关性(r=0.79,P<0.05),UA=0.076+1.02EADA。本结果支持U波产生机制的EAD学说。  相似文献   
40.
对于心房颤动而言,2014年又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年份。3月28日,在华盛顿举行的第63届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年会上,美国心脏协会(AHA)、ACC、美国心律学会(HRS)和美国胸外科学会(STS)联合发布了《2014年心房颤动患者管理指南》。5月7日,在旧金山举行的第35届美国心律学会年会上,心房颤动一如既往成为心律失常领域的亮点,会议公布了《心房颤动相关卒中的发生率不断增加》等最新研究进展以及“Cryo vs RF随机试验”等最新临床研究,并对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以及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治疗的最新进展进行了介绍。本文就相关内容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