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3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目的通过对巨大儿与正常体重儿的对照性分析,巨大儿分娩结局对母婴的影响,探讨降低巨大儿的措施及方法。方法对近5年306例巨大儿进行母儿并发症的调查,分析其发生率与孕周的关系及母婴并发症。结果近5年巨大儿的发生率逐年上升,足月妊娠后,尤其孕40周后,巨大儿的发生率增加,孕41周与孕37周、孕38周、孕39周及孕40周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巨大儿剖宫产率、肩难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等并发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儿,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巨大儿的筛查与干预,降低巨大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2.
宋梅英  赖爱鸾 《四川医学》2009,30(5):763-765
原发性输卵管癌是罕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0.1%-1.8%,1998—2003年美国原发性输卵管癌的发生率0.41/100000。由于输卵管癌发病率低,对于诊断及治疗没有统一明确的标准,尚不能总结出最佳治疗方式。本文报道1例TP方案治疗晚期原发性输卵管癌,并结合文献报道探讨病因、诊断、治疗及预后,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3.
目的:检测水通道蛋白-2(AQP2)在人宫颈阴道上皮细胞(hECE)的表达和定位。方法:因良性病变行子宫全切术患者45例,年龄34~67岁,按其月经状况分为3组:(1)正常月经组18例;(2)围绝经组14例;(3)绝经组13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hECE中AQP2蛋白的分布,分析不同生育时期hECE中AQP2表达的变化及与E2、年龄等的相关性。结果:hECE中存在AQP2蛋白,主要定位于鳞状上皮的中层和副基底层细胞膜上,hECE中的AQP2蛋白量以正常月经组最高,围绝经组次之,绝经组最低,3组有显著差异(P<0.05),随年龄增长,宫颈阴道黏膜AQP2蛋白表达下降。宫颈阴道上皮AQP2蛋白表达与E2水平呈正相关(r=0.393,P<0.05),与FSH呈负相关(r=-0.466,P<0.05),与年龄呈负相关(r=-0.436,P<0.05)。结论:阴道分泌物调节中AQP2可能是一种重要的通道蛋白。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宫颈阴道上皮中蛋白表达下降,可能参与了导致阴道分泌物减少的调节。  相似文献   
44.
目的了解月坛社区妇女宫颈病变流行状况,为社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8—2009年月坛社区两癌筛查项目中3 850例传统宫颈刮片筛查结果。结果宫颈癌筛查妇女3 850例,筛查率为9.9%;政府投入9.625万元;3 850例妇女妇科检查异常者1 209例(31.4%);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165例(4.3%);对165例宫颈细胞学异常者行病理检查宫颈病变23例(0.6%),其中宫颈癌1例。结论月坛社区妇女宫颈癌筛查率较低,宫颈疾病患病率为0.6%,应进一步加对强居民的宣传和教育,使更多的妇女接受宫颈癌的筛查。  相似文献   
45.
1病历简介患者37岁,孕3产2,因发热、持续性下腹痛2 d,产后10 h于2006年12月24日13时急诊入院。置宫内节育器10年,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6-08-24,未行产前检查。于2 d前无诱因出现畏寒、发热(体温最高40℃),并伴有持续性下腹痛,同时有白带增多、稀薄、色淡黄、有味,无阴道出血。当地医院对症治疗后效果不佳。于10 h前腹痛加剧,在家自娩一死婴,脐带糟脆断裂,手取胎盘,节育环随之排出(具体手术操作不清)。术中出血不多,术后抗炎治疗,体温降至37℃左右,但腹痛仍呈持续性,无缓解转来我院。查体:T36.7℃,P 96次&#183;m in-1,Bp 65/45 mmHg(1 mmHg=0.133 kPa),R 24次&#183;m in-1,神志清,淡漠面容。心肺(-),肝脾未触及肿大,小腹膨隆,子宫底脐下一横指,压痛明显,无肌紧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弱,阴道少量暗红色稀薄血性分泌物,有臭味。B超提示子宫为16.3 cm&#215;8.7 cm&#215;8.6 cm,子宫内回声欠均匀,子宫前壁增厚,宫腔线后移。血常规示WBC 38.1&#215;109L-1,RBC 4.43&#215;1012L-1,Hb 122 g&#183;L-1,血清抗链“O”...  相似文献   
46.
为探讨绝经妇女雌激素水平的下降与脂质变化的关系。我们选择 1 995~ 1 998年就诊的绝经妇女 ,绝经 5年以下者为绝经 1组 ,计 4 8名 ;绝经 6~ 1 0年为绝经 2组 ,计 4 2名 ;围绝经组 3 0名 ,其条件为月经紊乱伴绝经症状者 ;月经周期正常者 2 0名。各组均除外心血管疾病 ,未服用降脂药物。测定雌二醇(E2 )、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 (HDL -C)、低密度脂蛋白 (LDL -C)、apoA1、apoB。结果显示随着E2 的下降 ,血清TC、TG水平逐渐上升 ,除年龄因素外 ,E2 与脂质的变化密切相关。资料证实E2 可加…  相似文献   
47.
孕产妇子宫切除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孕产妇子宫切除的发生率、手术指征、术式及降低切除率的措施.方法 回顾本院1996年7月至2007年6月孕产妇行子宫切除术的病例资料,分析患者的年龄、产次、孕龄、分娩方式、子宫切除指征、手术方式、出血及输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和母婴结局.结果 11年间有32例孕产妇行子宫切除术,平均年龄28.2岁,其中孕13~27周6例,发生率为1.81%(6/332),≥28周26例,发生率为0.31%(26/8 330).胎盘因素是子宫切除的首要原因,其次是子宫收缩乏力、子宫破裂、羊水栓塞、子宫坏疽、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等.经子宫切除及其他对症治疗后均抢救成功,无孕产妇死亡.结论 子宫切除是抢救危重孕产妇生命的重要手段之一,控制异常分娩的发生率是降低孕产妇子宫切除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8.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围绝经女性的阴道局部症状影响了广大女性的正常生活,阴道分泌物减少,阴道萎缩的发病机制引起了许多研究学者的注意,并广泛开展了研究,笔者对近年来宫颈阴道上皮渗透机制,特别是跨上皮阻力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9.
水是构成所有活细胞最主要的成分,细胞摄取和排出水分是生命最基本的活动之一.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s)是特异转运水的蛋白家族,能显著增加细胞膜水的通透性,参与水的分泌、吸收及细胞内外水平衡的调节,它的发现在分子水平揭示了水跨膜转运调节的基本机制.  相似文献   
50.
产科联合ICU救治孕产妇多脏器功能衰竭20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了解孕产妇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MOF)发病的诱发及治疗结局。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例妊娠合并MOF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0例MOF中8例死亡,病死率40%,其中产科救治的7例全部死亡,经产科与ICU共同救治的13例中1例死亡。MOF发生的产科疾病主要是产后出血、重度妊高征及妊娠合并急性脂肪肝,结论:在妊娠合并MOF的治疗中,产科与ICU联合实施救治能降低孕产妇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